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南宁“数智”活力和城市魅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8:22 1

摘要:9月16日至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举办期间,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云说壮美——相约东博会”网络主题宣传和采风活动走进南宁。31家国内主流媒体记者与50位网络名人分成4个采风团,以东博会为观察窗口,深入探访南宁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成果,

采风团深入探访南宁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成果。 本报记者冯梓剑 摄

9月16日至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举办期间,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云说壮美——相约东博会”网络主题宣传和采风活动走进南宁。31家国内主流媒体记者与50位网络名人分成4个采风团,以东博会为观察窗口,深入探访南宁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成果,全方位宣传东博会魅力,展现南宁开放活力。

在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当得知“南宁一号”卫星能提供农业、环保遥感数据时,社会时事博主张玉娟感慨:“想不到这个直径6.2米的‘大锅盖’天线,每天能处理10万+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在“星耀南宁”科学馆内,展览和互动体验让原本深奥的遥感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时政博主刘臻感叹:“在这里,仿佛能无限探索宇宙。”

产业一线同样彰显人工智能的强劲赋能: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AI翻译设备可实现中越双语实时转换,使跨语种交流便捷高效。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融入不同领域。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国际枢纽,其物流高效运转也离不开智能技术支撑。

东博会现场更是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集中展示平台。人工智能专馆内的国内外前沿AI产品、新质生产力专馆的新能源产品,以及南宁城市展区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直观呈现“数智”绘就的南宁城市发展新图景。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西平表示:“新能源车、智能机器人等展品科技感十足,人工智能正为南宁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铜鼓纹饰、织锦刺绣承载稻作文明与民族融合的记忆,老街区的烟火气彰显城市历史温度……采访团还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骑楼文化陈列馆、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探寻南宁文化底蕴。宁夏新闻网记者杨泠然说:“通过探访,不仅直观感受南宁丰富历史遗存,更读懂了文物建筑背后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的生动故事。”

南宁正锚定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速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跨境产业,深化与东盟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参与此次采风活动的记者与网络名人通过社交平台将所见所感转化为鲜活图文,以多元化传播方式,让更多人通过东博会了解南宁、走进南宁,见证这座城市开放发展的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冯梓剑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