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4月17日的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旨在引导和促进血友病积极预防、规范诊疗和科学护理,减少出血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转自:神州细胞
他们常被称作
“
”
一次磕碰,可能引发难以止血的关节出血;
一次感冒,也可能带来内出血风险;
每一个成长的动作,都必须比常人更小心翼翼。
他们,就是血友病患者
——
一种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反复出血的慢性罕见病患者
[1]
每年4月17日的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旨在引导和促进血友病积极预防、规范诊疗和科学护理,减少出血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从“束手无策”到“科学管理”,预防是关键
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反复出血的遗传性疾病,严重时可引发关节畸形、慢性疼痛甚至残疾 [1]。其中最常见的A型血友病,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出血往往反复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极大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发育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2]。所幸,科学正在改变这一切。
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早诊断、早干预、早预防”是血友病管理的核心策略 [3]。在许多发达国家,定期预防性治疗已成为基础治疗模式,有效降低了患者年出血率(ABR)和关节病变发生率,显著延长了寿命并提升生活质量[4]。但在现实中,仍有不少患者尚未系统接受预防治疗,对疾病的认知差距,仍然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隐形鸿沟[5]。
今年世界血友病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为此,我们发起了“活力新生 人人可及”系列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倡导科学预防理念,助力患者重拾信心与力量。
知识不再遥远,健康触手可及
今年,我们以“活力新生 人人可及”为主题,走进多个城市,联合开展血友病患者健康教育公益行动。
现场不仅有由血液科与康复科医生带来的疾病知识与规范治疗指导,还有康复健身操教学、亲子互动游戏等多样化内容,帮助患者真正将“预防”与“自我管理”融入日常。
我们看到:
• 孩子们努力跟着医生练习康复操,咬牙坚持每一个动作,只为走得更稳一点;
• 家长在分享治疗经历时哽咽落泪,那是压抑许久的心声终于被听见的瞬间;
• 有些城市还设立了义诊服务区,开展超声检查与关节功能评估,帮助患者科学掌握出血风险及关节状况……
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真实照见了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坚韧与渴望。
以专业为引领,用责任照亮未来
我们始终相信,健康教育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信心建立的过程。
健康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课堂,更在于让患者看到希望、建立信心、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当患者真正理解疾病机制、掌握康复锻炼的方法、提升自我管理意识——治疗就不再遥远,生活也不再受限。
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创新的企业,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公众对疾病的科学认知与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在聚焦研发、不断拓展治疗边界的同时,我们也持续关注疾病教育在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
“毕生精力做好药”,不仅是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更是我们对生命健康始终如一的承诺。
我们相信,推动罕见病群体被更多人理解、呼吁多方参与构建更友善的健康支持环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专业为支撑、以公益为路径,与社会各界共同构建更有温度的患者支持体系,让“人人可及”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血友病患者切实可感的改变。
愿每一位血友病患者
都能在科学治疗与温柔陪伴中
走出属于自己的“活力新生”
愿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
终能汇聚成照亮他们前行的光
世界血友病日,我们与你同行
参考文献
[1] Srivastava, A., et al. (2020).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mophilia, 3rd edition.Haemophilia, 26(S6), 1-158. https://doi.org/10.1111/hae.14046
[2] Mannucci, P. M., & Tuddenham, E. G. (2001). The hemophilias—from royal genes to gene therap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4(23), 1773–1779.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106073442307
[3] World Federation of Hemophilia (WFH). (2021). Annual Global Survey 2020.
[4] Manco-Johnson, M. J., et al. (2007). Prophylaxis versus episodic treatment to prevent joint disease in boys with severe hemophil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6), 535–544. https://doi.org/10.1056/NEJMoa067659
[5] Yin, H., et al. (2017).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hemophilia care in China. 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43(6), 552–558. https://doi.org/10.1055/s-0037-1603924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