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噪声只会吵到耳朵?这些日常声音比你想象的更危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12:42 1

摘要:每年四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噪声关注日,意在提高人们对噪声给地球及个人带来影响的认知,重视噪声的危害,并呼吁所有人一起营造一个清静的世界。

每年四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噪声关注日,意在提高人们对噪声给地球及个人带来影响的认知,重视噪声的危害,并呼吁所有人一起营造一个清静的世界。

在现代生活中,噪音似乎已成为无法避开的问题。从早到晚,各种噪音的侵扰无孔不入。不过,你该不会以为受罪的只有自己的耳朵吧?

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多大音量算噪声?

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标准,即一切影响他人的声音都算噪声。

在环境噪声评价中,测量噪声大小时采用一定特性的仪器,通过曲线测量得到的声强级,单位记为分贝(dB),是最常用的一种噪声级,是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①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②70分贝会影响谈话。

③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④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中,轻者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重者则会引发心脏疾病,导致死亡。

在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

为了防治噪声,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声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声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之间。

②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声的允许值在 45~60 分贝。

③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戴耳机听音乐,也算噪声?

只要音量够大,不管什么声音,都是对听力有害的噪声。

人在80分贝的噪声中,暴露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每增加3分贝,能够暴露的噪声时间会减少一半。

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听力,在80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只能连续待8个小时;而如果待在83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就只能待4小时,超过的话就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

而我们戴耳机时,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贝,如果直接开到100分贝左右,不足15分钟你的内耳毛细胞就可能有几个要罢工。更不消说大家在坐地铁、坐飞机的时候戴耳机,那更是双重伤害!

这就是为啥医生也会告诉你,睡觉戴耳机非常伤听力。你虽然是睡着了,但你的耳朵会连续暴露在噪声下数小时,大大增加了内耳毛细胞受损的风险。

噪声对全身都有危害

当噪声过大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会下降。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的人,更容易出现眼花、眼痛、眼疲劳等眼损伤症状。

噪声还会“吵到”你的味蕾。在噪声影响下,你对味道的感知会发生改变,会低估食物的甜味、夸大食物的鲜味,美食的味道都变得怪怪的。

更糟糕的是,吃东西虽然不香了,体重却上涨了。一项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人长期暴露在交通噪声中,更容易变胖,噪声每增加10分贝,BMI会增加0.14,腰围增加0.27厘米。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噪声还会发动“魔法攻击”,一步步让你情绪崩溃。

随时出现的各种噪声会钻进你的耳朵,然后侵入你的大脑,大脑会不断“分心”去识别、处理噪声信号,让你学习、工作时都受到干扰,睡觉时也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

研究显示,在长期的噪声暴露中,神经系统会明显受损。比如负责记忆和空间导航的海马区域长期受到噪声刺激,可能会导致记忆力、学习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下降。

而大脑的“情绪处理中心”杏仁核,在遭受到长期的感觉刺激时,会向下丘脑发送“求救信号”,下丘脑进一步控制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会让身体作出“战斗或逃跑”的应激反应,即便你有时候根本没意识到。

来源:东窗史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