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社会,打工人的福利问题备受关注。一位曾在韩国工作两年多的职场人,因合同到期离职,借着这个契机,深入研究了中国打工人的五险一金,便萌生了对比中韩打工人福利的想法。
在当下社会,打工人的福利问题备受关注。一位曾在韩国工作两年多的职场人,因合同到期离职,借着这个契机,深入研究了中国打工人的五险一金,便萌生了对比中韩打工人福利的想法。
从整体就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来看,老龄化是中韩两国乃至东亚地区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
中国在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降至610万对,较2023年减少157.4万对,降幅达20.5%,离婚登记数持续增长。
全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人口出生率6.77‰,与往年相比涨幅不明显,而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总人口数连续三年下降。
韩国方面,2024年有22.2万多位新人登记结婚,比2023年增长14.8%,是199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生育率在连续9年下降后首次回升。
这一方面得益于疫情结束,许多新人推迟的婚礼得以举行,另一方面也与韩国政府多年来致力于促进结婚率和生育率,出台众多政策补贴有关。
回顾过去,85-95年出生的外世代,在中韩两国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步入职场,面临着较大的环境压力。与父母那一代相比,工作时长增加,结婚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
在韩国,2015年30 - 40岁人群未婚率较高,男性30岁未婚占44.3%,40岁占18.2%,女性30岁为27.9%,40岁为8.8%,且按照趋势推算,未婚比例还将进一步升高。
韩国男性初婚年龄约33.86岁,女性为31.55岁,这一现象与1997年IMF国际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衰退,互联网和个人主义思潮兴起,单人家庭蔓延有关。
在中国,97年下岗政策实施,许多人第一次感受到工作压力,从吃大锅饭到需要凭借技术能力找工作,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如今,中国年轻人面临着经济焦虑和精神压力,尤其在疫情之后,房地产动荡,就业环境不佳,大部分行业呈下坡状态,一二线城市的买房压力更是沉重。
韩国年轻人同样面临买房困境,主要源于房价过高、收入不足、银行高利率、就业压力、社会阶层固化以及独特的全租房体制。
2023年韩国15 - 39岁年轻人住房拥有率仅11.5%,首尔地区更低至4.5%。首尔平均住宅价格为12亿4千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57.2万元),与北京房价相当,但住房情况各有特点。
北京老破小较多,且受学区房、户口等因素影响更为复杂,而韩国部分区域支持外国人购房,虽无户籍制度限制,但全租房诈骗案例频发,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中国在贷款利率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住房公积金和商贷利率,北京首套贷款比例85%时,利率约3.15%。
住房公积金首套贷款比例80%时,1-5年利率2.35%,6-30年2.85%,较之前有所下调。韩国截止到2025年2月银行贷款利率为4.46%,呈下降趋势。
在社会福利方面,中韩两国正规公司都会为员工提供基础保险。中国的五险一金,“五险”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是住房公积金。
以北京市为例,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纳比例16%,个人8%,个人缴纳部分为养老个人存款,企业部分进入统筹基金,退休后退休金由两部分发放。
最低缴纳年限正从15年逐步提升到20年,遵循缴得越多拿得越多原则。韩国类似的国民年金保险,由政府运营,公司和个人缴存比例一致,最高均为5%,领取退休金需在退休前连续10年缴纳,2033年领取年龄将增至65岁。
医疗保险在中国备受关注,企业缴纳9.8%,个人缴纳2%加3元大额医疗互助金,其中8.8%包含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1%是企业缴纳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
门诊报销北京有1800元起付线,报销比例因医院而异,住院报销起付线首次为1300元,封顶线50万一年。
韩国的健康保险,企业和员工平分,缴纳比率共7%多一点,专科医院也在医保范畴,门诊自费30% - 60%,住院自费20%,洗牙、拔智齿报销比例30% - 60%。
生育保险在中国包含生育津贴,产假工资按规定计算,企业需补足差额。韩国生育保险包含在医疗保险中,政府为提升生育率提供诸多福利,产假天数比中国多。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中国全额由单位缴纳,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与单位行业性质相关。韩国的产灾保险类似于工伤保险,由国家征收保险费补偿劳动者。
雇佣保险即中国的失业保险,韩国企业和员工对半分,各缴纳0.9%,领取需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且非自愿失业,金额为工资60%,需有积极找工作意向。
中国也需连续缴纳12个月,非自愿离职才可申请,金额因省市而异,北京约2000元,同样需有积极就业意向。中国特有的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范围5% - 12%,可用于买房和租房,起到强制储蓄作用。
随着风险意识增强,商业保险也愈发受到重视。许多福利好的公司会为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增多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保险。
然而,保险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并非易事。以重疾险为例,30岁前后保费差距较大,且因年龄、健康状况不同,适合的产品也不同。
除了保险福利,中韩两国政府在住房、结婚生育等方面也有政策支持。
韩国为已婚5年内的新婚夫妇提供最高2.5亿韩元低息贷款,降低首付比例,给予公共住房优先配置加分特权,生孩子给予经济补贴,育儿假长达一年,且爸爸育儿假比中国多。中国也有生育补贴,但在缓解生育经济和精神压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在排解焦虑的方式上,中韩年轻人有趋同之处。韩国年轻人沉迷酒精和夜店,中国年轻人喜欢吃烧烤等深夜美食,两者都通过饮食和娱乐来释放压力。
同时,玄学也受到年轻人青睐,韩国有塔罗、算生辰八字等命理方式,中国年轻人也关注塔罗、紫薇斗数等,通过这些寻求心灵慰藉和情绪抒发,在工作和情感压力无处诉说时,直播间也成为倾诉的平台。
此外,新型养老方式也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日本和中国出现女性养老社区、朋友共同租房养老等模式,甚至有年轻人入住养老院。
虽然目前国内养老机构在保障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社会福利完善、养老保险普及以及互助养老社区发展,人们对衰老的焦虑有望减少。
同时,失业保险等福利也为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安慰,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帮助将有助于改善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中韩打工人福利的全面对比可以看出,两国年轻人在面对相似社会问题时,既有共同的压力和焦虑,也在各自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下寻求着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提升风险意识、了解社会福利则是缓解焦虑的重要途径。
来源:动物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