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过往当过总政主任,调任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架子端得很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15:15 1

摘要:冼恒汉不明白的是,自己身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兼党委第一书记,按理应该得到军委的提前通知,甚至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1977年,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冼恒汉同志主政20多年之际,接到一则消息,让他心生波澜,失去了平静。

曾经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同志即将调入兰州军区,担任政委职务。

冼恒汉不明白的是,自己身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兼党委第一书记,按理应该得到军委的提前通知,甚至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冼恒汉心想,兰州军区有司令员韩先楚上将,自己是“中将”第一政委,上将萧华来担任“政委”,谁领导谁呢?

冼恒汉心中猛地一颤:“萧华是来替代我的吗?”

1,诗人将军-萧华

萧华上将,是我党我军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又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还是优秀的军中诗人。他的代表作就是名声远播的《长征组歌》。

参加革命之后,萧华舍生忘死、鞠躬尽瘁,领导和参与了历次重大战役。

1935年5月,红军先遣队进入大凉山彝族地区。不明真相的彝民拦住了去路,与红军队伍对峙、僵持。正在剑拔弩张之际,忽见远处尘土飞扬,几匹马飞驰而来,为首的是当地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

萧华带领工作队,向这个头人和彝族同胞们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表明了红军借路北上的请求。

从工作队苦口婆心的说明中,小叶丹了解到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穷苦人的队伍。红军尊重彝族兄弟姐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即使共产党将来打下江山,也一定与彝族同胞一起“坐天下”,绝不食言。

月底前,在萧华慷慨激昂的鼓动下,战士们踊跃报名,由17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强渡大渡河成功!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萧华继续在军事指挥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946年10月,萧华指挥辽东军区第四纵队,痛歼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军第25师,创造了人民军队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消息传来,毛泽东主席大为欣慰。

萧华军政兼优、文武双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是我党我军不可多得的全面性人才。

1964年4月,他因病到杭州疗养。难得有此空闲时光,他几经琢磨,决定写一部组诗——记录和歌颂红军长征的一组诗歌。

熬过了几十个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时光,组诗基本定稿。

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谱曲和表演的《长征组歌》,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情怀、悦耳的曲调迅速流行于全军,继而风靡全国。几十年来已演出1000余场,依然常演不衰。

1977年,国家政治动荡结束,萧华恢复工作。党中央把萧华派往兰州军区先期担任“政委”,与韩先楚和冼恒汉共事。后来担任第一政委并兼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2,旋风司令-韩先楚

韩先楚上将,我军著名的猛将,威震敌胆。解放战争时期,他被国民党在东北的几任指挥官称为“旋风司令”。

他从小喜欢《水浒》英雄人物的故事,崇拜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仰慕三拳打死恶霸郑屠户的鲁智深。

八路军时期,1938年在长乐村之战中,772团与10倍于己的日军激战4小时,阵地最终失守,处境险恶。韩先楚率团增援,冲上去,与日军进行5次白刃战,最终将日寇击退,使772团转危为安。

1949年4月,韩先楚升任四野12兵团副司令员,挥师华南,解放海南岛,从北打到南,直至海角天涯;接着,他又赴朝鲜,任职志愿军副司令员,参加指挥抗美援朝,从国内打到国外。

1973年12月起,韩先楚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开始与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冼恒汉将军共事。

铁打的政委-冼恒汉

冼恒汉中将,我党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他在兰州军区担任第一政委长达20余年,合作了多任的司令员。被称为“铁打的政委,流水的司令员”。

他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但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有眼光的妇女,硬是节衣缩食,省下钱提供冼恒汉上学读书。他1927年考入县立师范。

在学校里,冼恒汉受到革命思潮的积极影响。他在十七岁那年就已经开始感兴趣于共产主义思想,经常在宿舍昏暗的油灯下秘密地研读马克思主义。 随后,他入党并且参加了红军。

1931年,作为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冼恒汉成为了上级重点培养对象,被送入军官训练学校。

红军在江西吉安遭到敌人顽强抵抗,多次冲锋无果后,派出了冼恒汉这一批军官训练营里的“精英”,而冼恒汉和战友们也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不仅勇猛善战,而且足智多谋,把那些不懂军事战术的“土包子”敌军打得屁滚尿流,直到举手投降。

新中国成立后,冼恒汉一直在大西北工作,依然以政治工作为主。

1954年3月,冼恒汉就任西北军区主任,而与他共事的西北军区的司令员,正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彭德怀元帅。

