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观众熟悉演员,去世半年公众才知道,生前一天吃几十片止痛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22:38 1

摘要:重温那部老剧《三国演义》,屏幕上那个眼神坚毅、策马扬鞭的蜀汉大将姜维,总会让观众热血沸腾。

重温那部老剧《三国演义》,屏幕上那个眼神坚毅、策马扬鞭的蜀汉大将姜维,总会让观众热血沸腾。

演他的人,高大英挺,台词一出口就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那个把忠义演得入木三分的演员樊志起,其实早在2010年春天就悄无声息地走了,走的时候才55岁。

这个不幸的消息,一直到半年后,才通过生前与他熟悉的导演尤小刚公开。

更让人心酸的是,他生前为了咬牙坚持拍戏,一天要吞下十几甚至几十片止痛药,那痛不是一般的痛,是肺癌晚期在骨子里啃噬的折磨。

可他没喊一句苦,没告诉任何人,就这么扛着,把最后一部戏拍完,才闭眼。

90后或者00后应该很少人认识这位演员,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拍戏演戏了。

他不是流量明星,没红毯没绯闻,就靠一身本事,在荧屏上戳中多少人的心窝子。

1955年樊志起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爸是小本生意人,日子过得还算可以的,但家里总有股文艺味儿。

记得小时候,樊志起最爱趴在炕头听爸哼京剧,《空城计》那段诸葛亮空城退敌的腔调,唱得他小小心肝直颤。

可现实哪有那么美好呢?文革那几年,家里商人背景成了包袱,樊志起三次报考艺术院校,全因为政审卡壳,门儿都没进成。

他不服,咬着牙干了各种活儿——办过舞蹈班,组过乐队,甚至去工厂当工人,铁饭碗端得稳稳的。

28岁那年他已经成家,媳妇儿怀着孩子,日子刚有点起色。

可那股子演戏的火苗,怎么压都压不住,崇文区文化局的崔菊芳姐看他有股子韧劲儿,拉他去试镜央视的四集小剧《无名的花》。

樊志起一咬牙,扔下单位的工作,豁出去了。

试镜那天,他演得那叫一个投入,导演李唐眼睛一亮,直接定了他当男主角。

那是1983年,他第一次尝到荧屏的滋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进入演艺圈后,樊志起像开了挂似的,角色一个接一个来。

他不挑活儿,正反派都接,演得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

1989年王扶林导演的《庄妃轶事》里,他饰演权倾朝野的多尔衮,那股子野心勃勃又深沉的帝王气,演得太好了,还得拿了一个男配角奖。

转眼《满江红》开拍,他挑大梁演岳飞,那时候的樊志起,已经是圈里公认的“硬汉专业户”了。

为了演好岳飞,他没少下功夫,骑马练剑,读史书读到深夜。

剧里那句“还我河山”的吼声,喊得他自己都热泪盈眶。

播出后,多少人记住了这个精忠报国的南宋名将,也记住了樊志起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巅峰来得有点晚,但来得猛,1994年《三国演义》这部大制作,王扶林导演又找上门来,直接给他预留了姜维的角色。

