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谈西贝预制菜事件,认为文化素养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14:41 1

摘要:尽管如此,西贝公司依然陷入经营困境,从网友上传的视频和图片来看,各地西贝门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已经不是贾国龙预测的业绩会下滑10%了,可能是90%以上了。

最近“西贝预制菜”事件上了热搜,虽然网络大咖罗永浩和西贝老板贾国龙的交锋已经偃旗息鼓,但事件依然还在持续发酵中。

9月15日,罗永浩因被贾国龙说成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一度在直播间声称要像打击西门子一样打击西贝,但却不知为何收手了。

尽管如此,西贝公司依然陷入经营困境,从网友上传的视频和图片来看,各地西贝门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已经不是贾国龙预测的业绩会下滑10%了,可能是90%以上了。

偶尔有几个食客,要么是不爱上网,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要么就是喜欢蹭流量的网络主播。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荣誉教授郎咸平的点评堪称犀利,他在最近的一期视频里指出——“西贝预制菜”事件,显示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家的认知扭曲,而且扭曲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以“西贝预制菜”事件为例,先是罗永浩爆料全是预制菜,价格又贵,然后贾国龙坚决否认有预制猜,并主动向媒体开发中央厨房,结果证实西贝存在大量问题后,又被迫公开道歉。

然而道歉又不认真道歉,反而像是在埋怨消费者——“消费者虐我千百遍,我待消费者如初恋”,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出来,郎咸平认为如果再不采取积极的公关补救措施,西贝就离关门不远了。

郎咸平认为,大众看到的是预制菜的问题,他看到的是现代企业家的态度,大概率是赚到钱了,开始心态扭曲,骄傲自大了,遇事这么莽撞,说话太急太满,太偏执。

贾国龙带领这么大一个公司,不做好公关方案,不懂得克制自己,三思而后行,高调发言,完全就是情绪主导商业决策。

郎咸平还举了另外一个因为老板失言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2025年8月,百果园东董事长余惠勇在公开场合称“百果园不会因消费者追求低价而迎合消费者”,此番言论被社交媒体广泛转发后,立刻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百果园品牌傲慢态度的批评。 ‌

结果消费者用脚投票,百果园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7%,根据百果园2025年财报显示,营收同比暴跌21.8%,净亏损3.42亿元,门店数量从5127家降至4386家。

事实上,8月中旬还有一个郑州老霍面馆“加面”事件,因为该面馆老板霍新极端高调且强势,引发全网愤怒,最终因郑州市民集体抵制和围堵,老霍面馆被迫关门倒闭。

余惠勇和霍新强都是因为“嘴贱”付出巨大代价,但是贾国龙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从一系列企业老板和消费者激烈碰撞的案例来看,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从事的都是比较低端的商业或服务行业。

他们的发家致富有时代的背景,最初凭借胆识抓住了机遇,舍得投钱找渠道,扩大规模,占领市场,短时间内完成了财富积累,

这些老板可能大多数都是草根出身,普遍学历较低,有的可能在事业成功去某些商学院进修过,但底子在那里,只不过是镀镀金而已。

因此这些老板的文化素养和认知,并没有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得到提升,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文化缺失的弊端,就会集中爆发,体现在决策人固执傲慢,缺乏长期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成了一些企业家的通病。

中国民营企业要做稳做长久,靠的还是企业家的认知和视野,读书从来不会教你怎么赚大钱,但会教你做人真诚,理性思考,眼光长远。

像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普遍都是高学历,要翻车也是翻在战略规划上,不太可能翻在个人的素养上。

郎咸平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比如西贝的贾国龙,在遇到公关危机的第一时间竟然赌气说:“别说跌10%,生意可以不做的嘛”。

一个有着17000名员工的企业老板,说话这么轻率,确实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他可能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手下的员工,他的底气就在于反正自己挣的钱这辈子都花不完了,也正是他这句话为西贝的翻车埋下了伏笔。

郎咸平以公司治理和金融研究著称,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做了总结:希望这些翻车的企业,能让其他企业家敲响警钟——莽撞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多学习多思考,顾全大局,现代企业家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最后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好,因为只有他们好了,我们才会好,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

来源:慎观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