然而,彭德怀元帅在1954年9月得到了新的任命,冼恒汉只能遗憾地送别了仅仅相处半年的彭老总。

1973年年底,他迎来了第四任搭档,新到任的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

之前在福州军区时,韩先楚就是那里的一把手,大小事宜他都可以说了算,来到兰州军区后,韩先楚依然有着这样的秉性和霸气。

韩先楚对兰州军区之前的防卫设置提出了各种意见,可这恰恰是冼恒汉最不能够容忍的。作为这里的老政委,冼恒汉共事过三任司令,甚至还包括彭德怀元帅,以他看来,对兰州军区的防务,没有人会比他更加了解。

两人矛盾逐渐加深。

4,三位将军的棋局

1973年韩先楚到任后,与冼恒汉之间既有合作,又有不少矛盾。1977年萧华到兰州军区任“政委”之职,名义上在现任“第一政委”冼恒汉之下,军区还有猛将司令员韩先楚的存在。

三位将军之间注定会有精彩的博弈。

其一,韩将军与冼将军。

1973年到兰州军区后,韩先楚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对军区的训练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对战备训练、战场设置、边防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整改要求。要求部队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状态,确保在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韩先楚到兰州军区后,认为这里的备战建设、部队状态等等,都与福州军区相差甚远,因此,他也没顾虑什么,说得多批得多。

韩先楚的这种工作风格和对军队训练问题的重视,体现了他作为司令员的本色和担当。韩先楚做事以果断和强硬著称,在地方建设方面也同样如此。

而冼恒汉则是典型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政委等政治工作职务,更注重政治教育和军民关系。两人很容易产生矛盾。

一开始,冼恒汉对韩先楚的到来表示欢迎,但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他开始对韩先楚的一些做法感到不适应,认为韩先楚一意孤行,不听劝告。让冼恒汉感到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挑战,几乎到了被全盘否定的地步。

冼恒汉几次与韩先楚发生了争吵,两人的矛盾逐步公开化。这让军委非常担心两个人的合作。

其二,萧将军与韩将军。

1977年4月萧华任职兰州军区“政委”之初,司令员韩先楚称他为“老首长”,萧华予以婉言制止。

萧华说,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同为军区主要领导,所以在称呼上,互相称职务就行了,不应该叫“老首长”。

韩先楚听后,顿时笑了,对萧华说:“本来你就是我老首长,这样叫哪有错呢?”

如果从年龄来看,韩先楚比萧华大三岁。但从职务看,红军时期,萧华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的时候,韩先楚还是一名营长,而解放战争时期萧华是韩先楚的直接上级。

韩先楚后来能在四野打开局面,成为一名著名战将,与萧华的培养有很大关系。所以,韩先楚一直很感恩,一直敬萧华为首长。

但是,萧华对自己有着精准的定位,他与韩先楚虽然曾是上下级,但在兰州军区同为军政领导,工作上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商量,特别是军区的主要工作,一定要团结党委一班人来做。

正是因为这个精准的定位,两个人实现了完美的配合、协作。

其三,冼将军与萧将军。

萧华到任后,为了消除冼恒汉的疑惑,耐心开导说:“我是来协助你的,你继续做好你的工作,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萧华的话语颇有安抚性质,但难以消除冼恒汉心中疑云。

冼恒汉想尽快知道军委的意图:对萧华的这次任命,是不是要将他冼恒汉撤职或是调离?

总政治部立即回复说,萧华刚刚复出工作,组织上决定将他调到兰州军区,这是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

更关键的是,萧华与韩先楚早前都在东北,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他在中间有效地协调了韩先楚和冼恒汉的工作关系,兰州军区的工作也越来越顺了。

正当冼恒汉觉得一切向好之际,就在萧华来到兰州军区两个月后,冼恒汉与一批同事受到批评和调查,最后被免去了职务,还调离了工作岗位。

兰州军区不能没有第一政委,否则工作不好开展。于是,萧华就被任命为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职务——似乎一切都被冼恒汉“不幸”猜中了!

冼恒汉知道,中央为了调解他与韩先楚的不和已经煞费苦心。派萧华来任职是最后一招,就是彻底解决兰州军区的困境。

实际上,冼恒汉与韩先楚的矛盾不是冼恒汉被停职的重要起因。主要原因是,在国家的特殊时期,冼恒汉无法制止兰州铁路局系统的“派系”斗争,并且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派系”斗争,从而造成铁路的“罢工”和运行中断的重大事故。

1982年,停职等待了五年的冼恒汉终于得到了党中央的谅解,中央对他过去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虽然有错误,但中央依然批准冼恒汉按正军级待遇离休。

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建国早期“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已经消逝,当年众多的先辈们都已经将星陨落。但是,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会记下他们不朽的业绩和光荣的名字!

来源:爱吃凉拌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