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农林大学张有做教授花了三年时间,驱车十多万公里,在淳安下姜村默默研究出一种特别的油——栀子油。富含40多种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烟点高油烟少,适合中式爆炒和凉拌;带着淡淡栀子清香,不抢食材本味。
每天做饭都要用的油,你选对了吗?
我们熟悉橄榄油、山茶油,但可能没想过——栀子花结的果,也能榨出一瓶好油。
浙江农林大学张有做教授花了三年时间,驱车十多万公里,在淳安下姜村默默研究出一种特别的油——栀子油。富含40多种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烟点高油烟少,适合中式爆炒和凉拌;带着淡淡栀子清香,不抢食材本味。
下周一晚7点,YY为您深度解析这款来自淳安下姜村的六出栀子油,还有超值福利!
直播间专属福利
直播间下单满300元,送新希望云致浓牛奶一箱。
下姜村栀子油
栀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古汉方记载,配有栀子的方帖就有1970个之多。同时,栀子也是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两用”资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及。
现代科研成果表明,栀子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成分。但是,受种植培育、加工利用等技术限制,“浑身都是宝”的栀子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
这款栀子油采用先进的物理压榨技术,精心萃取出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
这种独特的工艺不仅保留了原料的天然营养成分,还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和纯净度。
无论是用于日常烹饪还是制作精致美食,都能为您的健康生活增添一份保障,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滋养。
三年驱车十万多公里
张教授的“栀子油追寻之路”
前段时间,快报的好物担当方哥来到淳安县枫树林镇下姜村栀子花园,这里艳阳高照,奇热无比,山坡上满眼的栀子花树上,数不清的栀子果正在烈日下蓄积营养。
“到了10月,栀子果成熟,这里漫山一片金黄,非常漂亮。”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张有做,顶着烈日在栀子花园察看栀子果长势。
▲张有做教授(中)和方哥(右)在下姜村栀子花园
为了推广新品种栀子技术,这片栀子花园,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只要有需要,他就毫不犹豫赶过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候带着学生和科研团队来。
“从2022年起,差不多3年,我来下姜村两百四五十次有的,我那车这几年跑了十多万多公里。”张有做笑着说。
▲张有做团队向方哥介绍下姜村栀子产业相关情况
1970年出生的他,对栀子研究的热情和贡献,让很多人佩服。在圈子里,他还有一个称呼叫“栀子教授”。
张有做读博期间,就开始着手栀子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工作后,他继续深入攻关栀子加工利用技术。
他调研后发现,栀子果中富含的栀子油的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大豆油,甚至优于进口橄榄油。
栀子油中含有40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譬如藏红花酸、角鲨烯、植物甾醇等功能成分。
对比现在比较流行的山茶油、核桃油等木本油料作物,栀子还具备管理方便、投产周期短、产油率高、产品多样、产业链价值高等优势。
枫树岭镇和栀子花的缘分由来已久。
为了改善落后的经济状况,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村民陈建华曾于2003年、2004年推广种植了500余亩山栀子。
2012年,张有做教授等人受邀探访下姜村时发现,大约80%的栀子林已退返成荒草野坡。眼前的荒败景象,让对栀子研究多年,对每一朵栀子花都充满热爱的他,非常痛心。
2015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有做开始推进中国本土栀子产业精深加工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他和团队瞄准高品质植物油高地,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成立了浙江骄栀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项目推进,骄栀科技打造药、食两用栀子产业和全国功能食品产业基地的目标,已经初见成效。
去年,新的栀子精深加工生产研发基地,落户于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所在的工业园区,以带动当地的栀子产品发展。
为什么选下姜村栀子油?
1.自身味道淡,不会覆盖食物味道,烟点高,烧菜时油烟味不重,烧出来的菜口感顺滑。
2.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大豆油,甚至优于进口橄榄油。曾获“第20届国际高端健康食用油暨橄榄油博览会”科技创新奖。
3.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实,栀子是自然界中目前已发现的除藏红花外唯一富含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的植物。
在欧美发达地区,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已被广泛用于高端健康食品添加剂,但目前全世界藏红花产量十分有限,而栀子完全可以替代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用于健康食品生产。
栀子油的吃法也很多,凉拌热炒烹饪,样样拿手,甚至还能直接饮用(需适量)!
下周一晚7点,让我们相约直播间,共同探寻栀子油的健康奥秘,享受专属优惠,把健康带回家吧~
来源:老徐养生健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