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省足协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今天(9月20日)在南京市小营小学开班,参加培训的30位学员大部分由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学校的教师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4位学生家长,培训后通过相关考核,他们将获得E级教练员资格证。
江苏省足协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今天(9月20日)在南京市小营小学开班,参加培训的30位学员大部分由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学校的教师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4位学生家长,培训后通过相关考核,他们将获得E级教练员资格证。
此次培训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足协主办,南京市校园足球教育发展中心和南京市小营小学承办,也是全省首期,采用“理论+实践”的“双螺旋”模式授课。课程设置涵盖现代足球教学理念、科学训练计划制定等核心内容,重点通过模拟教学提升学员的课堂组织能力。
在南京市小营小学操场,首批30位学员正在进行“破冰”训练。操场中间摆着各类足球教具,学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着绕障碍物带球。
南京市小营小学家长罗俊是一名律师,他说,儿子很爱踢球,这次报名参加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也算是对儿子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我们知道有培训班就主动和学校联系报名,我当初的想法就是想从场外助威者成为一个稍微懂行的同行者,能陪伴孩子在足球的道路上走远一些,能在学习之后帮助孩子有针对性的巩固技能,进行战术配合和讲解。”
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介绍,南京市幼儿足球教学一直以来走在全国全列,本次基础等级教练员培训班大部分由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学校的教师组成,并邀请了4位家长参加。通过此次创新探索,逐步构建南京市校园足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教育合力,“E级教练员培训属于足协初级教练员,相当于各个学校主教练的助理。E级教练员非常重要,要协助教练员参与所有的教学和训练,通过组织和策划推进校园足球深入发展。这次四位家长的加入,体现了南京家校共育校园足球非常重要的实践。这种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校园足球教学中各方孤立运作的状态,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校园足球育人生态圈,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为优秀的足球人才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一直以来,制约全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性难题之一便是缺乏优秀师资,以南京为例,按照教育部要求,南京市29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已满足每校至少1位D级及以上等级教练员,但从全面普及角度来看,现有的师资力量与项目发展实际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为此南京市先行突破,不断需求改革,通过创新性订单式、分级分类开展了一系类专项培训与定期评估,现已建立完善了南京市校园专兼职足球教练员星级评定和晋级机制。“同时,南京市正在为具备一定条件的足球教练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订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入编政策。”南京市校园足球教育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杨洲洲说。
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说,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大教练员培训人数,邀请更多家长报名,“后面我们会扩大,最好能有一百名以上的家长加入进来,我们要把家长力量发挥出来,用学校的资源去支持足球发展,这也是‘苏超’给我们的启示。”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沈杨 摄影/曾威
来源:体育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