樊志起乐坏了,他对三国了如指掌,早把姜维的北伐九次、忠心耿耿背得滚瓜烂熟。

为了这个角色,他自虐式准备:每天负重跑步,练剑练到手掌起泡,还去军营体验当兵的苦。

剧组里,他中老年姜维的部分,演得那叫一个传神,眼神里藏着对蜀汉的死忠,动作间透着不甘的悲壮。

尤其是最后一场“姜维之死”,他自己改了剧本,不让姜维被魏军乱刀砍死,而是设计成中箭倒地,仰天长啸。

那一幕,拍完后全组都安静了,播出后媒体直呼“樊志起版姜维,再无后人”。

在电视剧《关公》中,一人分饰两角,一个“诸葛亮”,一个“吕蒙”。

除了这些历史大剧,樊志起还演了不少现代戏。

《半路夫妻》里,他演经商暴富后腐朽的张天顺,那股子小市民的市侩劲儿,坏得让人牙痒痒,却又真实得像身边人。

《孤女奇冤》他化身钦差大臣裘川,化名刘源,演得机警又正义。

领衔主演的《昌晋源票号》,他饰演传奇晋商徐源潢,1995年还帮剧组拿了飞天奖三等奖。

《黄齐生与王若飞》里他演革命先驱王若飞,《胡雪岩》他客串晚清重臣李鸿章,阴鸷中带点无奈,配角抢镜抢得飞起。

《名相李纲》他挑大梁,演宋代抗金名臣李纲,从东京保卫战到被奸臣赶下台,那七十多天的宰相生涯,演得荡气回肠。

进到20世纪,樊志起越演越有味道。

2006年和林心如搭档《大理公主》,他演德高望重的段家掌门人段沐海,稳重中透着江湖气。

《我们生活的年代》里和沙溢、李光洁合作,演赵家乐的父亲赵振庭。

赵宝刚导演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他饰演爱国人士卢运启,《漕运码头》他又变身道貌岸然的贪官,心狠手辣,坏得入骨。

……

说起樊志起的私生活,他低调得像个谜,他成家早,在进圈开始演戏之前就结婚了,那个时代大家普遍结婚早。

媳妇儿是圈外人,两人从年轻时就互相扶持,28岁那年他扔下铁饭碗追梦,家里穷得叮当响,媳妇儿二话不说,陪他啃窝头咸菜。

事业低谷时,片约少,钱不够花,她也没抱怨一句,拉着他一起熬。

樊志起在博客上偶尔提过,2006年他开了个人博客,分享对演艺圈的看法和生活碎碎念。

后来采访里他也说过,媳妇儿是他的定海神针,拍戏在外,她在家守着孩子,等他凯旋。

孩子不多,一个儿子,长大后也低调,没进圈子。

樊志起不爱炒作感情,采访节目少,偶尔上《艺术人生》或类似访谈,也就聊聊角色,从不扯家常。

没大起大落,就这么细水长流,支撑着他走过风风雨雨。

可谁能想到这份温暖,在2009年秋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砸了个粉碎。

那年他接了尤小刚导演的谍战剧《内线》,饰演大反派张弛,一个智谋深沉的汉奸头子。

角色重,戏份多,樊志起兴奋坏了,每天泡在剧本里琢磨。

可拍到一半,他突然在片场晕倒,以为是低血糖,没当回事儿,媳妇儿催他去医院查查。

结果诊断书下来四个字如雷轰顶:肺癌晚期。

医生摇头,生存期不超过半年,媳妇儿哭着求他化疗,他却平静地摆手,他还是想做些有意义的事。

从那天起,樊志起的行李箱里,多了一摞止痛药。

起初一天一两片,勉强压住那股子钻心的疼。

可癌细胞像野火燎原,很快就扩散到骨头,痛起来像刀子在搅。

他咬牙瞒着所有人,剧组里没人知道,台词说到一半,疼得他冷汗直冒,他就设计成角色“沉思”,借机喘口气。

补妆间隙,他蜷在角落,颤抖着吞药,一次十几片,胃里翻江倒海。

2010年4月18日樊志起感觉不对劲儿,谁知回家没几个小时,北京某小区住宅里,他突然倒地,再也没醒来。

桌上散落着没吃完的止痛药,日历翻在《梨花泪》的拍摄页。

享年55岁走得那么安静,像他演的那些硬汉,宁折不弯。

剧组杀青后一切如常,但樊志起因病最终未能完成《梨花泪》的拍摄。

直到10月9日,段钧豪和尤小刚联合发声明,才证实他已于4月18日因癌症离世。

樊志起的走,不是轰轰烈烈的悲剧,而是那种悄无声息的遗憾。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演员不只是明星,更是匠人。

信息来源: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