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热搜上挂着“央视新剧女主被嘲”,点进去一看,评论区全是“她怎么又演少女”。
热搜上挂着“央视新剧女主被嘲”,点进去一看,评论区全是“她怎么又演少女”。
可真正看完《灼灼韶华》第一集,弹幕里却刷起了“真香”。
这姐,就是热依扎。
她演的是乱世里被嫂子逼嫁的16岁少女,素颜、粗布、风沙脸,一抬眼全是倔强。
有人嫌她眼角细纹出戏,可下一秒她低头咬唇,那种“我不认命”的劲儿,直接把年龄差抹平了。
说到底,争议不是演技,是观众对“少女感”的执念。
但热依扎从来不是靠脸吃饭的人。
小时候因为长相太“异域”,被同学围着喊“外国人”,老师甚至当众说“你演不了主角”。
她妈一句话怼回去:“咱没错,腰杆挺直。
”这句话她记了30年。
后来当模特、考北电,老师嫌她爱演“不接地气”的超现实题材,毕业即失业。
最惨的时候,她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卖衣服,一件毛衣赚五块。
夜里收摊回家,对着镜子练“拽妃”的冷笑——三年后,《甄嬛传》里叶澜依一个回眸,全网封神。
再往后就是未婚生女、堵奶拍戏、拿飞天奖。
领奖那天她抱着女儿,说“演员可以当妈,妈也可以拿奖”。
台下掌声响了半分钟。
现在她演少女被嘲,其实早该习惯。
从被孤立的小女孩到飞天视后,她每一步都在打破“你该是什么样”的模板。
这次素颜上阵,不过是把“少女感”从胶原蛋白换成眼神里的故事感。
有意思的是,剧播第二天,她微博发了张女儿画的画,配文“妈妈今天又被骂啦”。
评论区一水儿“姐姐别理,你演得超好”。
你看,观众其实分得清什么是真演技,什么是滤镜幻觉。
至于那些说“违和”的?
随它去吧。
毕竟当年也没人相信,一个被市场淘汰的卖衣姑娘,能把西北农妇水花演成年度泪点。
来源:坦荡的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