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数则:《异苑》选译九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17:18 1

摘要:讲几个《异苑》里的小故事。《异苑》成书于南北朝时的“刘宋”。六朝志怪形制短小、情节简单,有些故事完全没有教化的意思,纯粹是志怪猎奇,让人感觉没头没尾,甚至莫名其妙。还有一些虽然短小却非常诡异,比如下面故事中王氏女变鬼脸的情节,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鬼片中经常被采用。

讲几个《异苑》里的小故事。《异苑》成书于南北朝时的“刘宋”。六朝志怪形制短小、情节简单,有些故事完全没有教化的意思,纯粹是志怪猎奇,让人感觉没头没尾,甚至莫名其妙。还有一些虽然短小却非常诡异,比如下面故事中王氏女变鬼脸的情节,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鬼片中经常被采用。

一、元嘉年间(南朝刘宋文帝),京城王怀志的母亲去世。下葬完毕即将返回时,墓地的树梢上忽然出现一个老太婆,黑色头巾,白色罗裙,脚底离树一尺,凌空站立。

众人大惊,赶快归来。到家后正在议论这件事,王怀志的女儿忽然倒地,家人上前救护,只见王氏女面目变成了墓地老太婆的模样。有人说麝香辟邪,找来给王氏女服下,不一会儿就恢复了正常。

二、太原富人温赞家屋宇恢宏院落很大。某天夜里婢女出门泼水,看到院子里有个佝偻老妇。问之不答,靠近后发现,老妇脸上如面团一般,没有口鼻眼睛。婢女惊骇呼喊,温赞听到后持刀而出,老妇变成一条白练向天空升去,直达霄汉良久才完全消失。

三、魏郡张某有一子,十五岁。某日,张氏子在墙角看到一个鬼,三尺高,一条腿,手掌像鸟爪,后背上有鳞片。

鬼笑着招招手,张氏子就癫狂起来,胡言乱语到处游走。当时父母不知道他见鬼的事,以为放浪,于是责打。鬼忽然出现在房梁上,说道:“是我导致的,不要打他。”张氏子随即恢复了正常。

此后,鬼开始现形于张家,并不作祟。张氏子喜欢手工,做了一个非常精巧的弹弓,鬼借去玩耍,好久不见送还。张氏子讨要,送回来的时候多处损坏。

张家还有一本《羊中敬书》,某日张翁准备翻看,却没找到。书卷忽然从房梁上掉落下来,装订处有些散裂,看来也是被鬼借去。

四、有个老妪雨夜准备纺线,纺锤找不到了。四处寻找不得,老妪自言自语:“难道被鬼偷去了?”窗外传来回应声:“我就暂借屋檐避避雨,不曾偷你东西!”老妪隔窗窥探,一无所见,不由大惧。再次寻找,纺锤在纺车之下。

这让我(沧海)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忘了出处。某家有鬼,然不作祟,只是喜欢与人对答。一日有客来访,信口问主人:“你家的那个鬼还在吗?”梁上即有声音道:“子不语在此。”

还有一次有朋友来借钱,主人推托无钱。忽然一个口袋嘭的一声落在地上,然后传来鬼的声音:“昨天刚收入十两银子,为何说没钱?”

(子不语一词源自论语,原文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说,孔子不谈论怪异鬼神的事情,后来就用子不语指代鬼怪或怪异的事情。袁枚有一本志怪集就起名叫作《子不语》。)

继续讲《异苑》里的故事。

五、沛县人秦某,住在曲阿一个小村子里。某次外出归来,离家二十里已然昏黑。他四处张望,看到荒野中有一座小屋,透出一缕灯光,于是前去投宿。

一个年轻妇人端着蜡烛开门,得知来意后推辞:“弱女子独自在家,不方便留客。”秦某哀求:“夜黑路滑,前方有虎狼无人家,望娘子哀怜。”随后又补充道:“只要在外间坐到天明即感激不尽。”

妇人终于答应让他进门,秦某心里有些忐忑,担心女子丈夫归来说不清楚。妇人却很坦然,并未早早入睡,还给秦某端来酒食。秦某觉得有机可乘,说道:“我尚未婚,不知娘子何种情况?”女子道:“郎君未娶,妾也未嫁。”

秦某又说:“结为伉俪,意下如何?”女子笑吟吟说:“只是妾容貌丑陋,有愧于郎君。”二人遂同寝。

早晨分别的时候,妇人拉着秦某的手依依不舍,落泪道:“与君一别,后会无期。”然后又赠送两个玉指环,把秦某的衣带打上结,送出门外。

秦某走出几十步,回头看茅屋不见,只有一口荒坟。他到家后指环消失,衣带上打的结还是分别时的样子。

六、晋朝时,南阳宋协与新野于绍是表兄弟,感情非常好。后来于绍做了太守,在官位上病亡。义熙年间(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宋协正在家中闲坐,忽见于绍走入门内,脚上戴着铁镣,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宋协大惊,请他坐下,问道:“兄以成鬼,为何到此?”于绍说:“蒙冥官恩准探亲,路过这里,因此拜访。”

二人开始闲谈,于绍生前说话声高气壮,现在仍是如此。他又要酒喝,宋协平时喜欢用茱萸泡酒,于是端上茱萸酒。于绍端杯后又放下,说道:“有茱萸的气味。”宋协问:“兄如今不喜欢茱萸?”于绍说:“不单单是我,冥间连官员都不喜欢茱萸。”

正说话间,后堂传来宋协小儿子的脚步声。人还未到,于绍面露惧色,说道:“阳气侵蚀,我得走了,三年后再会。”说着用手拎起脚镣上的铁链,走出门不见。三年后,宋协亦亡。

七、会稽张伟康曾梦到大象,他向万雅问吉凶,万雅说:“你要到大郡当太守了,但是有凶险。大象就是大的兽,兽谐音通‘守’。大象因为象牙而多遭捕杀,因此凶险。”

不久,张伟康果然做了吴兴太守,后来被王敦所杀。

八、永昌元年,丹阳甘卓想要袭击王敦,因为各种原因计划搁置。回家后照镜子看不见自己的脑袋,再仔细端详镜子里的景物,脑袋挂在院子里的树上。不久,甘卓被王敦所杀。(志怪故事与历史不同,百度了一下甘卓这个人,的确起兵讨伐王敦,死因却是被襄阳太守周虑暗害。)

在这件事前不久,陈训(晋时名术士)曾见到过甘卓,他私下对亲近的人说:“甘大人神态不对,总是低头抬眼向上瞅,眼珠上又有自外而入的血丝,这是‘盼刀’之相,必死于兵刀。如果不领兵的话也许会避免。”

来源: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