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部署的3颗卫星已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并稳定运行200余天,标志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传来消息,他们部署的3颗卫星已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并稳定运行200余天,标志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什么是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它能做什么?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知识多一点】
你是否想象过,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广袤空间里,也能有属于中国的 “星座” 闪耀?4月15日,中国科学院传来好消息:我国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地月空间。它可不是我们熟悉的近地轨道,而是从地球轨道向外延伸,最远能抵达200万公里外的空间,三维空间范围比近地轨道大了上千倍!
打个比方,如果把近地轨道比作你家的院子,那么地月空间就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广袤新大陆。在这里,蕴藏着月球资源开发、人类地外长期居住、太阳系探索等重大计划的关键密码。为了这片“新边疆”,中国科学院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预先研究。
2024年,我国派出3颗卫星组成“探索小队”,去揭开地月空间的神秘面纱。
这三颗卫星选择的 “落脚点”,就是DRO,也就是远距离逆行轨道。它距离地球约31-45万公里,离月球约7-10万公里,就像地球、月球和深空之间的“交通枢纽”。想象一下,在太空中航行,能源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珍贵,而DRO轨道有着 “低能耗进入、稳定停泊、低能耗全域可达” 的超能力,卫星在这里就像找到了“节能高速公路”,能大大节省燃料,降低探索成本。
这三颗卫星可不是“单打独斗”,它们各有分工。
2024年2月,DRO - L星率先发射,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一个月后,A星和B星也踏上征程,并在7月15日成功抵达DRO任务轨道,8月实现三星组网。
A星会长期驻守在DRO轨道,像个“哨兵”一样持续监测;B星则像个“探险家”,近期离开DRO轨道,飞向共振轨道去探索新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学家不仅抢占了地月空间探索的制高点,也让月球资源开发利用、跨行星生存等梦想走进现实。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