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这一物质能帮男性蓄能,对抗35岁后“炎症性衰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1:13 1

摘要:这并不是简单的发炎,而是身体长年累月轻微的、持续的慢性炎症,像一把温水煮青蛙的火,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你的肌肉、代谢、免疫,甚至大脑。你可能没发烧、没感染,却在悄悄衰老。

为什么有些男性35岁后开始明显感觉体力不支、精力下滑,而有些人却依旧精神饱满?难道真的是“岁月不饶人”,还是身体内部悄悄启动了某种“隐形程序”?

医学研究表明,35岁以后,男性体内会悄然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一种叫作“炎症性衰老”的生理现象

这并不是简单的发炎,而是身体长年累月轻微的、持续的慢性炎症,像一把温水煮青蛙的火,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你的肌肉、代谢、免疫,甚至大脑。你可能没发烧、没感染,却在悄悄衰老。

35岁的李先生曾是一家企业的骨干,工作拼劲十足,身体素质也让人羡慕。但就在他步入中年后,他开始发现自己晚上睡不踏实,晨起乏力,运动后恢复慢,稍微熬夜就精神不济

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可当他坚持锻炼、规律饮食也不见好转时,他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疲劳,而是身体在走下坡路

他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出人意料: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代谢指标也开始紊乱。医生告诉他,这些指标并不是某种疾病的结果,而是一种趋势的体现——炎症性衰老的征兆

炎症性衰老,是指机体在没有明确感染或病因的前提下,长期处于轻度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肌肉流失、激素紊乱、胰岛素抵抗、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它不像急性感染那样“惊天动地”,而是像水滴石穿,慢慢地把你从活力满满的“青年体”推向沉重迟缓的“老年体”。

而在这过程中,有一种物质的缺乏,往往是“幕后黑手”之一——NAD+。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它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它是细胞的能量“传递员”,是维持细胞活力、修复DNA、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随着年龄增长,NAD+的水平会逐年下降,而这正是炎症性衰老加剧的根源之一。

就像一台老旧的电动车,电池容量越来越小,充不满电,跑不远。NAD+就像这块电池,它一旦不足,身体各大系统就会“掉链子”:大脑反应慢、肌肉力量弱、免疫功能差、代谢效率低

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NAD+水平下降,会激活体内的炎症信号通路,使得慢性炎症持续存在

能否延缓NAD+的流失,甚至逆转其下降趋势,就成为抗衰老医学中的一个关键突破点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关注一种叫作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的物质,它是体内合成NAD+的前体。通过补充NMN,能有效提升细胞内的NAD+水平,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延缓衰老进程。

一些动物实验已经显示,补充NMN的小鼠表现出更强的耐力、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好的认知水平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根据《中国营养科学共识(2023年版)》指出,NMN在临床上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短期补充在一定剂量下是安全的,但长期效果和潜在风险仍需进一步观察。目前推荐的方式,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天然前体摄入来优化NAD+水平。

牛肉、鸡胸肉、鳝鱼、蘑菇、糙米等含有丰富的烟酰胺和色氨酸,这些都是合成NAD+所需的原料。这就像你想修好一台机器,必须先有充足的零件,而不是只靠补充成品。

还有一种日常习惯对延缓炎症性衰老极其关键——规律的轻度间歇性禁食。这不是绝食,而是每天设定一个禁食窗口,比如晚8点到次日中午12点不进食。

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激活细胞的自噬功能,促进NAD+合成,抑制炎症反应。就像给身体定期开一次“系统清理”,把积压的垃圾处理掉。

很多男性朋友在35岁后开始大量摄入保健品,指望“一瓶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实是,如果不从根本上优化细胞能量系统、减少慢性炎症的火苗,这些外在的补充作用有限。就像一台发动机卡顿了,你换再多机油也跑不远。

运动是另一个调节NAD+水平的重要钥匙。特别是有氧+抗阻训练的结合,能显著提升线粒体活性,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内脏脂肪——而这些脂肪正是慢性炎症的“温床”。

每周坚持3次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不仅能改善体型,更能从根本上抗住“炎症性衰老”的侵蚀

心理状态也与炎症密切相关。长期焦虑、压力大、睡眠不足,会激活体内的应激系统,释放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增强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系统,降低NAD+合成效率。真正的“续能”,不仅是身体的能量,更是情绪的管理、节奏的掌控。

我们习惯性地把“老”看成是脸上的皱纹、头发的白丝,但真正的老,是你体内细胞的衰减,是你在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时,反应慢了、力气小了、耐心少了。而当你开始重视这些变化,真正从细胞角度去理解衰老,你就掌握了“逆龄”的钥匙。

炎症性衰老不是无法抗衡的命运,而是可以被延缓的过程。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从现在就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补足体内的“燃料”,修复逐渐消耗的“电池”。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走这段路。是疲惫不堪地熬过去,还是稳健有力地迈过去,全在你一念之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2022年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3):257-265.
[3]王红,刘明,李晓辉.NAD+与炎症性衰老的研究进展[J].中国geriatric医学杂志,2025,43(1):19-23.

来源:岐黄医道传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