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敢说,你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么离奇又实在的事!爷爷80岁生日那天,喝了点米酒,突然说起他23岁在李家坳见的怪事——村里说媒的王婆突然像提线木偶似的蹦跳,黄皮子逼着人“洗肠”的惊悚场面,还有猎虎哥那让人笑出眼泪的破局法子,最后才懂,这根本不是“精怪作祟”,是人和生
爷爷蹲在老槐树下讲的真事:黄皮子缠上王婆,破局的不是法术是人心!
我敢说,你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么离奇又实在的事!爷爷80岁生日那天,喝了点米酒,突然说起他23岁在李家坳见的怪事——村里说媒的王婆突然像提线木偶似的蹦跳,黄皮子逼着人“洗肠”的惊悚场面,还有猎虎哥那让人笑出眼泪的破局法子,最后才懂,这根本不是“精怪作祟”,是人和生灵的规矩被打破了!
这不是瞎编的玄幻段子,是爷爷记在日记本里的真事。那会儿他跟着老木匠学手艺,猎虎哥还是他睡过一个炕的远房表弟,王婆提亲被拒的事,全村人都知道。要是你也爱听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山野故事,不妨花两分钟往下看,看完咱唠唠——你小时候有没有听老人说过,哪些地方的小动物不能随便招惹?
觉得这故事有意思,顺手点个赞,就当给爷爷的老日记添点温度;收藏起来,往后跟孩子讲“敬畏自然”时,不用再讲大道理;要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山里的这些讲究,转发给常去户外的朋友,咱一起琢磨“互相留余地”的门道。对了,听说愿意分享真实经历的人,总能在生活里多份顺遂,你可以试试把你的类似经历写在评论区,咱一起交流交流!
咱先说说常被念叨的“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其实老辈人真正想传的,不是怕妖怪,是怕人没了敬畏心。就像湖北的将军山,远远望去,山体方方正正,真像个披甲戴盔的大将军,山里人路过都要放轻脚步,说这是自然的“气场”;江西的巨蟒峰更绝,整座山蜿蜒着往上翘,顶端尖尖的,像极了昂头的蛇,当地村民从不在峰下吵架,说别扰了这份自然的规整。
今天这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李家坳。村里有对小情侣,男的叫猎虎哥,比我爷爷小3岁,打小跟着爹上山打猎,16岁追野猪时被獠牙刮伤左眼,从此左眼蒙了块黑布,可架不住身手好,弓箭能射中百米外的野兔,猎枪更是百发百中;女的叫秀莲,是村里的俏姑娘,头发黑亮到能映出人影,不仅会纺线织布,还跟着外婆学过草药,谁家孩子闹肚子,她采点马齿苋煮水,喝两次就好。俩人处对象时,爷爷还去凑过热闹,吃了他们家一碗红糖鸡蛋。
那年秋天,爷爷跟着老木匠去李家坳给村支书做衣柜,住在村头的杂货铺。有天晚上,月亮刚爬过山头,银晃晃的洒在地上,爷爷正帮杂货铺老板算账本,突然听见院角有动静。出门一看,猎虎哥和秀莲正躲在甘草堆上说话,干草晒过太阳,带着股暖乎乎的麦秆香。可没一会儿,俩人突然不说话了,都直勾勾地盯着村口——爷爷顺着他们的目光一看,是村里的王婆。
王婆那会儿50多岁,头发梳得油亮,总爱穿件蓝布褂子,专帮人说媒,村里一半的夫妻都是她撮合的。白天她还去秀莲家,说邻村富户想娶秀莲做儿媳,给的彩礼能买两头牛,被秀莲一口回绝了,说就喜欢猎虎哥的实在。可这会儿的王婆不对劲,脸上没一点表情,像块木头,走路一蹦一跳的,双臂直直垂着,脚底下的布鞋蹭着地面,发出“沙沙”的响,完全不是平时迈着小碎步、嘴里絮絮叨叨的样子。
猎虎哥瞬间就站起来了,他常年在山里跑,见过不少怪事,拉着秀莲往后退了两步,小声说:“坏了,王婆这是被‘缠’上了,我爹以前说过,山里的黄皮子爱学人样,还会用气味迷人心窍。”爷爷也赶紧凑过去,他那会儿年轻,好奇心重,跟着猎虎哥轻手轻脚地跟着王婆。
没走几步,猎虎哥突然停住了,指着不远处的杨树林,声音发紧:“你们看!”爷爷眯眼一瞅,树林里有只半大的黄皮子,正用后腿站着,前爪耷拉着,一蹦一跳地往前走,那姿势跟王婆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更吓人的是,树后还藏着一只更大的黄皮子,毛色油亮发光,尾巴粗得像根小鞭子,正盯着王婆的方向,眼睛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猎虎哥赶紧端起随身带的猎枪,那把枪是他爹传下来的,枪托都磨得发亮,子弹是他自己装的铁砂,打兔子一准儿中。“我得崩了那小东西,再这么下去王婆要没命!”他刚想扣扳机,那只大黄皮子突然转过头,直勾勾地盯着他。就这一眼,猎虎哥突然“哎哟”一声,身子僵在原地,动弹不得了;旁边的秀莲也慌了,拉着爷爷的胳膊说:“我也动不了了,腿沉得像灌了铅!”
