摘要:他曾是央视的门面,一袭西装、声音沉稳,在《新闻联播》的镜头前坐得笔直,播得铿锵。
他曾是央视的门面,一袭西装、声音沉稳,在《新闻联播》的镜头前坐得笔直,播得铿锵。
那时,几乎全国的观众都认识他——杨柳,央视“国脸”,当之无愧的“播音楷模”。
他的出现,代表着庄严;他的声音,代表着权威。
可就是这样一位“零事故”的王牌主持人,在48岁那年递交了离职申请,悄然离开了他坚守了26年的央视舞台。有人说他不知好歹,也有人说他是中年危机,还有人嘲讽他“为情所困”,感情混乱。
尤其那句“10年换了5任妻子”的传闻,让他一度成了舆论的靶子。
但沉寂多年后再回看,才发现他并没有跌入人生低谷,反而活成了“中年逆风翻盘”的代表:
一个真正活明白了的男人。
一、21岁登上《新闻联播》
杨柳出生于1967年的济南,家教严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超常的语言天赋。
他喜欢模仿广播员,一本正经地播报天气、新闻,那时候谁都没想到,这个男孩真的能走进央视的演播大厅,高考时,他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成了当时“万里挑一”的播音人才。
还没毕业,就被央视看中,21岁那年正式坐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
那是1989年6月8日,一个普通观众记不住的日子,却成了杨柳一生的转折点。
年轻、挺拔、播音腔标准,被誉为“最年轻的新闻主播”。
可鲜花和掌声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压力。
《新闻联播》是现场直播,不允许有一句口误、一个停顿。
哪怕牙痛、感冒、发烧,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稳定发挥。杨柳曾回忆,有次播前倒数时,导播在耳机里喊“十、九、八……”他竟然一阵胸闷、手心出汗,差点喘不过气。
“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太紧绷了。”
他去看心理医生,被诊断为“逆向应激”:表面镇定,内心濒临崩溃,于是在播了8年3个月之后,他做出人生第一次“主动转身”:离开《新闻联播》,转入幕后做文艺栏目和专题片。
但这只是“第一步抽身”,他真正的“彻底转身”,还得等到多年后。
二、被传“10年换5任妻子”?
公众人物最怕什么?怕被贴标签。
杨柳也不例外,“央视主持人”“国脸”这些光环之外,他身上还挂着另一个流传甚广的标签:
“感情混乱,十年换五任妻子。”
这个说法流传多年,网络上各种“婚姻时间线”、“绯闻女友图谱”满天飞。
他本人却始终没有公开回应,直到2012年才在一次节目中罕见发声:
“我确实结过两次婚,也离了两次。”
原来那些耸人听闻的传言,不过是外界的夸张演绎。
他第一任妻子是文艺圈的朋友,两人年轻气盛,闪婚闪离,感情来得快也散得快。
第二任是央视的女编导,两人因工作结缘,婚后生了一个儿子。
婚姻持续了七年,最终还是因为性格差异和平分手,孩子归前妻抚养。
两段婚姻,都没有“闹剧”,但确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那段时间他情绪低落到极点,母亲突然中风,父亲年迈多病,工作、生活、亲情同时压在身上。
“白天是央视主持人,夜里一个人抽烟到凌晨。”——这是他后来在采访中的一句话。
离婚、家庭变故、压力困顿……他撑下来了,但也变了。
从那以后,杨柳变得越来越低调,几乎不再出席社交场合,感情生活更是成了空白。
直到几年后,命运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三、遇见哈辉才开始真正“学会爱”
2011年,杨柳在一次文化活动中认识了歌唱家哈辉。
她比他小10岁,古典气质浓郁,被称为“国风女伶”。
与他以往接触的女演员不同,哈辉身上有种“慢调子”的宁静。
她不追热点,不爱喧哗,喜欢穿汉服、唱诗词、做公益,仿佛自带一层与尘世隔绝的滤镜。
杨柳第一次见她,就被吸引了。他主动加了微信,晚上发消息问:“你今天唱得真好。”
这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
哈辉一开始有所顾虑,毕竟杨柳身上的“情史传闻”太多,她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谈资。
但随着相处,她发现眼前这个男人和传说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温和、稳重、极有耐心,还有一种中年人特有的悲悯。
一年后,两人低调结婚,没有婚礼,没有热搜。
第二年,他们迎来了一个儿子;2015年,又添了一个女儿。
婚后,杨柳几乎“隐身”,把所有重心放在家庭和事业转型上。
有人问他:“你终于幸福了吗?”
他笑了笑,说:“她来得不早,但刚刚好。”
四、退出央视投身公益
2015年,杨柳正式从央视编制内离职。
没有告别演说,也没有“转型说明”,只是一张离职审批表,简单一句话:“换个赛道,再出发。”
那时的他48岁,有人说:“50岁创业是疯子才干的事。”
可杨柳偏不信这个邪,他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专注于普通人“语言表达力”培训。
他搞了一档叫“主持人大讲堂”的节目,自己担任主讲,教大家如何克服镜头恐惧、如何演讲表达。
他还做了一件让全国小学语文老师都点赞的事:
牵头制作了100篇课文的标准朗读音频,请来康辉、朱军、李修平等100位主持人,一人一课文,全部免费上线。现在许多学校孩子们听到的“电子大喇叭朗读声”,其实就是杨柳团队的公益项目。
他还常在西安、成都等地组织线下文化讲座,讲怎么说普通话,怎么把《论语》讲给孩子听。
他不再是央视主持人,但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文化布道者。
五、他终于活成了自己
曾经的杨柳,是“铁打的央视”中一颗最稳定的钉子。
而现在的杨柳,是那个戴着老花镜、抱着麦克风、满脸褶子却笑得发光的“老男孩”。
他不再需要播报时字正腔圆、不出差错,也不需要背负“央视男神”的完美人设。
他可以在镜头前讲讲人生波折,也可以带着女儿去公园晒太阳,偶尔还在网上教中年人如何“开口说话”,从21岁进央视,到48岁离开,从两段婚姻到“晚来得子”,他经历过起落,也看透了人情。
但他没倒下,反而越活越通透。
他说:央视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离开那里,我才能真正做自己。
这句“做自己”,可能是许多人一生都不敢说的豪言。
但他,做到了。
来源:神州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