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晚餐漫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23:55 2

摘要:中国内地的厨师们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年夏天那么的忙碌。虽然在“禁酒令”的影响下,国内的餐饮行业生意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因为韩国一个美食综艺节目《黑白大厨》的走红,导致国内最大的网络流媒体播放平台都开始效法这部由奈飞投资的真人秀,纷纷下场亲自投资制作了咱们中

范庭略:当高端餐厅的灯光熄灭,当名贵香槟的气泡散去,留下的只是冰冷的账单和无奈的自嘲。

文 | 范庭略

中国内地的厨师们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年夏天那么的忙碌。虽然在“禁酒令”的影响下,国内的餐饮行业生意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因为韩国一个美食综艺节目《黑白大厨》的走红,导致国内最大的网络流媒体播放平台都开始效法这部由奈飞投资的真人秀,纷纷下场亲自投资制作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黑白大厨》。社交媒体上传闻这些节目都没有正式获得韩国制作单位的版权授权,但是作为渴望看到好节目的观众来说,版权的问题交给制作单位自己解决吧,观众们想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对抗的美食真人秀节目。

从腾讯的《一饭封神》到优酷的《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总之今年夏天的餐厅生意一般,但是在社交媒体上有些名气的厨师都还是非常的忙碌,用分身乏术来形容都不为过。人们也不由想起之前的另外一个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虽然乐队平时的商业演出不多,但是乐队在那个夏天都很忙,忙到后来发现可以做节目的乐队都已经不够用了。

有人说观众们在观看这些美食真人秀节目的时候,更喜欢看到的厨师与厨师之间的冲突。的确戏剧化的效果就是必须要有冲突,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冲突。不过就厨师真人秀而言,韩国的原版节目《黑白大厨》之所以在全球引发热议,其实是因为韩国的制作单位不但制作冲突,而且制作了观众心目中最感兴趣的阶级之间的差异。这种居高临下的鄙视链,从著名大厨到只有花名的江湖草根,这之间岂止是做菜的差异,更多的还是不同阶级以及不同格局之间的三观冲突。

这几天看到有参加节目的厨师被网暴,以至于要从供职的餐厅离职,而大量从来没有去过这家餐厅消费的粉丝则是涌到餐饮社交平台去点差评。而有的厨师因为一道名菜变得生意更加火爆,路过这家餐厅的时候总是看到很多年轻人在排队等位。有人吃到了节目的流量红利,有人则是被节目的流量给淹没。当节目制作单位有意忽视了原版节目的阶级冲突,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另外一场冲突扑面而来。或许原来的韩国节目也会在当地的社交媒体里面造成各种冲突,由于不同的社交媒体影响着不同的族群,反倒是我们的网友似乎更愿意用消费来表达自己的好恶态度。

高级餐厅笔挺的厨师制服与路边摊炒菜师傅的一条脏兮兮的围裙,难道这两者之间就没有等级观念的壁垒森严吗?当然有,不仅仅是厨师行业有,只要是穿上制服的行业都会有阶级的差异。穿上制服就等同于认可了等级森严的行业准则,从最常见的军队以及各种强力部门,制服的出现就是贯彻一种下级服从上级的无条件服从。现在看看下级对上级的尊称,都会在姓氏的后面加上职务的简称,这样的叫法应该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了。总之这样的称呼再加上制服的搭配,便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

延展到餐饮服务行业,前厅的服务员上面有领班,领班的上面有经理,经理的上面有老总。后厨的等级观念更加清晰,传菜员的上面有墩子,墩子的上面是主厨,而主厨的上面还有总厨。看到那些非常著名的厨师录制综艺节目的时候,被浆洗的雪白的厨师工衣,上面不但会绣有厨师中英文名字,有的甚至还要在左胸前绣有一个巨大的国徽图案。这种服饰的出现是不是在强调自己是国宴的厨师不得而知,总之这样的制服透露出强烈的等级观念。

谈到等级观念,就不能不谈到普通人最可能感受到等级差异的消费场所。航空公司是最有等级观念的地方,在以飞行安全为第一原则的前提下,从头等舱到商务舱,再到经济舱,航空公司用不同价格的舱位将客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从过安检的时候就开始让旅客体现到等级的差异。在国家三令五申不要铺张浪费,人们依旧会在出行的时候,会看到空服人员很低声细语地半蹲在跟某个客人的侧面嘘寒问暖,这就是中国航空行业最具特色的要客服务。

