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读,别像我们一样:他们用一生困住自己,换我闯世界的自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8:23 1

摘要: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父亲十八岁,白衬衫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眼神清亮,背后是绵延的青山。他曾梦想当一名木匠,走村串户,为待嫁的姑娘打最时新的家具。另一张彩色照片,母亲扎着两条粗辫子,站在一片油菜花田里,笑容明亮。她偷偷告诉我,那时她想当裁缝,把山里的花啊草啊,都绣

老屋墙上的相框里,藏着我父母全部的青春。

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父亲十八岁,白衬衫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眼神清亮,背后是绵延的青山。他曾梦想当一名木匠,走村串户,为待嫁的姑娘打最时新的家具。另一张彩色照片,母亲扎着两条粗辫子,站在一片油菜花田里,笑容明亮。她偷偷告诉我,那时她想当裁缝,把山里的花啊草啊,都绣到衣裳上去。

然后,生活收走了他们的图纸和针线。

他们成了“父亲”、“母亲”。这两个称谓,像两座更沉的山,稳稳地压在了他们的肩头。梦想,从此成了相框里一声不敢轻易叹息的沉默。

我的世界,是从他们肩头看出去的。

父亲把我扛在他黝黑的肩头,我看遍了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看远了山外的山。母亲背着我走在田埂上,我听着她哼的调子,那调子里有她从未见过的海浪潮声。他们成了我的腿,我的眼,成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的全部依凭。

他们一生与土地搏斗,弯腰播种,弯腰除草,弯腰收割。岁月是一副沉重的扁担,一头挑着生活,一头挑着儿女,最终,压弯了他们的脊背。那曾经挺拔如松的父亲,如今走路有些佝偻;那曾经轻盈如燕的母亲,上下台阶也需要扶着墙缓一缓。

我见过父亲在他父亲病床前的样子。那个我心中无所不能的男人,小心翼翼地给我爷爷擦洗身子,动作轻柔得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喂完药,他会把额头抵在爷爷干瘦的手背上,轻轻摩挲。那一刻,他不是谁的依靠,他只是他父亲的儿子。

我也见过母亲在她母亲葬礼上的样子。她哭得像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小孩,一声声地喊着“娘”,那是山崩地裂般的无助。原来,无论年纪多大,父母在他们的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可以脆弱的孩子。

可当这最后的港湾也失去后,他们便彻底收起了自己的脆弱,为我们,成为了风雨不倒的那堵墙。

他们没读过多少书,父亲认不全报纸上的字,母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可他们认准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读书,是让孩子走出大山唯一的路。

于是,那双握惯了锄头的手,为我握紧了铅笔;那双看惯了庄稼的眼睛,为我紧盯着成绩单。他们从牙缝里省,从汗水里榨,用一毛一块的零钱,为我垒砌了一条通向山外的、窄窄的、却无比坚实的路。

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像我们一样…

这是他们说过最多次的话,也是最沉的话。

如今,我走在城市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着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景。我的世界很大,手机里装着整个天下。他们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我朋友圈发的几张照片,他们戴着老花镜,反复放大、查看,试图从中拼凑出我生活的全貌。

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尽了他们梦里的繁华,却常常忘了,脚下的肩膀已经酸痛、颤抖,日渐苍老。

他们是被大山“困住”的一代吗?或许是。但他们用这“困住”自己的一生,为我换来了选择的自由。他们是我人生的基石,是我世界的起点。

他们的苍老,是我远行的代价。他们的弯腰,是为了让我能挺直脊梁。

山风年年吹过,吹白了他们的头发,吹深了他们的皱纹,却吹不散那份沉默如山的爱。那爱,从不言说,只是化作了春种秋收,化作了每月准时打到卡上的生活费,化作了电话那头永远的“家里都好,不用惦记”。

他们最终没能走出大山,却把我,稳稳地推出了重重山峦…

来源:郎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