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至今,这场汇聚全国“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的会议,持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一批又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借此平台签约落地。七载耕耘,会议带来的显著溢出效应,不仅切实助力德清发展,更为全国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经验
莫干山会议,
正让德清的“三农”之声
越传越远、越唱越响。
2018年至今,这场汇聚全国“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的会议,持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一批又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借此平台签约落地。七载耕耘,会议带来的显著溢出效应,不仅切实助力德清发展,更为全国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崭新路径。
当前,面对农业结构转型的时代命题,德清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加速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德清正以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提升莫干山会议的品牌影响力,让这场新时代的莫干“论剑”,声音愈发清晰响亮。
智慧引领:汇聚乡村发展新思路
莫干山会议,大咖云集,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七年来,会议集聚中央、省、市、县、镇、村各级领导、专家和先进工作者,累计征得全国三农领域专家学者论文2100余篇,出版乡村振兴论文集7册,囊括935篇高质量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德清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成为基层宝贵的学习资料。
会议不仅聚焦理论前沿,更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莫干山会议创新推出了“博爱牵手·百名专家联百企”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促成36名专家学者与36家德清企业结对,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全方位的公益服务。
这里面的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湘湖实验室二级研究员、博导顾志敏与浙江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结对,在生产季前邀请湘湖实验室专家开展罗氏沼虾育种与生态养殖培训,显著提升虾苗产值;中国纺织商业协会丝绸专委会副会长、浙江大学MBA校友导师郑平华与莫干天竺蚕种公司结对合作,提供网络营销指导,已初见成效。
在会议推动和专家资源的持续赋能下,德清进一步加大对“新农人”的培育力度,将其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围绕现代养殖技术、智慧农业设备操作、乡村民宿运营等主题,德清系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培训,确保农业知识、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迅速传递至创业一线。数据显示,2024年德清完成“新农人”培育4374人,新增农创客362名,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人才支撑。
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
走进莫干山下的加州农业阳光生态园,花卉繁茂、景致宜人。更引人注目的是,无土栽培、自动喷滴灌等先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全程。该企业成功实现了花卉种植的标准化、可视化和精准化管理,并以智慧农业为核心,正全力打造一个数字化、科技化、全产业链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德清,像加州阳光生态园这样的科技农业项目正加速落地——“共富数字渔仓”作为全国单体最大的淡水鱼数字渔仓已正式启用,构建起智慧渔业生态系统;莫干山“菌工厂”共富基地即将试产,依托环境精准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将成为全市首个智能化食药用菌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
一批标志性成果也为德清农业增添亮色:“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国首个水产养殖类的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成功落地;德清还被列为浙江省缩小“三大差距”改革全域综合试点,展现出科技赋能“三农”的扎实成效。
为进一步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德清持续强化高能级产业平台建设,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渔业)、国家农业强镇(水稻)以及国家湖羊产业集群等三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同时,全县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拥有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2个、省级未来农场2个。
人才扎根: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德清的乡村,不仅有科技、有智慧,更有一批青年人才正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升效率,并以农文旅科产业融合的模式实现共富,“95后”姑娘俞诗凡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了现实。她不仅自己创业成功,所在农场还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增收。
俞诗凡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土木工程系,2017年回国后,她选择在加州农业创立青创农场。管理期间,俞诗凡首创“田长制”,引进6位大学生担任田长,成功提升产值10%以上;她还创建了“蝴蝶兰年宵花谷共富工坊”,带领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一年的直播销售额超300万元。
同样选择返乡创业的还有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汉博学院的郑泽楸。他与妻子一同在雷甸镇塘北村打造出了多元业态融合的“南瓜王国”,这个集亲子游乐、摄影打卡、蔬果采摘和精品咖啡馆等于一体的创意农场,不仅成功培育30多个特色南瓜品种,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更达130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地标。
像俞诗凡、郑泽楸这样选择“入乡”奋斗的青年人才正在德清不断涌现。今年以来,德清已新集聚4000余名“入乡青年”,他们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与产品附加值,也极大推动了乡村产业向特色化、多元化升级。
为持续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德清正积极构建“环莫干山、环地信城、环浙工大、环源文化、环大运河”五大青创社群,通过出台专项政策、设立扶持资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举措,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德清以系统性改革打通教育、科技与人才机制的脉络,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广袤乡野间蓬勃生长。在一次次的莫干“论剑”中,一幅城乡融合、协同共富的现代化新画卷渐次清晰。
来源:农村小老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