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4岁的李阿姨最近突然咳嗽发热,原以为是普通感冒,谁知住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隐球菌肺炎,还合并了肝功能异常。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她每天都“亲密接触”的毒素——黄曲霉毒素。
74岁的李阿姨最近突然咳嗽发热,原以为是普通感冒,谁知住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隐球菌肺炎,还合并了肝功能异常。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她每天都“亲密接触”的毒素——黄曲霉毒素。
“我这辈子从没抽烟喝酒,怎么还会得肺炎、肝病?”李阿姨一脸茫然。
你可能不知道,这种比砒霜还毒68倍的致癌物,就藏在你家厨房的角落、米缸的底层,甚至是你每天吃的饭菜里。更可怕的是,它无色无味,很多人根本察觉不到。
今天,我们就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真面目,告诉你它最爱藏在哪4个地方,以及你该怎么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强烈致癌物质。尤其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
它最大的特点是:毒性极强、热不易分解、肉眼不可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它主要攻击的是我们的肝脏、肺、肾脏和免疫系统,长期低剂量摄入也可能诱发肝癌、肺部感染、免疫缺陷、儿童发育迟缓。米,看着干干净净,其实最容易发霉!
特别是:
家中存放时间过长的陈米潮湿环境下保存的散装米使用木制或陶瓷米缸、不密封的塑料桶这些米中若滋生霉菌,就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尤其是南方家庭,空气湿度大,米缸长期不通风,一缸米可能养出一窝霉毒。
小贴士:如何判断米是否变质?
闻起来有“酸味”“发霉味”色泽发暗、米粒粘连成团煮出来的饭有异味或发苦✅ 科学建议:
家中米最好1个月为一个周期轮换,购买小包装。储米最好选用带密封圈的塑料桶或玻璃罐。每周通风一次,定期暴晒米缸。你知道吗?花生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率最高的农产品之一。
尤其是:
剥开后发黑、发黄、有裂口的花生市场上散装贩售、无包装的花生米节日剩下的坚果拼盘,放一个月后继续吃一项发表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的研究显示:
中国随机抽查的花生样本中,有近1/3检测出黄曲霉毒素残留!
✅ 科学建议: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有保质期、有检测认证的包装坚果。花生仁如有霉点、苦味或异味,坚决不要食用。家中储存的坚果尽量冷藏保存,开封后15天内吃完。很多家庭喜欢自己做:
豆瓣酱、辣椒酱、黄豆酱米酒、甜酒、泡菜这些发酵类食品,若制作或存储不当,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甚至产生黄曲霉、青霉毒素双重污染。
尤其是:
密封不好储存在厨房潮湿角落使用了长霉的原材料(豆子发芽、辣椒发黑)✅ 科学建议:
你可能没想到,油也会发霉,也能产生毒素。
尤其是:
开封后使用周期超过3个月没有密封保存、放在阳光直射处气味发酸、发苦花生油如果原料受污染或提炼不彻底,黄曲霉毒素就会“溜进油里”,长期摄入对肝脏伤害极大。
✅ 科学建议:
肝功能异常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诱发肝癌、肺部感染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是已知致癌最强的自然毒素之一!肝癌患者中,约60%与黄曲霉毒素相关,尤其是在病毒性肝炎基础上的人群,风险更高。
李阿姨最后恢复得还不错,因为家人及时发现她的肺部感染与饮食相关。医生叮嘱她:“现在不是吃得多,而是要吃得干净、吃得安全。”
中老年人抵抗力弱,黄曲霉毒素对你身体的每一次伤害,都是“悄无声息”的慢刀子。别等到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才想到去检查厨房的米缸、花生、食用油。
你的餐桌,就是你的药箱,也是你的“防毒战场”。
从今天开始,少囤、勤清、多看、慎吃,把这个“砒霜级”的毒素彻底请出你家门!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flatoxins: Health Impacts and Safe Levels. 202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1-2017。
肝病杂志:《黄曲霉毒素暴露与肝癌发病相关性研究》。
国家疾控中心《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与预防指南》。
来源:虞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