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见领袖罗宾逊站在演说台上,高呼“send them home”“stop the boats”,意思就是让非法移民原路返回,把他们的小船全都拦截。
十万英国人走上街头拯救英国,还把马斯克也引了过来。
事情是这样,在英国当地时间9月13日,约11万人聚集在伦敦市内,参加了由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的反移民抗议活动。
他们打着“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的口号游行,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旗帜飘扬,人山人海。
意见领袖罗宾逊站在演说台上,高呼“send them home”“stop the boats”,意思就是让非法移民原路返回,把他们的小船全都拦截。
远在大洋彼岸的马斯克也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加入到这场抗议中,他在大屏幕上呼吁十几万民众:“你们需要更换政府,要么反击,要么等死。”
这一番表态让他俨然成了远程支援的“外援”。更令人意外的是,现场还出现了大量印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红色小帽,以及美国和以色列的国旗,场面仿佛跨国政治集会。
虽然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没有现身,但另一位近期走红的保守派人物查理·科克的名字却频频被提及,甚至有人举着他的画像,现场几名演讲者还为他默哀片刻。这一举动让场面颇显诡异,仿佛查理·科克已成为他们的精神象征。
不得不说,查理·科克生前确实对英国的现实有过精准预言。他曾在剑桥和牛津的辩论中指出,英国的矛盾终将加剧,“当一切尘埃落定,保守主义至少还有一个国家,而你们却会沦为第三世界的人间地狱。”
如今人已离世,但这段话却被重新提起,似乎在警醒英国的现状。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会在此时爆发10万大游行?这要从移民问题谈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从2024年到2025年6月,英国收到了超过11万件庇护申请,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新高。
英国本就国土有限,人口密集,如此庞大的移民潮让政府措手不及。为了安置这些移民,政府决定将他们安排在当地酒店,并由财政补贴住宿费用。
结果就是,普通英国人连取暖费都拮据,却要出钱让移民免费住豪华酒店,这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在很多英国本地人看来,自己辛苦工作,每月薪水3000英镑,住着老旧的木屋,还要担心生活费用上涨。与此同时,大批移民却能白住酒店,还以低成本优势进入就业市场,抢占岗位。
这种反差在社会中迅速积累成愤怒。许多人觉得,这一切仿佛是一种“历史报应”:当年英国依靠坚船利炮殖民他国,如今却被小船载来的移民“反向殖民”。
而在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罗宾逊成为关键人物。他早年创立的“英国保卫联盟”就是以反穆斯林、反移民为核心,主张不要直接攻击移民,而是要合法地向政府施压。
凭借这一纲领,他收获了大量支持者。但与此同时,他本人屡次因言论和行动而入狱,社交账号也被封禁。
在去年10月,他因藐视法庭被判入狱,支持者随即爆发大规模游行要求释放他。当时马斯克就在推特上为他声援,这使得他最终减刑并在今年5月出狱。
出狱后,马斯克还送给他一份“大礼”——解封社交账号。从此,罗宾逊重回舆论舞台,并借势策划了这次声势浩大的“言论自由节”大游行。
这次抗议原本计划是和平集会,但随着人数激增,局势迅速失控。现场甚至有人举着查理·科克的遗照,将其神化为“圣查理”,以此为极右翼运动增加象征意义。
大量群众情绪被点燃,连一些坐着轮椅的老人都赶来参加。有人表示自己并非种族主义者,但国家过度拥挤、生活压力巨大,政府的政策让人无法忍受。这样的声音,反映了许多英国民众的矛盾心态。
警方对这次游行的规模明显低估,仅部署了1000名警力,结果根本无法控制十几万人的人潮。游行最终偏离了原有路线,大批人群直冲政府部门方向。
就在此时,马斯克的视频讲话出现,更进一步点燃了情绪。许多抗议者甚至将他视为“国际主义战士”,称其关心英国人民的生活,令人感动。
除了马斯克,德国选择党议员拜斯特伦也现身支援,他声称“白人正在被有色人种取代”。法国极右翼政客泽穆尔则用一句“你们和我们正在被前殖民地所殖民”直接挑动了欧洲人敏感的历史记忆。这些言论让整个游行彻底升温。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天在伦敦另一头,还有5000人的反种族主义团体举行集会,高喊“纳粹滚出我们的街道,欢迎难民”。
两拨人马最终在市中心相遇,发生了激烈冲突。瓶子、照明弹等物品在空中飞舞,场面一度失控。警方夹在中间左右受困,最终有26名警员受伤,仅逮捕25人。可以说警方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这场混乱最终在傍晚6点半结束。罗宾逊还承诺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这意味着未来局势可能更加紧张。
事实上,英国虽早已脱欧,试图规避欧盟移民政策的掣肘,但仍难逃移民潮带来的冲击。根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境内的非法移民可能已达400万,研究机构给出的范围是200万至500万之间。
加上合法移民和其后代,如今英国6000万人口中有色人种比例大幅提升,尤其是穆斯林群体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不仅如此,许多穆斯林已融入到英国的行政体系、教育系统和社区治理中。从警察到教师,从小店老板到社区工作者,穆斯林的身影随处可见。某些矛盾事件因此被放大。
例如今年8月底,一段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一名14岁女孩手持武器,怒斥移民不要骚扰她的妹妹。这段视频迅速引爆舆论,许多人指责政府纵容移民,反而惩罚本地人。
虽然警方随后辟谣,称涉事者只是本地少年骚扰保加利亚夫妇,但极右翼根本不接受这一说法,认定政府已经彻底腐败。
如今的英国,传统大党支持率持续下滑。工党的支持率跌至20%,保守党仅有17%,两者加起来才37%。
取而代之的,是极右翼“改革英国党”,其支持率已经达到28%,并有继续攀升的趋势。这表明英国社会正在迅速右转,甚至有法西斯化的风险。
欧洲整体局势同样不容乐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面临类似矛盾。移民浪潮、经济压力和社会分裂让人联想到“欧洲版的五胡乱华”。
一些人甚至担心,若再出现重大冲突事件,可能会催生新的极端领袖。英国虽然脱欧,却无法逃避这一大环境的影响。
来源:心内科医师张学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