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3年,17岁的我初中毕业了,在中师、中专、重点各有一个报考名额的选择中,我的恩师毅然为我报考了中师,父母也表示同意,因为毕了业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是国家干部。当年,母校仅分给朗乡林业局4个入学名额,在所有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前4名,其难度岂是今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苏 鹏的文章《我 上 师 范》。
原题:我 上 师 范
像河对岸的厮守,像叶对根的依恋,像鲜花对春天的期待,像小鸟对蓝天的思念,我对伊春师范学校,永远怀着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美好情感。
1983年,17岁的我初中毕业了,在中师、中专、重点各有一个报考名额的选择中,我的恩师毅然为我报考了中师,父母也表示同意,因为毕了业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是国家干部。当年,母校仅分给朗乡林业局4个入学名额,在所有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前4名,其难度岂是今天的学子们考本科大学可比?最终,我以全局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了。那一年,因为学校从上甘岭区往市中心区搬迁,致使迟至11月7日才开学,在期待开学的日子里,我度日如年,头脑里整天都是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是《文选和写作》,周志民老师为我们讲授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名篇《海燕》,在让学生朗读时,前面几位同学读一两段就让坐下了,课文还剩一半时叫到我,我声情并茂的朗诵直到读完整篇课文都没有被打断,后来,我就当了学习委员和周老师的科代表。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不久,虽然伊春的各项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破败、陈旧、落后依然是留给人们的突出印象,比如,教育学院往西还是土路,汽车一过,满屁股兜烟;登上兴安塔眺望,师范学校四层的灰色主楼在河西地区尚属鹤立鸡群。我们中师生由于绝大多数来自山上林场或森林经营所,朴素和率真是我们共同的本色,谁能穿上一件运动服,就已是非常惹眼了,我在号称小本科的师范学校四年学习生活中,一律是棉胶鞋和粗布衣,只享用过一件奢侈品,是在市中心区“水深火热”的1985年,花15元买过一双被水浸泡过的皮鞋。放假回家的时候,唯一一趟火车总是挤得水泄不通,翻身都难,虽然路程只有150公里左右,却需要辗转近5个小时才能到达。
尽管生活艰苦,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感到无比充实。
清晨,到处可见捧书攻读的身影,到处响着晨跑晨练的声音;夜晚,迎着落日的余晖,青春的倩影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夏日的午后,阳光会斜射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反射出金黄色的光来,仿佛是给水泥地面涂上了一层油彩。星期天的教学楼往往是安静的,只有少数同学在悄无声息地看书,只有在图书馆里,无数痴迷的“书虫”正在“知识的蜂巢”里贪婪地“觅食”。忽然,不知从哪间教室里传出了悠悠的琴声,还有幼师班同学练嗓的高音,给每一个素雅的教室都平添了些许缥缈的温馨。每逢有赛事的吉日,校园便沸腾了,随着一个个精彩的扣球、投篮、射门······喝彩声此起彼伏,响遏云霄。几乎每一个纪念性节日,学校都要在青少年宫或者食堂举行文艺汇演,校铜管乐队演出的合奏,数学班洪泽湖同学表演的扬琴独奏,以及幼师班同学表演的二胡独奏、琵琶独奏和手风琴独奏等等,都具有专业水准,堪称艺术精品,都让来自大山深处的我大开眼界,深感震撼。清晰记得,有一次在青少年宫,幼师班同学自编自演的舞蹈《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退场时,队列最后的那个女同学快要退到幕布边上时,突然故意转回身来,把一只手放在嘴前面伸缩着做了个鸭子吃食的动作,竟是那般的滑稽,让所有的师生都忍俊不禁。最热闹的是每年的元旦,各班的师生们都欢聚一堂,先是自己动手做好饭菜,再把教室的课桌当成餐桌,互相举杯祝福,然后是才艺纷呈的联欢,一些班级还组织表演天才们巡回拜年,联欢结束后,又回到寝室继续嬉闹,直到寂然聆听悠长的元旦钟声敲响。时至今日,每到元旦,我的耳边还会响起毕业当年的子夜时分许金善同学从大喇叭里传出的响亮、清脆、极富磁性、足以穿透渺渺浩宇的声音:“······你好,1987年的第一个黎明!”
