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英文缩写,这类人格号称情感上的暗黑杀手,他们没有真爱,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他们利用和满足自恋的工具,他们将所有人都当作”血包“,从中榨取所需的金钱物质、情感能量或资源人脉等,即使你们已经分开,NPD也一定会想尽一切
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英文缩写,这类人格号称情感上的暗黑杀手,他们没有真爱,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他们利用和满足自恋的工具,他们将所有人都当作”血包“,从中榨取所需的金钱物质、情感能量或资源人脉等,即使你们已经分开,NPD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吸“,直到血包彻底丧失价值。
在去年热播剧《不完美受害人》中,陈珊的情感经历成为了一段令人揪心的故事。她的前男友看似深情,却实为一位典型的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当陈珊开始意识到他的控制欲和剥削时,毅然选择分手。
然而,分手后这位前男友却展开了“回吸行动”:他发信息诉说自己的悔意,称“没有你,我无法生活”,甚至通过两人共同的朋友施加情感压力,诱导陈珊重回这段关系。令人唏嘘的是,陈珊一度心软复合,却在不久后再次陷入情感控制与痛苦之中。这一情节揭示了NPD回吸的本质:伪装的悔改与深情,只为重新掌控。
记住!NPD的回吸带来的不是和解与幸福,而是更深的创伤。对于受害者来说,这种反复的情感剥削会导致:
情感消耗: 受害者被迫一次次投入,却始终得不到真正的爱与尊重。
自我怀疑:他们可能开始认为问题出在自己,陷入“拯救关系”的执念。
心理创伤: 长期被操控的关系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甚至PTSD。
NPD回吸的行为源于他们的心理需求及爱害者剩余价值:
渴求控制感: NPD无法接受关系的失控,因此回吸是为了重新掌控受害者。
获取自恋供给: 他们通过让别人依赖或崇拜来满足自我价值感。
回避孤独: 分手让他们感到被抛弃,回吸能缓解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新血包不符要求:NPD在找到新血包后,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联系受害者,但是一旦新血包不符合他的要求时,他就会再度开启回吸模式
受害者回血:受害者离开NPD后,重新找回自我,在精神、价值状态有所恢复的时候,期间NPD可能不会和受害者联系,但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监控受害者的情况,当他们知道受害者又赚到钱了,或找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状况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出其不意地,找到一个机会再度回吸。
为了达成回吸目标,NPD会使用精心设计的策略。以下是五种常见的回吸手段及应对建议:
例如: 李某是一位职场女性,分手后前任不断发送自残照片和留言,称“如果你不回来,我就结束自己的生命。”
策略分析: NPD擅长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让对方陷入愧疚,从而迫使他们回头。
应对方法:
不直接对对方的威胁作出回应,以防被情绪所操控。
寻求专业人士援助,必要时可向心理咨询师或警方寻求支持。
例如: 陈珊的NPD前男友在回吸时声称:“我已经辞掉那份让我们争吵的工作,专注于我们未来的生活。”
策略分析: NPD通过营造虚假的改变,让受害者重燃希望,认为关系可以重新开始。
应对方法:
观察对方有无实质性的改变,切不可轻易相信口头承诺。
不被短期的行为转变迷惑,长期观察其本质性改变。
例如: 一位NPD在分手后威胁前任:“如果你不回来,我会公布你的隐私,让你声誉扫地。”
策略分析: 通过恐吓或威胁让对方感到恐惧,认为离开会付出巨大代价。
应对方法:
保留重要证据,并存入在安全处,必要时谋求法律援助时使用。
不单独与NPD接触,避免被进一步施压。
例如: 某NPD通过受害者的朋友转述:“他真的非常爱你,最近痛不欲生,希望你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策略分析: NPD利用身边人的影响力,为自己塑造悲情形象,让受害者放下戒备心。
应对方法:
告知朋友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们理解NPD的操控本质。
对朋友或家人的施压保持独立判断。
例如: 分手后,NPD在几个月内彻底断联,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已经放下。就在受害者开始怀念时,他们突然出现:“我从未停止爱你。”
策略分析: NPD通过“冷处理”让受害者陷入孤独和怀疑,然后趁机回吸。
应对方法:
不轻易将对方的沉默解读为真爱或悔改。
把注意力聚焦于自我成长之上,挣脱心理依赖的枷锁。
1、识别NPD本质: 通过行为模式,而非单次表现,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2、设立边界: 果断切断联系,不给对方任何操控机会。
3、寻求支持: 寻找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建立一个坚实的支持系统。
4、专注自我: 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事业和生活中,逐渐摆脱情感枷锁。
NPD的回吸看似真情流露,但本质上只是为了重新夺回控制权。理解这一点,才能彻底远离他们的情感操控。对受害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认清真相,摆脱幻想,走向自由与幸福的未来。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