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10年前刚来知乎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索尼大法好”相关的问题,在“有哪些很酷很漂亮的笔记本电脑”、“这些年有哪些设计优秀的非iPhone手机”等数码产品话题下常能看到索尼相关回答,而且官方也出了《sony design:making modern》等设计图集,
记得10年前刚来知乎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索尼大法好”相关的问题,在“有哪些很酷很漂亮的笔记本电脑”、“这些年有哪些设计优秀的非iPhone手机”等数码产品话题下常能看到索尼相关回答,而且官方也出了《sony design:making modern》等设计图集,民间也有《索尼大法好》等歌曲,为什么近来相关话题式微,是索尼真的不行了,还是其转变了营销策略,抑或是其他厂家的产品力越来越强了?
咋提呢? 以前SONY是消费电子No1,这就是普通人能看到的。
而Sony的衰败实际上是日本消费类企业的缩影而已。
如果追溯,就是所谓技术的Sony,当年特丽珑,一举之力将电视的显示质量提升一个档次,成为技术代名词。在80年代的Walkman,成为磁带随身听代名词。
但~路不是这样走的。Sony技术上的步步自封而丧失先机,最终变得平庸化。
举例子,虽然2000年前日本LCD处于垄断地位,但随着韩系和台系的进入LCD市场使得LCD产业链迅速成熟,在国内企业逐渐吃下LCD产能后,日本早就跌到谷底,而这些时间,而日本企业想在CRT的功劳簿上继续前行,搞出等离子显示屏(自己玩不给别人一口饭吃),最终在大尺寸电视上输的精光,等2005年跳船LCD靠时,实际上日本的大尺寸LCD就最后一口气,然后随着智能机疯狂出货,国内和台系韩系最终吃下了整个LCD市场,从小尺寸到大尺寸LCD均拿下。而OLED嘛,日本政府拉着一票企业搞了个JOLED去年又破产了,而此时韩系统治大尺寸OLED市场,中小尺寸嘛国内企业占比极高,也在往大尺寸靠。而MicroLED这东西日本更不够看,基本未来就是韩系和国内。这是显示产业,从手机屏幕,到电脑,再到电视。Sony依旧是高端品牌但面板得买韩国和我国的。
随身听这路子更是如此,缘起上世纪50年代末RCA公司发布来一款盒式录音带,但这东西市场化做的稀碎,接着在上世纪60年代飞利浦发布了紧凑型卡式录音带,而在60年代中叶商业化逐渐成功,而此时实际上市场上还有其他的磁带,而市场竞争起来后,飞利浦免费发布了卡式录音带格式许可,从此音频磁带起飞 ,然后 Sony在79年小型化后,随身听开始普及Walkman起飞!然后Sony开始飘了,玩日本厂商自己的游戏开始搞Mo 也就是MD随身听和主机,结果嘛,2000年后随着闪存价格走低MP3随身听的出现后,苹果IPAD彻底结束战争,再然后下半场MP3随身听被智能手机截胡。
其实这两个市场的落败,反而印证了日系企业的封闭。
电视是如何失败的呢? 早年CRT电视发明后,Sony技术攻关,最终特丽珑远超当时其他CRT效果,技术的Sony就这样而来,然后日本在2000年后点亮只有日企玩的PDP(等离子)路线后(封闭路线),在对台系,韩系在LCD上竞争失败,此时LCD的遗产也没让日本在LCD产业上有所建树,直到众所周知的夏普卖掉LCD部门。
随身听也是如此,音频磁带从台式录音机转向随身听时,Sony创造性的小尺寸(仅比磁带大一圈)随身听,几乎变成随身听就是Walkman的代名词,在90年代日本大量投入磁光盘Mo后,市场没向着日本的天平倾斜,随着互联网普及变成了全面性的数字化,日系企业基本上PC企业也卖掉,手机产业Sony也仅仅是苟延残喘。
其实类似的也有很多,比如日系的专业相机,如今依旧很强,但是领域却变小,影视和记录生活已经不再是相机天下,普通人手机解决问题,而衍生出来的运动相机 VLOG相机早不是日本品牌的天下,甚至Sony(日系)的老基本盘电视/影视拍摄及制作也在受着各国企业的挑战。
如今 Sony,只是回到他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领导力不再如同2000年前哪种恐怖的统治力,或者说,如今的日本也不再有当年的统治力。
来源:肥肥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