前一段时间,某个航空公司白金卡客人的嚣张跋扈与唯唯诺诺的空乘人员的视频不胫而走。这样的细微变化,也正是过去十几年来一个非常清晰的时代特色。

有没有什么简单直接的方法去打破这种等级观念呢?当然还是有的,那就是依靠消费主义来解决一部分由于等级观念造成的问题。当然今天的人们都非常明白,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无论是餐厅还是航空公司,只要肯花钱都还是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的。

就拿餐饮行业为例,有些老饕特别迷信某些知名餐厅那些有钱也吃不到的特别菜式,美其名曰叫做隐藏菜单。毕竟在食药监部门越发严格的管理之下,对外营业的餐饮机构都必须提供可以溯源的食材供应。但是如果这些菜式都是主厨专门给领导特别烹制的,那么真的还不在菜单上面可以看见。而这些主厨在没有领导接待任务的时候,也基本上也不会出现在忙碌后厨。所以那些有钱也吃不到的菜式才是真正的诱惑,类似这样附加值的享受,从白酒到茶叶,从食材到服务,无一不是因为附加了权力的味道之后,才显得更加诱人。

看到最近发生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文华厅的一瓶7万元港币香槟的消费新闻,似乎就解释了消费主义作为捷径的合理存在。这只顶级香槟Krug Clos du Mesnil 2008,虽然在零售市场不过是两万元出头,但是文华厅酒单的价格是71800港元。这只稀有的香槟本身就是白中白的天花板,换言之,酒店餐厅可以用接近3倍的价格进行销售,难免会让当下流行吃两送饭的香港市民大喊酒店消费夸张。

但是之前社交媒体大量的Up主在强调消费场景的时候,举例一罐零售价3.5元的可口可乐,之所以在五星级酒店可以买到50元一杯,都是因为消费场景的变化。所以当一只涨价近三倍的Krug香槟成为这场闹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的时候,那些主张强调消费场景的Up主们都已经哑口无言了。毕竟这样难得一见的香槟高级货也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首先这只2002年Krug Clos d’Ambonnay的总产量大约只有4983瓶,每一瓶都有独立的编号,是由位于法国东北部香槟区叫做Ambonnay的村庄里一块仅有0.68公顷的葡萄田种出来的黑皮诺葡萄酿制而成的。Clos就是封闭的意思,说明这是一个封闭的葡萄园,在整个香槟区这种在围墙里面独有的葡萄园属于非常的罕见。

这种靠天吃饭的农产品一旦开始严格甄选的时候,价格就变成了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否可以买到,又关乎到用钱也不一定可以解决的问题了。有人说近年因的一批新贵,正是通过不断的溢价购买来完成这种所谓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当然,稀缺资源最主要的体现还是在于有市无价。而发生这场闹剧缘于两位在社交媒体的交友网站上结识的男女,相约在文华厅吃晚饭。男主在电话中预订了餐厅的位子,并且要求餐厅预留这支顶级香槟。之后在夜晚七点约会开始之后,男主借尿遁为由提前离席,留下女主独自一人面对一张价值84453港元的账单。

之所以男主特意强调点这样一支独特的香槟,也是因为整个香港有七家餐厅和这个著名香槟品牌有紧密合作关系,但是也仅是设在文华东方酒店内的这家餐厅,被冠以The Krug Room的称号,可见行业翘楚的实力。看到文华厅的晚市套餐餐单的时候,马上有人就指出两人吃的套餐和他们点的这只天价香槟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两人吃的是每位2388元的“极品飨宴”套餐,从蜜味西班牙黑豚叉烧、柚子醋小青瓜、黑魚子金沙脆虾球的前菜,到红烧顶级官燕、原只南非汤鲍伴银环柱甫、拍姜香葱蒸海東星斑件、黑椒汁煎澳洲M9和牛粒、高汤金腿浸菜苗、X.O酱鲜虾扬州炒饭等主菜以及主食。

当红烧、姜葱蒸、黑椒汁煎、XO酱炒这些浓厚的菜式出现在餐牌上的时候,那只售价7万元的高级香槟就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咸食的官燕一般都是用清炖鸡汤来熬煮,当官燕用到红烧的时候,这些高汤多半是用金华火腿熬出来的浓汤。无味的官燕,遇到火腿、酱油、冰糖红烧的炮制方法,某种程度上来说,吃酱汁的感觉要多过吃燕窝了。在国内的燕窝厂家试图用狂轰滥炸的广告把这种传统贵价食材打造成一种快速高档消费品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如果酱汁好吃,又何必非要用官燕呢?