爷爷没被盯上,他赶紧躲到树后,大气不敢出,看着王婆一步步蹦到村口的老井边。那口井是明朝就有的,石头井沿被磨得光滑发亮,村里几代人都喝这口井的水。王婆慢悠悠地放下水桶,摇着轱辘打了一桶水,不管井水冰凉,抱着水桶就往嘴里灌,一碗接一碗,肚子很快就鼓得像个皮球。
没过十分钟,王婆突然弯下腰,“哇”地吐了出来,吐的全是清水,接着又打了一桶喝,喝完再吐,反复折腾了快半小时,最后吐出来的水里竟带了点血丝,她才瘫坐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喘着,像只泄了气的皮球。爷爷躲在树后,心里直发毛,完全猜不透黄皮子到底想干啥。
又过了一会儿,王婆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朝着杨树林走去,找了块平整的大石头躺了下来,眼睛闭着,像是昏过去了。就在这时,树林里“噌噌噌”窜出3只黄皮子,比刚才那只还大一圈,它们用后腿站着,前爪灵活得像人手,几下就把王婆的衣襟掀开了。接着,其中一只黄皮子猛地一爪子下去,王婆的肚皮被划开了几道血口子,肠子一下子露了出来。
那3只黄皮子立刻扑上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响。这时候猎虎哥突然喊了一声:“是‘洗肠’!它们让王婆喝凉水把肠子冲干净,好当吃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黄皮子是为了这个。可猎虎哥和秀莲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急得满头大汗,猎虎哥的手还紧紧攥着猎枪,指节都发白了。
就在那3只黄皮子快吃完,转头用凶狠的眼神盯着猎虎哥和秀莲时,猎虎哥突然闭紧了眼睛,眉头皱得紧紧的。爷爷正纳闷,没过两分钟,猎虎哥突然喊了一声:“能动了!”他猛地端起猎枪,对准冲过来的黄皮子“砰砰”两枪,两只黄皮子应声倒地,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还有一只想往树林里跑,他抬手又是一枪,直接把它撂倒在草丛里。
秀莲赶紧跑过去,拉着猎虎哥的手,声音还在发颤:“你咋突然能动了?用了啥法子啊?”猎虎哥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支支吾吾地说:“我爹以前说,童子尿能破黄皮子的迷魂术,我刚才……就用了这招。”秀莲一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爷爷也跟着笑,刚才那紧张到窒息的气氛,一下子松了不少。
后来爷爷才知道,猎虎哥那时候还是童子身,他爹早早就教过他这招应急的土法子,说黄皮子怕这东西。那天晚上,猎虎哥拉着秀莲往家跑,爷爷也赶紧跟上去,一路上猎虎哥都在念叨:“这事没完,黄皮子最记仇,它们肯定会来报复。”
果然,接下来的半个月,李家坳开始闹黄皮子。鸡窝里的鸡经常被咬伤,脖子上留着牙印;晒在外面的衣服被拖到地上,还沾着泥土;甚至有人早上开门,发现门口摆着一堆黄鼠狼的粪便,明显是故意的。猎虎哥设了好几个陷阱,用鸡做诱饵,也抓了几只小的,可那只领头的大黄皮子,一直没露面。
直到有天早上,村里的老支书找到猎虎哥,手里拿着个布包,说要带他去后山。爷爷好奇,也跟着去了。到了后山的老槐树下,老支书指着树洞里的一窝小黄皮子,叹了口气说:“你杀的那几只,是这窝小黄皮子的娘。黄皮子护崽得很,你伤了它们的娃,它们就来村里闹,这是在找补呢。”说着,老支书从布包里掏出几个窝窝头,放在树洞边:“咱们给它们赔个不是,以后别轻易伤它们,它们也不会来扰人。山里的生灵,都懂恩怨。”
从那以后,李家坳再也没闹过黄皮子。猎虎哥后来也很少打黄皮子了,他跟爷爷说:“老支书说得对,山里的生灵都有自己的活法,你不惹它,它也不惹你。那天要是我没急着开枪,先喊几声把黄皮子吓跑,王婆可能也不会遭那罪。”
现在爷爷70多岁了,每次翻出当年的日记本,还会指着里面的字念叨:“不是说动物不能成精,是人和动物得各守各的道。你敬它一尺,它敬你一丈。就像那黄皮子,你不杀它的同伴,它也不会来村里捣乱;你要是破了规矩,它自然要找回来。”
其实这故事说到底,讲的不是什么怪力乱神,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简单道理。我们总说“敬畏自然”,不是怕山里的小动物,是怕自己太冲动、太贪心,忘了给别的生命留条路。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比如老人说过,哪片林子不能乱砍,哪条河里不能乱捞,或者哪种小动物不能随便招惹?要是有,一定要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咱一起把这些“老讲究”里的智慧传下去。
觉得这故事能给你提个醒,别忘了点个赞、收个藏,也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知道:人和生灵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互相不打扰,各自安好。
来源:妙闻师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