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极熊导读:3D打印正在不断突破与创新,重大新技术的诞生、新产品的出现,都可能改变一个细分的制造业。越来越多的3D打印机厂商,推出可以替代部分注塑的解决方案,在注塑领域引起强烈关注。
南极熊导读:3D打印正在不断突破与创新,重大新技术的诞生、新产品的出现,都可能改变一个细分的制造业。越来越多的3D打印机厂商,推出可以替代部分注塑的解决方案,在注塑领域引起强烈关注。
南极熊获悉,2025年4月16日,3D打印机领导品牌闪铸(FLASHFORGE)正式发布全新工业注塑级3D打印设备R系列(R1/R1 MAX)及其解决方案。
该系列产品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DLP),依托闪铸光固化团队自研的PReS(Photon Reaction System)光子量产智造系统,整合自主研发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R系列、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云端智控软件集,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无模成型光子量产智造新方案。
原型即成品,打样即量产
传统的注塑工艺往往面临模具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快速迭代与个性化定制。
R系列工业注塑级3D打印量产方案,整合了硬件、材料、软件,是目前市面所见最全面完整的光子量产增材制造方案。用数字化流程替代传统注塑制造流程,实现具有出色机械性能、表面光洁度堪比注塑品质的产品零部件高效生产。
同时,无论是复杂结构零件还是对公差要求极高的精密零件,R系列也都能以±65μm的精度完美呈现,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严格的工业标准,弥补了“原型即成品,打样即量产”的市场空白。可广泛适用于工程原型制作、高性能树脂终端制品中小批量生产等场景。
R系列:工业注塑级3D打印机
R1/R1 MAX,拥有更大的成型空间,支持打印大零件和更多小零部件。
四轴龙门架构,确保了在高速成型的同时,对零件进行多维度精准定位,提高精度与良率;20余个传感器组成的多模态传感集群,让每一个打印动作都尽在掌握,全流程可溯源;结合工业工控机动态工艺,成功实时感知、分析并动态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以实现高效、柔性、高精度的自动化制造过程。
前沿的产品设计理念结合闪铸十多年的制造经验沉淀,为注塑级别的成品质感、完美的终端应用成型提供可靠保障。
全面而丰富的材料:多场景适配,宽域终端覆盖
闪铸构建了全面的工业级3D打印材料库,以满足各种场景的终端应用制造需求。成品优秀的机械性能表现与传统热塑性塑料相当。
目前可选种类涵盖类ABS、类尼龙、类PEEK及弹性体等20余种,成品零件在机械性能及表面光洁度上均表现优异,可以直接用于电子消费、人形机器人、汽车等产品。
让设计不受限制,产品快速迭代,助力制造业向柔性制造更进一步 。
开机即用的软件生态
R系列解决方案还提供配套软件FlashReady2和FlashLink,打通设计端到制造端的数据流,让每一次打印任务高效就绪,生产决策有数可依。
FlashReady2智能切片引擎,可向用户提供智能摆放建议,一键生成支撑点。软件集成了每种材料、终端应用的专属打印模板,支持预处理时智能检测模型关键参数,实时预警潜在打印风险,并提供优化建议,确保对每种耗材进行高效切片,从而提供最优的打印效果,开机即用。
FlashLink云端管理平台,深度衔接FlashReady2,构建了“模型处理 - 任务调度 - 设备管控 - 数据洞察” 的闭环生态,让 3D 打印生产效率与数据价值同步跃升。
像注塑一样3D打印
“像注塑一样3D打印”是闪铸光固化团队成员长久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吸引用户与之合作的主要原因。
让3D打印量产制品达到注塑成型的生产品质,跨越了传统生产冗长、繁琐、费时的流程链,赋能企业客户加速产品迭代,快速完成生产交付,提高市场反应速度,进而提升竞争优势,在这些基础优势上,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闪铸光固化团队还是会以终端产品应用为中心,研发出更加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各类场景需求,实现在各个领域的批量应用,包括汽车配件、电子消费、运动健康等方面。
来源:南极熊3d打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