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天的古钱市场,无论是占比,成交率,甚至行情,黄鱼(传世黄亮)都来到了很高的位置。
(清)
现在打开钱币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大咸丰,
无论是直播还是帖子,你会发现还得是清前五帝的流量最大,
在今天的古钱市场,无论是占比,成交率,甚至行情,黄鱼(传世黄亮)都来到了很高的位置。
和历代生坑普遍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经济理论中,有“口红效应”一说,是指经济低迷期,人们的消费向低端产品转移,口红反而成为热卖品。
这个理论似乎也很应景当下的古钱币市场,市场越差,钱币越黄。
01
从“收而藏之”到“变现为王”
门槛低,认识度高,消耗量大 成为首选
《雍正王朝》、《孝庄秘史》、《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是出圈的电视剧,康熙乾隆人人耳熟能详,无论懂不懂历史;
五帝钱辟邪,顺治钱上梁,乾隆通宝打卦,以及家里多少都有点,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古币,无论玩不玩古币;
这就是清钱的国民基础。
没有复杂的篆行草,少有生疑的锈斑泥,品种简单到认识字就行,普品常见到一个冷饮钱就买得到,以及海量的真品,
这就是传世清钱的门槛。
一个数量稳定,有大量需求,价格还不贵的钱币,
不一定是好的收藏品,但一定是好的市场产品。
尤其是当这个钱币突破了收藏环境限制,表现为社会性的必需品时,
它会在“现金为王”的现实中,愈加重要。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市场越差,钱币越黄了,
大多数的玩家,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投资未来,也无法做到只进不出,
那就只能找市场表现最好的钱币兜底或者趋利,
盛世可以高古,“乱世”只能黄鱼。
(清·顺治通宝背)
02
市场从23年开始变差,黄鱼从24年开始猛涨
今天的行情,尚未完全发力
钱币形势是从23年急转直下的,大多数钱币一路阴跌,小部分品种甚至直接腰斩。
但黄鱼,却完全没受影响(炒作价不算),
23年康熙东、乾道嘉,24年康熙罗汉、康熙福,今年的清六帝(PCGS加持),以及一直表现上佳的大天启、大咸丰(消费左移,从当五十当百到现在的当十)。
在今年的春季行情里,康熙泉源局的美品40都打不住,精品的批量要到了七八十以上;在现在的歇夏余温中,别说天启十一两、康熙罗汉、乾隆大样的美品了,就是原状态美品的常见康熙背字、乾嘉道小平,你都很难见到。
之前的行情回顾中,你会发现二十年时间,康熙罗汉涨了100倍。而最大的一次飙升,就是在24年9月以后,美品再也没下过2000。
以罗汉为代表,顺治的四五式、康熙的满汉文、雍正的含珠通五笔乡、乾道嘉的25+,
以传世状态,27+或25+尺寸,常用非性质钱为标准,价格正在创造新高。
这个价格,大概率还有空间,
因为预定的下一轮炒作(PCGS发力清钱),尚未落地。
(清·乾隆通宝)
03
这些“钱币刺客”,正在掏空新玩家的钱包
是好的投资品还是割韭菜,仍是问号?
尽管新的玩家很喜欢将“割韭菜”挂在嘴边,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很老实的在用脚投票天价黄鱼。
今年认识的新玩家,几乎都是购买或投机黄鱼的群体。少数要求极端者,买86分以上的康熙大福,买27+的罗汉大样,买过万的花钱题材,已经砸下了六七位数的资金。
不可否认,热钱确实很青睐黄鱼,无论是之前的天启十一两、雍正通宝、咸丰大钱,还是现在的顺康雍制钱、乾嘉道小钱(也包括咸同光的传世小平),
投资者在长周期中也确实收获了回报。
只是现在是否还是合适的点位,黄鱼的品质如何保障,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2000+乃至更高的价格,去投资康熙罗汉,乾隆大样,
而购买的黄鱼,又充斥高分却未必高质的传世(多见清水洗,轻微清理或磨亮),
与之前投资者的低价位、高品质形态,大相径庭。
何况更多的情况是,一个钱币几乎等同于一个月的工资,正在迅速的掏空玩家的口袋,
那么新的玩家能否有足够的定力去等待下一波行情(以及是否还有下一波行情),同样是个问号?
(清·花钱)
写在最后,
市场越差,钱币越黄,
已是大环境中难以扭转的事实。
我们玩家在这样的环境里,收藏与保值应该如何权衡,黄鱼的价位和品质如何把握,
最终去做到保持初心的同时也能有所收益,
来源:品一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