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耀眼的领域之一。各大科技巨头在AI赛道上你追我赶,不断推出令人瞩目的成果,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其中,关于AI是否已达到“博士水平”智能的讨论,成为了科技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耀眼的领域之一。各大科技巨头在AI赛道上你追我赶,不断推出令人瞩目的成果,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其中,关于AI是否已达到“博士水平”智能的讨论,成为了科技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诺贝尔奖得主Demis Hassabis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尖锐质疑,直言“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一言论瞬间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一、AGI之梦与现实的鸿沟
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个被无数科学家和科技从业者视为终极目标的概念,代表着一种假设的智能,其能力可以媲美或超越人类。多年来,AI研究者们在追求AGI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不断取得突破,但距离这个宏伟目标,似乎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在“All-In”播客峰会上,Hassabis被问及阻碍实现AGI的关键因素时,他的回答发人深省。他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不具备杰出人类科学家所拥有的推理能力”。真正的科学家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从一个领域中发现的模式和规律,应用到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从而实现创新和突破。而当前的AI,虽然在某些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这种跨学科的推理能力上,还远远不及人类。
这就好比一个优秀的厨师,不仅要精通烹饪技巧,还要了解食材的特性、营养搭配,甚至文化背景对饮食的影响。当他面对一道新的菜肴时,能够运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和改良。而现有的AI,可能只是擅长按照既定的菜谱进行烹饪,缺乏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和创新的能力。
二、OpenAI的“博士水平”宣言
Hassabis的言论,矛头直指其竞争对手OpenAI。此前,OpenAI曾高调宣称其最新发布的GPT - 5模型,让ChatGPT拥有了“博士水平”的智能。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上月GPT - 5的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有了GPT - 5,就像是在与一个任何领域的合法专家,一个真正博士级别的专家交谈。”
为了支撑这一惊人的说法,OpenAI引用了经过精心挑选的基准测试,声称GPT - 5比其前代产品“在处理现实世界查询时更有用”。这些基准测试展示了GPT - 5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出色表现,比如在复杂的数学问题求解、专业领域的知识问答等方面,确实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然而,这些测试结果是否就能完全代表GPT - 5达到了“博士水平”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三、被戳破的“博士水平”泡沫
Hassabis毫不留情地戳破了OpenAI所营造的“博士水平”泡沫。他强调,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中就能发现,只要提问的方式稍有变化,它们就可能在高中数学和简单的计数方面犯下低级错误。这与我们对一个“博士水平”智能的期望相去甚远。
一个真正具备博士水平的专家,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面对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难题,都能给出准确而合理的解答。而现有的AI,虽然能够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对常见问题给出看似专业的回答,但一旦遇到超出其训练范围的问题,就容易出现“幻觉”,提供虚构的事实和错误信息。这表明,它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只是在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模式匹配和概率计算。
例如,当询问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细节问题时,AI可能会根据其训练数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回答,但如果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模糊的历史记载或者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断,AI就很容易陷入困境,给出错误或不准确的答案。而一位历史专业的博士,会通过对各种史料的研究和分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给出一个更具可信度和深度的解答。
四、DeepMind的Gemini 2.5之殇
尽管Hassabis对OpenAI的说法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但他自己公司的Gemini 2.5也未能幸免。Gemini 2.5同样面临着广泛的幻觉问题,经常向用户提供错误的信息。这也反映出,当前AI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OpenAI的GPT - 5,还是谷歌DeepMind的Gemini 2.5,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博士水平”。
Hassabis认为,AI要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水平,“核心能力仍然缺失”。他预测,还需要再过五到十年,并且“可能还需要一到两个关键性突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同。剑桥大学机器学习教授Andreas Vlachos指出,大型语言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它们不适合进行顶级人类研究员级别的智力工作。因为这些模型所训练的目标是“预测下一个词”,这与我们试图让它们做的“进行推理”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匹配。
这就好比让一个只会背诵诗词的人去进行文学创作,虽然他能够熟练地背诵大量的诗词,但在创作时,却可能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创造力,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样,现有的AI虽然能够根据大量的数据进行语言生成和模式匹配,但在真正的推理和创新能力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对AI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这场关于AI是否达到“博士水平”的争论,不仅仅是两家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是对当前AI技术发展水平的一次深刻反思。AI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智能语音助手到图像识别技术,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诊断辅助系统,AI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局限性。
在未来,AI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算法和模型架构,以提高AI的推理能力、创造力和泛化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AI伦理和社会影响的研究,确保AI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利益。
虽然目前AI还没有达到“博士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其发展前景感到悲观。相反,每一次的质疑和挑战,都是推动AI技术进步的动力。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技突破一样,AI的发展也会经历曲折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在这场AI“博士水平”之争中,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的激情与梦想,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冷静与理性。让我们期待AI在未来能够实现真正的突破,跨越从“智能”到“智慧”的鸿沟,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来源:灵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