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女神!美商逆天的叶童,又因为情商被夸上热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11:08 1

摘要:《浪姐6》还在持续,瓜也跟着不停被顶上热搜。记得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时,我其实并不是很吃叶童的颜。

文 | 米粒妈

《浪姐6》还在持续,瓜也跟着不停被顶上热搜。记得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时,我其实并不是很吃叶童的颜。

那时候我觉得她太男相,以至于看她演女性角色的电影,心理上都适应不过来。

现在我长大了,我才知道在我年少无知时吃的才是最细的糠。

现在62岁的叶童翻红,每当看到她出来,我就会在心里感慨:“她怎么这么好看啊!

衣品炸裂的她,给人一种向上的生命力,那是力量与美最协调的融合,而且白发在她头上就是很好看,气质这个东西真的难以言喻。

与陈德容因低情商被骂上热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叶童因为她的高情商被全网夸爆。(陈德容的瓜戳这篇吃→《陈德容又因为糟糕的情商上热搜了,当公主病没人哄了,该如何自处?》)

同样是童年回忆杀系列里的女主角,陈德容因为公主病被群嘲,而叶童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后辈们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德艺双馨,也因此赢得了全网观众的喝彩。

我想由衷地说一句:叶童真的太有魅力了,我好喜欢她!

她的身上没有任何后天用力的维持,没有伊能静、钟丽缇那种为保持少女感而呈现的力不从心,也没有张曼玉、张艾嘉那种上了年纪断崖式衰老的出世感。

她就那么闪耀着、美着、大笑着,却在无声地告诉全世界,上了年纪的人,也可以美得那么直观。

她身上那种美,并不是某种审美取向所能够欣赏的某一维度的美。比如硬要说以胖为美、以瘦为美、五官清晰的浓颜美、小麦色的健康美……

她就是普世价值观认可的直观的美,任何对审美没有概念的人看了她,也都会由衷说上一句:她可真好看啊!

晚辈的榜样

让叶童上热搜的,是“#叶童怼房琪”的词条。但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怼”,不如说是一种长辈自然流露的,面对晚辈的言行垂范。

《浪姐6》二公组队的时候,叶童热诚邀请房琪入队,但房琪却说:

我真的很想要一个唱跳的舞台,但是如果真的想这样选择的话,我又会非常担心叶童姐姐的精力问题。

说完之后,她知道自己拒绝了人,很不好意思,于是主动跑去拥抱叶童后,然后还不忘补刀一句:“希望姐姐玩得开心。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叶童已经是奶奶辈的了,来这只要随便玩玩就好,也不用太拼,毕竟精力有限。而我,可是要乘风破浪勇争第一的,咱俩道不同没法一块儿谋。

房琪是青年作家,以才女和高情商著称,想不到却因为浅薄的认知被骂上了热搜,这真的还挺讽刺的。

她说这话应该真不是故意的,她的逻辑就是年轻人有精力,岁数大的人各方面能力都不行。

她看不到叶童作为老一辈港星的那种敬业和长久身材管理所带出来的意气风发。

于是说出来话闹笑话,一个号称文化人的人设,却因为思维高度不够被嘲了。

叶童接下来的话堪称爽文,面对晚辈的冒昧,她绝不惯着,她笑着说:

我一直都玩得很开心,可是我觉得你这样去怀疑我的精力,我觉得你真的有问题。

简简单单两句话,就给对方上了一课,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面对精神境界比自己低很多的人时,往往作为长辈,就是会下意识地进行纠错。

陈德容对王蓉发脾气,说“我把队长让给你”,可以被解释为“怼”。因为那是平视的关系中,人与人情绪的对冲。

但叶童这个,更像是一种高维对低维的棒喝,它不能称之为“怼”,因为俩人压根不在一个平面上。

宽容和慈悲

叶童给人一种美人在骨不在皮的感觉,正是因为她的美来源于她的气韵,而一个人的气韵,往往是精神内核的显化。

在组队选人的时候,叶童的宽容和共情力让人叹服,她把一个长辈的慈悲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组队阶段,别人抢人跟不要钱似的,恨不得把所有好牌都抓在手里,她倒好,挥一挥手,灭了三次灯。

一公的时候,黄英唱歌好,蒋一侨跳舞强,叶童跟她们组一队肯定能炸,结果她没有选。她选择的是低调的李艺彤和来自泰国的月亮姐姐。

等到二公选人的时候,叶童跟月亮姐姐已经算是一块儿扛过枪的战友了。

按理说,彼此磨合得不错,再合作一次,那是最稳妥的。

可叶童偏不,一个劲儿地跟其他队长推荐月亮姐姐,理由是:

人家大老远从泰国跑来,就是想跟不同的姐姐们玩出点新意思!