从这一整套的高级食材堆积出来的“极品飨宴”来看,但是这家从1968年就开始为客人提供精致粤菜美食,并且连续十二年获得米其林一星餐厅的著名食府,显然让食客感到了贵价,但是并没有让食客感到厨师的功力何在,毕竟这些高级食材并不需要太多的烹调技巧。总之当那些浸泡在高档葡萄酒世界的老饕,在看到有人拿如此罕见的香槟去搭配红烧官燕的时候,江湖骗子的印象油然而生。不过很快有人找出汇丰卓越理财信用卡正在做的推广活动,从即日起到2025年12月31日,信用卡客户可以尊享指定米其林餐厅晚膳套餐买一送一的优惠,文华厅位列其中。

上一次看到这种天价飨宴的新闻,还是在那个经济上行期的美好时代。2018年9月18日的上海西郊五号餐厅,一场8个客人、20道菜、总价超过40万元的天价午餐,更是堆砌了每客5000元的黑白顶级鱼子酱、单价1.28万元的清酒冻半头鲍、以及一两2800元的8两长江蟹。还有1份1.68万的鳄鱼尾炖汤和一份每斤1.69万元的7.4斤野生大黄鱼。最后账单上看到连鲜橙汁都要268元,司机餐都要550元的时候,3.8万元的服务费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账单上唯一比较亲民的就是每罐18元的可口可乐。有人戏称这餐邀请了迪拜王子的豪门午餐,堆满了中式的山珍海味。但是谈及酒水消费,倒是没有在账单上体现出来,据说是自带了价值四十多万的酒水。这可能就是内地高档餐饮和香港高档餐饮的区别吧!

另外一个让媒体侧目而视的则是因贪污落马的前港府高官许仕仁。这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养成饮葡萄酒习惯的公务员,经常出席私人饭局所带的葡萄酒价格都在2000-3000元左右。随着他退任政务司司长之后,加入新地地产成为顾问,用于饮酒的开支更是水涨船高。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是他在2008年12月,在港岛香格里拉PETRUS法餐餐厅(这家餐厅也是Krug香槟的指定餐厅)的一次晚餐,开支高达21万元。他曾经对媒体坦承,从2004年7月起至他破产,用于葡萄酒的开支高达700至800万元。而他的破产管理人指他的存酒价值700万元的时候,他认为这批存酒的价值被低估了。

印象中还有一桩更早天价账单豪饮事件,则是2012年8月7日,15名奥运会官員在伦敦的一家著名中餐厅China Tang,消费了44660.26英镑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其中更包括一瓶售价高达1.9万英镑的1853年的轩尼诗干邑,这顿午餐的服务费高达4962英镑。

在看到社交媒体上看到众多对于那位以尿遁为借口逃离现场的男士的口诛笔伐,认为这样一个预先安排好的骗局。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一起吃饭一定需要男性买单、女性不可以买单,但是如果去这样一个高级餐厅开一只七万元的香槟,餐厅是否有责任事先告知一下呢?如果餐厅真的要去提醒女士这瓶香槟很贵的话,是否会很失礼于客人呢?答案估计见仁见智了。不过这件事也应该对那些头脑发热的男生女生来说是个教训,如果对方约你去一个无法负担的餐厅吃饭,是不是可以提醒一下,或者改一间自己负担得起的餐厅呢?总之按照那句经典的粤语长片台词,出黎行唔好贪,因为贪最后都是一个贫字。

也有人分析那些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在各种高级餐厅进餐照片的女性,她们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相似点,那就是她们每次吃高级餐厅的时候都看不到其他朋友的出现。如果永远都是一个人独自出现在画面之中,那么肯定是不想让后面买单的人遇见之前买单的人,因为互相看到之后,就没有人愿意给她买单了,不过这次留下来买单的倒是女性,她在付完八万元账单之后选择了报警,警方也暂时把该案件列为“诈骗”。

在怀念经济上行时期美好的当下,人们甚至已经开始期待迪拜王子何时再来上海的某个高级餐厅吃上一顿几十万的大餐,也算是给这个昏昏欲睡的行业再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图片摄影:Pylyp Sukhenko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

来源:FT中文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