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柯以热度223.86,甩开第二名70分,短剧女演员榜单第一次出现断崖式差距。
李柯以热度223.86,甩开第二名70分,短剧女演员榜单第一次出现断崖式差距。
点开榜单前,先算一笔账。
短剧单集成本30万到80万,拍十集就能上线。
李柯以主演的《太奶奶2》上线24小时充值破千万,平台分账比例55%,她个人片酬加分账至少拿走一成。
一部戏抵别人三部,断层数据背后是实打实的现金流。
王小艺排在第二,154.37的热度值不低,却追得吃力。
她刚杀青的《名臣之路》打戏自己上,每天练三小时武术,膝盖积液进三次。
观众爱看女扮男装,平台算法更爱,可算法不会报销医药费。
拼身体换来的流量,能撑多久没人敢保证。
邓灵枢、郭宇欣、余茵占据第三到第九,戏路各不相同。
邓灵枢专接虐恋,哭戏十秒落泪;郭宇欣演飒爽女警,剪短发就上热搜;余茵同时播两部,清宫和民国无缝切换。
她们像流水线零件,哪里缺人补哪里,数据稳但缺爆款。
第十名刘念垫底,热度只有89.42,却签了S级项目《朝歌夜弦》。
平台押宝她,因为00后观众占比涨到43%,需要新鲜脸。
新人上位只需要一部戏,掉队也只需要一周,榜单更新速度比换衣服还快。
第五名金美希最野。
别人拍戏,她直播唱rap吐槽盒饭,单场带货800万。
品牌方算过账,请她直播比投短剧广告便宜一半。
演员身份成了副业,主播才是主业,平台流量池子就那么大,谁抢得快谁吃饱。
短剧演员的收入结构早就变了。
过去靠片酬,现在靠分账加广告。
李柯以三部戏分账超两千万,商务报价涨到六位数一条。
王小艺还在吃片酬老本,商务合作只有她一半。
差距不是演技,是商业嗅觉。
观众也在变。
去年最爱霸总,今年沉迷女强。
平台用数据喂内容,演员用内容换数据。
算法决定戏份,戏份决定收入,收入决定下一部戏能不能开机。
循环越来越快,没人敢停下来。
榜单每周更新,有人升就有人跌。
李柯以能霸榜多久,取决于下一部戏能不能继续爆。
王小艺的膝盖,金美希的直播间,刘念的新项目,都是未知数。
唯一确定的是,短剧这碗饭,现在比任何时候都烫手。
来源:欢快圆月G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