这可是竞争激烈的选秀啊!可叶童根本不看重成绩,而是一心为她人着想,从她人角度出发去想问题。

后来张小婉上台,说了句“我会唱歌跳舞,最重要的是听话”,立马引来四盏灯。

叶童举手问:“你会教队长做事吗?” 小婉犹豫了一下,点了头。

叶童立马亮了灯,眼神里写满了欣赏。

可没过多久,这灯又被她自己给灭了!

叶童觉得,小婉在其他队伍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怕耽误了人家。

她说:“我觉得她跟王珞丹、宋妍菲她们在一起肯定会更出彩,跟我在一起可能有点冒险,当然,我会努力的。

她真的永远有作为一个长辈的胸襟和格局,成全年轻人,共情年轻人,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绝非一天可以练就,非得是岁月和阅历的长久积淀,才能养成。

反观陈德容,她就完全做不到共情她人,非但共情不了一点,还得一直被哄着,否则就闹脾气。

而这都跟两人的成长历程有关系。陈德容一路走来就是公主本主,年轻成名美貌惊人,演的都是女主角,半生顺风顺水,压根用不到情商这个东西。

而叶童的的童年,则充满了锻炼情商的契机。

她出生于中国香港一个普通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三,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亲生姐姐。

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儿子极为重视,还把他送去美国留学,而对叶童和母亲却鲜少关心。

母亲忙于生计,把年幼的叶童长期寄养在外婆和亲戚家,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过着寄养的生活,也形成了敏感、独立的性格。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学会察言观色,也训练出了极强的共情能力。

后来她做了模特,进入演艺圈,28岁已经成为了香港首位双料影后。

许仙的形象更是让她家喻户晓,62岁的她,还能因为少年感再次火遍全国,不得不说,这姐的花期真的长。

但模特不是叶童、许仙不是叶童、赵敏也不是叶童。她们都只是叶童的某一个侧面。

叶童是立体的,正是她的多元造就了今天这个美得毋庸置疑的真女神。

她说:

我不会演重复的角色,也不会沉醉在某个成功的角色里停在那个地方,因为当下才是你的将来。

不设限的人生

如果要回答“人究竟要怎么样才不会老”这个问题,我想那应该就是“不设限”。

叶童从来不会有“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的刻板思维,于是她就自行拓展了人生的宽度,也稀释了“老”的概念。

就像前不久我写过的这篇里→《84岁成影后,被刘德华主动要电话号码的她,重新定义了青春》提到的吴彦姝,她80多岁拿到影后,她说此刻就是自己的青春,人只要还有好奇心,就一直保有青春。

叶童很早就考了潜水执照,跳伞、赛车,都是她的日常爱好。

早在1993年《BRUTUS》杂志里,就出现过叶童骑着哈雷的记录,她的坐骑正是香港唯一一辆哈雷红色大滑翔。

当时她的机车穿搭风格引领潮流,被港媒称为“初代亚文化icon”,她还是出现在克罗心杂志上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金马颁奖晚会,叶童一身皮衣就上台领奖。

年轻时华服美衣的女明星争奇斗艳,她穿着皮衣英姿飒爽;现在,那时候很多同期的女星都已淡出,她却依然美得耀眼,抱着吉他飒翻全场。

如果说那些曾经晚礼罗裙加身的女星们是花,那叶童就像一棵松树,开始时不起眼,但就是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

在62岁生日那天,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过去的我常问自己「你可以吗?」,怀疑总让我止步不前,当我决定改变,不再被其他声音所左右,我学会接受自己,世界好像爱我多了一些。

时间不断往前,生命短暂而有限,我想去闯去冒险,我更珍惜时间,不怕恐惧和变化,我要更进步更自由。

她顶着一头标志性的银发,活成了岁月打不败的美人。组队选人时三次主动灭灯的洒脱,又尽显着侠女风范。

皱纹爬上了眼角,却反而成全了她眼里星辰般的少年感。

她把人生活出了万千可能,也活成了开放式结局的故事。

当同龄人困在"奶奶辈"的标签里时,她穿着皮衣玩摇滚,在直播里笑得前仰后合。既能穿着晚礼服在红毯上优雅转身,也能扎着脏辫在街头巷尾捕捉生活灵感。

我想,这才是真女神。

走过半生风雨,花甲之年的她依然在尝试把自己重新打碎重构。

如今的她像棵风雨里长成的大树,根扎泥土,枝叶却向着天空无限伸展。

这真是太令人羡慕了,也太让人喜欢了。

最后用李银河的话作为文章结尾:“叶童现象正在解构传统年龄焦虑,61岁女性展现的生命力,是对'保质期'偏见最优雅的反击。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