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则天从获得二圣并尊,一直到泰山封禅,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可是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此时志得意满的武则天,却遭遇了重大的打击。那就是她的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两个人的相继离世。这两个人都是谁呢?在武则天的从政之路上,这两个人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孤立无援的武则天又
武则天从获得二圣并尊,一直到泰山封禅,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可是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此时志得意满的武则天,却遭遇了重大的打击。那就是她的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两个人的相继离世。这两个人都是谁呢?在武则天的从政之路上,这两个人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孤立无援的武则天又将怎样渡过难关?
武则天带高宗到泰山封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她把一个国家的祭祀仪式,变成自己登上政治舞台的宣告。所以武则天被后人评价为,是历史上最会玩政治游戏的人。她的从政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投机主义,又精于现实主义的计算。
武则天从封禅回来以后,铸了“乾封泉宝”铜钱,来纪念这次封禅。乾封就是年号,封泰山的乾封年间,发的泉宝货币。钱的直径是一寸,重量是两铢六分,标值是一枚新钱,顶旧钱十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她要解决的问题,来看她为什么发行这个钱?唐朝初年,实行的是国有的均田制,国家给老百姓、给农民分田地。老百姓种国家的田地,向国家交税、纳租,形成了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立了稳固的乡村,没有太多的货币交换,没有多少商品市场。
但是随着唐朝经济的繁荣,货币交换,商品交换也多了起来,需要的货币不够,民间就广泛流行恶钱,也就是以前的那些钱币,把它磨薄了,或者民间自己铸的,做得薄薄的。各种各样的恶钱,在市面上流通。这就冲击了国家的金融,让朝廷非常头痛。唐太宗时期,他开铸了一个货币,叫作”开元通宝”,它的直径是八分,重两铢四分,十枚就是二十四铢。
这个重量有什么意义呢?第一,改变了以前二十四铢为一两的旧制,确立了一两十文钱的新的货币重量制度。第二,请当时最好的书法家欧阳询,来写“开元通宝”这几个字,按照上下右左排列。钱铸得非常精美,质也好,重量也刚好。在市面上流通,符合当时市场上的需要,很受欢迎。第三,这个叫作“开元通宝”的钱,是个里程碑。在这之前,汉朝确定的货币,往往是以钱的重量来标示的。比如说,汉武帝时期的钱币,叫作五铢钱,五铢钱的价值,相当于铜币的价值。
现在唐朝的货币,不再用重量来标示,而是用“开元通宝”货币的名称来标示。改变了以前用货币重量来标明货币名称的制度。武则天确定的开元通宝,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个里程碑,非常重要。开元通宝使用很成功,但是唐朝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铜的提炼技术,长期面临着铜材不够。没有铜材,市面上流通的铜币就严重缺乏。炼铜技术的发展,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
中国的货币到宋朝以后,炼铜技术才有了突破。宋以后铜多了,就不存在造铜钱没材料的情况了。唐朝钱荒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上对钱币的需要增加了,出现了钱币不够的情况。二是开元通宝不能满足社会上对货币的需要,大家把旧钱拿来磨了用,朝廷一直想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武则天就借着这次封禅的机会,开铸了这个新的货币“乾封泉宝”。这个货币从重量来说不一样,重2.6铢,这和以前2.4铢,一两十钱的制度,在重量上不符合。
为什么要加重?这是武则天为了让她铸的货币值钱,就规定:新做的钱一枚等于以前恶钱的十倍,就是1:10的比例。货币的价值不是由货币本身决定,而是它标明的这个价值。凭什么你标明的价格,就值这个钱了?我们知道这是靠国家的信用来保证。但是唐朝的金融制度的发展,还没走到这一步,它只是单纯的一个虚币制。
要用一枚钱收掉民间十枚钱,这是不等值的交换,老百姓不干。你发行的新钱太重,标价太高,不好用。老百姓手中的钱价值低,不跟你换,造成市面上更大的钱荒。新的货币出场,并没有解决恶钱泛滥和货币不足的两大问题。新货币,只是表明了武则天志得意满。泰山封禅大功告成,向天下的宣告,反而使钱荒更加恶化,新币制推行才一年,就民怨沸腾,怎么办呢?武则天认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趁势宣告,这个钱收回了。你看她变化多快,大家有意见,她就收回不用了。
从货币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从政的风格,第一个她很喜欢标新立异。整天就想着怎么超过前面的君王,雄心勃勃,好大喜功。第二个权力至上的行政思想。她以为权力在握,我想怎么做都可以,我说一枚钱等于十枚钱就是十枚钱,完全由行政单方面决定。没想到社会可不吃你这一套,不吃你这套怎么办呢?就用强制的手段去推行,但是,你要注意到武则天的善变性,这就是她从政的第三个特点。
她是一个高度的投机主义和现实主义计算的结合,一旦强制实行,发现抵抗力太大,她可以马上收回,可以马上就废除。她的花样层出不穷,下面的官员跟都跟不上,只能跟在后面看热闹。当很多人为她的冒险,捏一把汗的时候,她已经摇身一变。武则天政治还有一个善变性特点,在封禅后再次表露出来。用现在的话说,武则天是雷厉风行,知错就改!那么,历史上怎么就没人不给她点赞,而是指责?
封禅大典后的七八载光阴,恰似大唐盛世织就的一匹锦绣,在高宗治下徐徐铺展。这段岁月宛如春风拂过长安城,朝堂内外皆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的祥和景象。然而当这繁华织锦绣满七重宫阙之时,那位凤临九天的女中豪杰——武则天,再度以惊世之举搅动风云。此番她未循旧制铸造新钱,却另辟蹊径,究竟酝酿着怎样石破天惊的变革?且容我为您揭开这历史的重重帷幕。#热问计划第四季#
来源:历史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