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和他的异乡求医者免费爱心小屋:把苦过的“甜”给更多的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06:43 1

摘要:“当时在门口,张望了足足半小时。后来门一打开,孩子调皮跑进屋,我才硬着头皮跟进去。”9月16日,张贵立为了矫正女儿被挤弯的手指,从临沂兰陵来到省会济南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当时在门口,张望了足足半小时。后来门一打开,孩子调皮跑进屋,我才硬着头皮跟进去。”9月16日,张贵立为了矫正女儿被挤弯的手指,从临沂兰陵来到省会济南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下了车,她没有直奔门诊,却拐到了附近一处居民楼前。

在一楼窗户外,两道红绳挂张方正纸板,“泉城有爱,异乡有家”几个大字被彩色心形簇拥着,屋内传出交谈声和锅碗瓢盆的脆响。

张贵立不敢推门,她有些说不清的害怕——说给病人家属免费住是不是哄人的?就算没危险,过后再收费咋办?

但当这间80平方米的小屋一览无余时,张贵立内心的害怕开始消融。

过去四年,有300多位病人家属走进这间小屋。这座小小“避风港”的筑造者,是39岁的陪诊师郑刚,他给这里取了一个直白敞亮的名字:乐帮爱心屋。

45天ICU,“再造”一个郑刚

入夜后的齐鲁医院,并不静悄悄。

在5层以上的住院区,楼梯拐角和走廊沿线,从各地来“求一个希望”的患者家属打起地铺,凑合着休息。

2020年10月起,这样的夜晚,郑刚的妻子高飞,独自守过45个。

被问及创办爱心屋的初衷,郑刚总要讲起躺在ICU里的45天,他用“重生”来形容。

那年,医生向高飞悄悄透露,郑刚颅内有颗不小的肿瘤,生命可能自此掉进三个月的倒计时。

开颅手术非做不可!高飞没有犹豫,选择和其他家属一样睡在ICU门外。

“我对象陪了45天,就在医院地上睡了45天,体重从120斤掉到90多斤。”从重症病房走出来的郑刚,紧紧搂住了妻子。

大病一场,重新拥有一日三餐的普通生活,郑刚觉得自己被“再造”了,“现在希望多干点利他的事”。

一个想法开始在他心里萌芽——之前在趵突泉小区租过一个工作室,改改布局,让患者家属们来这儿做个饭、眯一觉,不算难事吧?

在主城区热门地段,一间80平方米的房子,年租金4万多,夏季高峰一月水电费约600元,妻子作为“志愿者”时不时去打扫卫生,这便构成了爱心屋的全部成本。

2021年10月,乐帮爱心屋开张。“若您在治疗途中遇到难处,请到爱心小屋,我们免费提供住宿。”最初,硬纸板上寥寥几句话,让举着它到处邀人的郑刚屡屡受挫。

最常见的反应是似有若无地“瞥一眼”,即便有人流露试探神色,被稍加询问,也大多尴尬摆摆手。

在他看来,100个人中只要有1个人相信,坚持下去就不算难事。自从第一个病人家属走进爱心屋,这里就开始攒出口碑:免费是真的,地方挺干净,还能买食材去做饭。

时间是最好的魔法师。郑刚在医院走了一圈又一圈,收获了越来越多的信任。

走出小屋,公益中转站聚集善意

如今,走进爱心屋,12个床位干净柔软,花生油和调味的瓶瓶罐罐占满了厨房窗台,米面干果在客厅垒起“小山”,冰箱里有青菜鸡蛋,略一翻炒就能端出一盘冒热气的家常菜。

床位早到早得,但心细的郑刚会留下“抢位”失败的家属电话,一旦有人走,便立刻通知“补位”。

穿梭其间的都是普通百姓,“住这里一分钱不花,还能做饭洗衣服,咱从来没想过有这么好的事。”

躺在病榻上的孩子,被“共享厨房”里端出的“妈妈的味道”抚慰。有母亲红了眼圈,“能给做完手术的孩子端上一碗热汤饭,这是啥也没法比的。”

其实,郑刚还一直琢磨着怎么“走出小屋”:小屋是个交汇点,如果能把各人的处境多多传播,或许能解决家属们更迫切的难处。

2022年,征得入住者同意后,郑刚开始把爱心屋的点滴拍成视频放到网上。他的镜头下,300多个家庭在这里短暂栖息又匆匆离去,幸运儿病愈后重返感谢,不幸者泣不成声仍要继续过活,妻子丈夫、母亲孩子、爱侣挚友,各种身份和角色交织不停……

他的账号逐渐聚集了善意,也带来了意外收获。

比如,陌生网友或附近居民自发捐赠的柴米油粮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涌向小屋;也有的市民,在单元门口扔下物资就跑。

以小屋为中心延伸四方,郑刚的账号成为一个连接善意的公益中转站。

9月16日晚,郑刚安抚着一位儿子刚被确诊恶性血液病的妈妈说:“大姐,你别着急,你注册个抖音账号,然后和我连麦,把小孩情况讲讲。”

不少困难家属通过他转发信息、直播连麦或视频跟进,筹到了救急钱。

那些曾以为要被疾病车轮碾碎的人生,就这样在他的镜头下,被无数双陌生的手托住了。

做公益,有时恰恰是从“作秀”开始

自从创办爱心屋,种种质疑亦如影随形。郑刚曾在今年7月初的一条视频中有意回应:“在我眼里,公益不是富人的游戏,而是受过苦的人,把剩下的甜,分给更需要的人。”

谈话间,郑刚并不避讳自己同时作为“乐帮陪诊”创始人的身份。陪诊业务和爱心屋是否有受众的重叠,或者强制捆绑服务?大家本能地会产生疑问。

郑刚解释,其实,陪诊业务和爱心屋的受众几乎无重合——陪诊花费不小,能花得起这份钱的人,不会去住共享床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联,那就是我把陪诊挣的钱,拿来贴补小屋了。”

视频账号刚有了声势,有人便质疑,是否“公益的尽头也是带货?”他告诉记者,未来账号流量变现所得,他正计划通过回访形式捐给曾因信任而走进小屋的人。

作秀与否,是公益的核心命题吗?

郑刚看来,做公益,有时恰恰是从“作秀”开始的——如果没有在医院里的遍遍“巡逻”,如果没有大张旗鼓地吆喝,如果没有社交平台的飞速传播,无助者如何找到这片落脚处,更多善意如何从天南海北汇集?

郑刚说,要说有私心,那就是为家里人攒下一点“善报”。正如小屋爱心墙上,有人留下了这样的字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他相信,爱像道溪流,终将循着人们之间的联结淙淙流动,汇作江洋。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