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分状元啃凉馒头!今坐拥专利打脸当年喷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6 03:01 1

摘要:2016年那个燥热的夏天,河北沧州某个农家小院里飘着槐花香,18岁的庞众望正用开裂的铅笔头演算最后一道物理题。房梁上悬着的钨丝灯泡突然炸了,火星子溅到少年布满茧子的手上——他淡定地甩甩手,摸出兜里捂了三天的凉馒头啃起来。

2016年那个燥热的夏天,河北沧州某个农家小院里飘着槐花香,18岁的庞众望正用开裂的铅笔头演算最后一道物理题。房梁上悬着的钨丝灯泡突然炸了,火星子溅到少年布满茧子的手上——他淡定地甩甩手,摸出兜里捂了三天的凉馒头啃起来。

这个画面被清华招生组的老师撞见时,全网都炸了!744分省状元、瘫痪母亲、疯爹、家徒四壁...这些关键词堆砌的魔幻现实,让#最惨状元#话题三天霸榜热搜。但8年后,当记者再找到这位"天选寒门",他正在麻省理工实验室调试的精密仪器,竟比当年破屋里的灯泡贵出2300倍!

推开庞家吱呀作响的木门,你会看见21世纪最残酷的生存图鉴:精神分裂的父亲蹲在墙角生啃土豆,瘫痪的母亲用两根木棍支撑着挪动,泛黄的墙壁上贴满奖状——这是全家最值钱的"装修"。有网友辣评:"这配置放在晋江文学城,连系统都不敢给主角开金手指!"

五岁踩板凳煮粥,六岁给母亲端屎尿盆,十岁顶着暴雨走六里山路卖废品...庞众望的童年没有《熊出没》,只有写满生存法则的"苦难必修课"。最绝的是他给重病母亲写的30封"哄妈信",被扒出来时看哭200万网友,有人留言:"我给我妈发微信超过三句就要红包!"

第一次暴击在6岁那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书,让这个本就赤贫的家雪上加霜。母亲拖着瘫痪的下肢,挨家挨户叩开37户邻居的门,硬是凑出了4.8万元救命钱。有村民回忆:"他娘膝盖上的补丁都磨透了,还在给医生磕头。"

第二次暴击是高考前三个月。母亲重度贫血住院,庞众望白天跑三家餐馆洗碗,深夜躲厕所背单词。有次累晕在灶台边,手里还攥着写满公式的草纸,老板后怕道:"这孩子眼里的狠劲,比后厨的剁骨刀还利!"

第三次暴击在麻省理工offer到手当天。相依为命的母亲突然离世,庞众望在殡仪馆守灵时,竟掏出电脑继续调试程序!这个举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直到他红着眼眶说出:"我妈最后的话是'别耽误搞科研'。"

带着三个凉馒头进考场的少年,在清华上演了现实版"学魔"传说:为省时间连续啃两周馒头配老干妈,被食堂大妈当成"偷酱惯犯";蹭遍所有实验室设备,有个教授开玩笑要收他当"关门弟子"——字面意思的关门,不然仪器都要被玩坏!

最震撼的是他拒绝200万捐款的骚操作。当所有人以为他要开启"逆袭爽文"剧本时,他反手把钱捐给三个失学儿童,自己跑去中关村摆摊修电脑。有网友在直播间喊话:"哥你开个众筹吧!"庞众望却对着镜头晃了晃手中的示波器:"看见没?这才是我的印钞机。"

如今的庞众望正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主攻光网络信息感知技术。他研发的智能光纤诊断系统,能精准定位地下3000米的输油管裂缝——这项技术让五个国家抢着开价,他却转头捐给了国内油田。

但质疑声从未停止:"现代版范进中举"、"苦难营销大师"等标签始终缠绕着他。特别是在拒绝某企业百万年薪offer时,有键盘侠嘲讽:"清高能当饭吃?"他直接在推特晒出专利费到账短信:"知识不仅能吃饭,还能吃米其林三星。"

当我们在抱怨原生家庭时,庞众望用744分砸碎了所有借口;当我们在哭穷喊累时,他修电脑赚的钱已滚出六位数存款。这个把"天崩开局"玩成"高端局"的狠人,正在证明一个真理:命运的破键盘,照样能敲出最燃的代码!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