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是强强联手还是另有原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7:22 1

摘要:自从IBM在1980年选择英特尔和微软作为第一台 PC的核心组件以来,组成所谓的“wintel”联盟,垄断了PC产业、手机产业、芯片产业,占据全球市场90%以上份额。

英伟达最近站在了风口浪尖,皮衣哥黄老板日子也挺不好过。

AI芯片龙头英伟达9月18日宣布,将以50亿美元入股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英伟达将成为英特尔主要股东之一,预计持股超过4%。

自从IBM在1980年选择英特尔和微软作为第一台 PC的核心组件以来,组成所谓的“wintel”联盟,垄断了PC产业、手机产业、芯片产业,占据全球市场90%以上份额。

一个是AI“”芯贵”,一个是行业巨头,本是掰手腕的对手,欲干趴下而后快,缘何握起手来。

麻花看来,在中美对抗大背景下,英伟达投资英特尔,是一种分散风险及在美国政府面前加分的策略。但这种“内部绑紧”的策略,可能会让美国企业之间互相排挤。

早些时候,央视就播放了一张“国产卡与NV卡重要参数对比”的图表,将阿里平头哥芯片与英伟达H20、A800及华为昇腾910B进行对比,高调显示国产芯片的实力。

在本周,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阿里、抖音等大厂不得采购英伟达最新针对中国设计的RTXPRO6000芯片,摆明了是对英伟达入局中美对抗的警告。

中国要的是“不被卡脖子”。美国若全面封锁,只会加速迫使中国大陆把“够用”磨成“好用”;等中国大陆国产芯片成熟,美国不只丢掉市场,连影响中国大陆技术路线杠杆也一起失去。

但若放松限制,美国的政治人物就会被批评“对中软弱”。这种两难,就像当年的石油战:封锁虽然能短期压制,但也会催生替代,一旦替代站稳,市场结构就回不去了。

麻花觉得,中国大陆这次禁买“低配版”芯片,其实更多是姿态加压力测试,一方面逼企业把资源投到国产方案,一方面把英伟达拉进大国博弈的谈判桌上。

正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观察,可能还会有转圜。例如小规模豁免、非军用窗口,或“国产为主、外购为辅”的混搭配方,让交易不至于完全断掉。

麻花认为,我国此刻的策略很务实,不是立刻超越,而是先解决“能用”的问题,用内需市场支撑,再逐步升级。短期的弱点仍在先进制程和高端工具,但在国家资本、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力下,中方相信3到5年内能做出“可替代”的高阶芯片。

麻花认为,英伟达投资英特尔,这种“内部绑紧”的策略,表面

虚假繁荣,实际是科技战的演进,可能会带来副作用:美国企业之间互相挤压,像 AMD就可能受到排挤。如果美国长期走向“更本土、更整合”的供应链策略,对“没在美国投资的供应商”压力会越来越大。

来源:百科记原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