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之烽火青春》四 离别在黑暗的夜里(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08:34 2

摘要:日前,国家官方发布“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鼓励讴歌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英雄壮举,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创作选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日前,国家官方发布“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鼓励讴歌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英雄壮举,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创作选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清晨,雨还在下,又刮起了凛冽的西北风,气温骤然下降,看来很快就要飘雪花了。碰上雨雪天,就是程哲的休息日,他的活计也只有喂喂马了。他躺在炕上,老乡的到来,让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念家乡,思念亲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走啦?”人没进门,银铃般的声音从窗外传进来。程哲知道是兰小翎来了,他赶忙去给小姑娘拿褂子,心想你拿了东西就走吧,雨雪天没有事,我还要躺一会儿呢。

小姑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看见程哲手里拿着褂子,装着有点生气的样子说:“人还没让进屋,就急着打发走啊。”“那哪能呢,依仗平时跟着你上山挖药材,卖钱,还要感谢你哩。”

小姑娘从程哲手里接过褂子抱在怀里,“看见老乡,想家了吧,我看你怎么好像打不起精神来。”小姑娘接着又问:“你的家是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为什么一个人闯东北来啦?”小姑娘一连串的问话,把程哲带回了他遥远的家乡。

程哲的家乡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很大的叫王各庄的村子。村后是连绵的山,山虽不高,但山顶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山间溪水,一路随形就势蜿蜒而下,在岩壁山间跳跃,泉水叮咚,透着优雅和灵性。

程哲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到山上玩耍,玩耍到高兴的时候,就来个比赛,看谁先到山顶,谁先到山顶,谁就是山大王,程哲往往是最先登顶的。山的中部,树木繁多,山桃树、山杏树、山梨树掺杂其中,还有一片片一簇簇的映山红。一到春天,花儿依次开放,竞相媲美。儿时的程哲,没少在这里爬树折花。山里的孩子爱大山,大山成了程哲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最好去处。

村前有一条河,是山间溪水流到山下聚汇而成的。河水清澈透底,河里有抓不尽的小鱼,捞不完的小虾。一到夏天,小河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程哲和小伙伴们常常在这里抓鱼捞虾打水仗。

蜿蜒远去的河的两岸,是平坦肥沃的土地,是全村人的衣食父母。村里的大人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劳作。春天播下绿色的希望,秋天收获金色的希望。程哲也时常跟父母来到地里,看滚滚的麦浪,看红红的高粱,看压弯了腰的谷穗,看绿油油的蔬菜。

在河岸上的一块高台上,有一处独门独院,里面住着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这位孤寡老人虽然胡子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据村里人一个传一个说,他武艺特别高超,有祖上传下来的独门绝技。

老人的院子里有一个大碾盘,是废弃在村头的,是他一个人立起来,推滚到自己院子里的。

四临八村相传最神奇的,是曾有人从院门缝里看见过,他在碾盘上练功,人仰躺在碾盘上,身体笔直,突然一下子弹起,至半人高才缓缓下落。当后来见着他时,问他这是练得什么功,他说只是伸展一下身板提提精神,不然就要打瞌睡了。

四临八村相传最神奇的,是曾有人从院门缝里看见过,他在大石板上倒立着,先是双手挺着,后来是一只手挺着,再后来是二个指头挺着,最后是一个指头挺起全身,也就是他有一指禅的神功。

四临八村相传最神奇的,是曾有人从院门缝里看见过,他能把一根拦腰高的铁棍子,用手掌往地下摁,铁棍子一寸一寸地往地里进,直到地上的铁棍子还有一拃高的时候,把它拔出来,再另换一个地方。

四临八村相传最神奇的,是曾有人远远地看见过,他曾在送饭到田间打碎的盘子和碗跟前蹲下来,拿起几片碎片摆弄着,好像是在为送饭的人不小心打碎了而惋惜。沉了一会儿,他把一片碎片向丈余远的玉米秸棵掷去,时值秋后,玉米秸棵半干不湿,用镰刀割还挺费劲的,可他掷出去的盘片碗片,却把一棵玉米秸棵拦腰斩断了。继而又掷,玉米秸棵又是被斩断。后来,他把手上的几片几乎同时一撒手出去,一排玉米秸棵齐刷刷地割落地上了。

四临八村相传最神奇的,是还曾有人看见过,在一场大雨过后,河水猛涨,他蹲在齐腰深的水下,后就不见了人影。当这事在村里传开时,人们又看见他出院门抱柴做饭。

还有传说……还有传说……

对此,人们并不感到特别奇怪。因为早有传说,早些年他家族里的长辈们,曾是南方什么会的风云人物,这个什么会很是壮大,曾几何时,与官场抗衡,尽杀贪官污吏,为民除害。曾几何时,与倭寇厮杀,曾活擒一个倭寇的头目,让倭寇闻风丧胆。他很少和村里的人来往,算得上是村上的一个神秘神奇人物。

有一次程哲在河里玩耍,看见老人要提水,他跑过去接过水桶,并特地到上游灌满清水,提到了岸上。后来,每每遇到也是如此。他也时不时帮着老人扫扫院子,抱抱柴禾。时间长了,老人喜欢上了这个孩子,也不介意程哲到他的院子里玩。老人日出日落在院子里动拳脚,程哲也好奇地跟着比划起来。

老人看出程哲是块武行的材料,让程哲问问父亲,如父亲同意,他愿意传他几招。父亲觉得孩子放学后,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河里,有个约束也好,就同意了。从此,程哲可以随便踏入这个神秘老人的院子,这在村里可是开了先河的。直到十六岁到县城读书离开家,才离开了老人的院子,离开了老人。

到县城读高级中学的最后一年,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武术项目的比赛,四个冠军程哲一人独揽。在运动会的闭幕式上,程哲应邀坐在了主席台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程哲奉献的精彩的常规武术串烧表演,轰动了学校。程哲在运动会上完美的表现,被记者写成新闻稿,登在报上。程哲在学校里,一时名声鹊起。后来,军校到学校里招生,在招收的十几人当中,程哲名列其中。

程哲上军校,事先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商量,父亲很是生气。程哲的父亲是淳朴勤劳的庄稼人,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是供全家生活有余,供孩子多上几年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以后在乡里县里找个差事,一家人在村子里也好有个地位。

来源:我在松花江边小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