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之约,情定苏河!2025年普陀区苏河婚典举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6:56 1

摘要:9月20日,在这个谐音“就爱你”的甜蜜日子里,“百合之约 情定苏河”——2025年普陀区苏河婚典在苏州河畔的百合桥广场浪漫举行。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骥,普陀区副区长胡建会参加。来自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的民政部门代表和普陀区相关委办

9月20日,在这个谐音“就爱你”的甜蜜日子里,“百合之约 情定苏河”——2025年普陀区苏河婚典在苏州河畔的百合桥广场浪漫举行。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骥,普陀区副区长胡建会参加。来自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的民政部门代表和普陀区相关委办局、10个街道镇的负责人,以及新人的亲友们也来到现场观礼,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温情的甜蜜盛典。

赵亮颁发苏河婚典纪念婚书

现场,赵亮和高骥共同为百位新人颁发苏河婚典纪念婚书。一纸婚书,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郑重承诺。这一天,这份承诺被苏州河温柔见证,也使这动人一刻化为可珍藏一生的记忆。

高骥颁发苏河婚典纪念婚书

胡建会为金婚夫妇代表颁发特约颁证员聘书及纪念章,致敬他们用岁月诠释的爱情力量。视频《岁月情长 蝶变新生》呈现了金婚夫妇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从青丝到白发,从小家到大家,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胡建会为金婚夫妇代表颁发特约颁证员聘书及纪念章

爱在苏河,情定百合

作为“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的重点活动,本次婚典采取“民政主导、多城联动”的创新模式,将集体婚仪巧妙融入城市文旅脉络,让新人在许下爱情誓言的同时,也为这座人文之城注入新的浪漫印记。

活动在温馨动人的主题视频《九城同心 为爱同行》中拉开帷幕。伴随悠扬旋律,50对新人身着礼服与婚纱,携手漫步走上舞台。他们脸上写满幸福,有的羞涩掩面,有的向观众热情挥手,每一帧画面都洋溢着爱与甜蜜,感染着整个现场。

“一心一意永结同心”点亮仪式

新人们共同点亮象征忠贞不渝的红色爱心。光芒闪烁,映照着一张张笑脸,也将“一心一意,永结同心”的誓言深深烙印在彼此心中。

随后,现场播放了主题视频《爱在普陀》。影像中,苏州河的柔波与坚定的爱情交汇相融,城市地标成为最美的背景板。普陀区持续营造创新、活力、开放的城市氛围,让每一对追寻真爱的人在此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归属。

“爱的告白”环节

紧接着是“爱的告白”环节。新人们用英雄金笔亲手写下对彼此与未来的承诺,将信笺投入爱心邮筒。这一封封“情‘笔’金坚”的手写信,将成为他们爱情路上永恒的信物。《百合之约 情定苏河》邮资机戳同步启用,为新人们定格这个独具纪念意义的时刻。

传统婚俗也获得了新颖的现代表达——新人们以一碗莲子百合汤,替代古时的“合卺酒”,甜蜜互喂。莲心相连,百合相合,寓意今后的生活甜美的,同时更和睦长久。

新人们共同浇灌“幸福百合”

仪式进入高潮——新人们共同浇灌“幸福百合”,随着象征之花缓缓绽放,寓意他们的人生正开启全新的幸福航程。未来,还将有更多爱情于普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自甘肃的赵先生和党女士是前来参加婚礼的新人,他们从初中相识、大学相恋,至今已携手走过十一年。来沪工作六年的他们,最终选择在普陀安家。“爱情就像一棵树,需要两个人共同灌溉”,党女士微笑着说道,“我们希望在这里,让这棵树茁壮成长。”

跨域爱侣相伴,共筑人文交融

本次婚典的新人来自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九座城市,百位爱侣跨越地域相聚于百合桥,不仅在此见证彼此的爱情,也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协同发展、人文共融的浪漫缩影。

家住无锡的孙先生和马女士特意为这场婚典而来,“我们乘高铁只需40分钟,非常方便”,孙先生表示,“婚礼仪式结束后,我们还计划去坐苏州河游船,好好感受一下上海的水上风情。”

常州的郑女士和她的加拿大丈夫Evan经历了多年的异国恋,如今丈夫成功在上海找到工作,两人终于团聚。“常州和上海同属长三角,高铁直达,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距离和时差”,郑女士满怀幸福地展望未来。

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西大堂”,普陀区始终秉持“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的使命。今年以来,普陀积极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动与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的高效交流与深度融合。本场婚典由上海市民政局与普陀区人民政府指导,普陀区民政局、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整场活动既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集体婚礼,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情感共融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苏河婚典”成功入选第36届上海旅游节“都市漫游”重点活动。它不仅勾勒出“发展带”与“甜蜜经济”交融的生动图景,也让更多来自沪宁沿线乃至更大范围的民众,循着这份浪漫,真切感受上海的包容、温情与独特魅力。

婚礼的举办地——百合桥,同样寓意深远。该桥位于苏州河长寿湾区域,是连接普陀与静安的首座悬索结构人行桥,将于本月底正式开放。从空中俯瞰,桥体呈“人”字形布局,桥梁与绿化景观共同构成一个“合”字,巧妙呼应“百合”在中国文化中“百年好合、美满和睦”的美好象征。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