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我时时感受到,仿佛空气中都洋溢着浓郁的学术和艺术氛围。而我的兴趣在于文学方面,每次朗诵、演讲、征文等项比赛都少不了我的参与,但是在一二年级时却极难得到好的名次,这让我深知,师范学校藏龙卧虎,我的校友必将成为未来各项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入学不久,校学生会开始筹建广播站,我一试而中,既当编辑又兼播音员,工作很是辛苦,但是,每次坐到话筒前我都很兴奋,内心里都会充满特别的甜蜜和欣慰,因为我知道,全校有上千名同学,他们在或者悠着饭兜走在来往食堂的路上,或者和三五同学山侃海聊、悠闲漫步的时候,还有校园四周的行人匆匆路过的时候,都会一天三次听到我纯正的声音:“师范学校广播站,现在开始今天的第X次播音······”为了方便工作,校学生会为我们几位播音员颁发了“优先就餐证”,可以不排队先买饭。由于工作出色,在1986年6月召开的伊春市首届“青年群英会”上,我幸福地被团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1986年7月,省教委师范司举办了黑龙江省首届师范生志愿演讲夏令营,经过层层选拔,我和郭春光、徐慧征同学脱颖而出,代表伊春师范学校赴黑河师范学校,和全省28所中等师范学校的精英们同台竞技,我在比赛中获得了“优秀讲演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夏令营期间,我们还游览了黑龙江、爱辉古城和五大连池。
我的初恋也是在那个时候,那是编辑部里发生的故事。我们一起为校报《春草》投稿;编完稿件时,我们一起听暖气管道里哗哗作响的水声如同仙乐;我们沐浴着傍晚金灿灿的彩霞执手彳亍;她回家的时候,我十里相送到车站;我和另一名编辑充满激情地朗诵她创作的诗歌《青春应该是条河》······虽然,我们最终没能合作组建一个家庭,但我永远怀念她、感激她,因为在美丽的师范校园里,是她留给了我一段美好而甜蜜的记忆,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浪漫、也最宝贵的一份精神财富,即使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乃至今后直至走到生命尽头,我依然会在心底默默地告诉她:朋友,莫痛苦,莫悲伤,既然爱过,留给未来的,就将永远是心存感念!
毕业21年来,作为师范校园创业一代的我,每次去伊春,只要有时间都要一个人默默地回母校校园转转,可以说,校园里几乎每一寸土地我都能俯身拾起一串闪亮的故事,低年级同学直至晚辈校友们每每看到我走走停停、若有所思、时而凝望、时而默想的神态,往往露出诧异的目光,而我的心里则是甜美和幸福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啊,他们正在上操的场地是我们平整的,他们正在乘凉的参天大树是我们栽下的,他们脚下正在走着的石板路是我们铺垫的······每当这时,我都会在心里默念起那首著名的唐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呵呵,眼前的情景与这唐诗的意境何其相似乃尔!
论我当年的成绩,考重点已是绰绰有余,很多人为我感慨,说考重点上大学,肯定会更有出息,可我对此总是淡然一笑,心底却对自己上了中师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当年的中师生不意味着比今天的本科生素质差,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伊春市,上至市级领导,下到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种岗位,如今都有我们中师校友在挑大梁、当骨干!现在,老校友们喜欢把母校戏称为“伊春师大”,我也经常对校友们说:“师范”二字就是我们各地校友的感情通行证!我坚信,我的这一“名言”,一定会在所有师范校友的心中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共鸣!
注:发表于《黑龙江林业报》2008年5月5日第四版“三合杯”《我这三十年》征文专栏。
作者简介:苏鹏,男,汉族,籍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1967年2月21日出生,1987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省伊春师范学校中师专业,1987年10月至1989年10月参加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考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以10科中6科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专科毕业证书,2005年7月-2007年7月参加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函授学习毕业,2001年12月入党,新闻编辑职称。历任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教师、记者、纪检委副科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和伊春市卫生健康委宣传指导站站长,现任黑龙江伊春职业学院纪委常务副书记,兼任伊春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参加9项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喜爱文学、朗诵,新闻、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2011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感动心灵》,2021年完成《黑龙江地方历史文化通览》丛书之伊春卷编撰工作。1993年5月离开教师岗位后,业余辅导学生15年,依据当年讲稿,日前完成37万字的《作文技法大全》书稿,待出版。
来源:小桔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