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小米17的命名绝非简单跟随苹果的数字命名策略。卢伟冰强调,这次命名调整源于产品力的飞跃式提升。小米17实现了技术与功能的全面升级,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其改进幅度之大,足以用“越级”来形容。因此,用一个全新的数字来命名,更能体现这一代产品的质变。
三言Pro
9月19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手机部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就小米17系列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跳过小米16”:
绝非简单跟随苹果
首先是“跳过小米16”直接推出小米17一事。
首先,小米17的命名绝非简单跟随苹果的数字命名策略。卢伟冰强调,这次命名调整源于产品力的飞跃式提升。小米17实现了技术与功能的全面升级,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其改进幅度之大,足以用“越级”来形容。因此,用一个全新的数字来命名,更能体现这一代产品的质变。
其次,“七”对小米来说是“幸运数字”,例如小米SU7、小米YU7,这也在手机命名决策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个数字承载着小米人对产品的美好期许,希望小米17能凭借卓越性能,在市场中大放异彩。
在产品定位上,小米17承载着小米品牌高端化战略的新使命。卢伟冰回顾了小米从小米14开始的高端化进程,那时小米提出了“全面对标苹果”的目标。而到了小米17,这一目标升级为“正面交锋”。小米17在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上已达到甚至超越苹果的Pro级产品水准,这标志着小米在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小米与苹果的竞争关系也有了新的定义。卢伟冰表示,小米对苹果始终怀有敬畏与尊重,但经过五年的磨砺与成长,小米已具备了与苹果正面竞争的实力。尽管在一些领域仍有追赶的空间,但小米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等方面已展现出独特优势,部分技术甚至领先于苹果。
展望未来,小米17的发布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五周年的新起点。卢伟冰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五年,小米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致力于在更多领域实现对苹果的全面超越,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卓越的产品体验。
外观模仿iPhone?
小米四年前已经开始尝试类似设计语言
其次,是关于小米17 Pro与iPhone 17Pro系列外观相似的争议。
卢伟冰展示了小米11 Ultra这款2021年发布的产品,指出小米一直有在设计上有独特的探索,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类似的设计语言。
卢伟冰表示,小米17的设计并非模仿,而是基于自身设计语言和技术方向的延续与创新。
他进一步解释,小米在设计上确实追求差异化,尤其是在手机背屏的设计中融入了交互性和探索性,而非简单的形状变化。卢伟冰认为,手机设计已经高度同质化,小米希望通过新增的背屏功能为用户提供公开辟互动空间,给用户带来新的乐趣,同时为行业注入新鲜感。
卢伟冰还提到,小米希望每一次设计探索都能为用户、为行业带来价值,有时候即使讨论热烈,也值得去尝试。这次的背屏设计正是小米为避免单调、追求差异化的一种努力。他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小米的探索精神始终不变。
小米17系列:
首发高通最新旗舰芯片
对于小米17系列是否会搭载小米自研芯片玄戒一事,卢伟冰表示,小米17系列将搭载高通最新一代旗舰芯片,并实现全球首发,且首发独占期较长。尽管小米17系列未使用玄戒自研芯片,但卢伟冰强调,小米的芯片战略是“自研芯片与外采芯片双线并行”,玄戒芯片的研发经验反而为小米在与高通等外部芯片厂商合作时提供了重要赋能。
卢伟冰提到,小米自研芯片已积累四年多经验,从松果时代到如今的玄戒芯片,小米对芯片的理解更加深入。这种深入理解让小米能够精准提出需求,并与高通展开深度合作。例如,小米提前两年与高通沟通,双方派出专属研发团队驻场合作,共同开发了超过100项新特性,覆盖芯片的每一个维度。因此,小米17系列将充分释放这颗高通旗舰芯片的潜力,许多功能都是小米提出并定制开发的。
卢伟冰还透露,玄界芯片在小米手机和平板的应用中获得了用户好评,这说明小米在自研芯片方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小米将继续沿着“自研+外采”双线并行的路线前进,通过自研芯片积累技术能力,同时借助外采芯片快速推出高性能产品,最终实现两条路线的协同发展。
来源:三言科技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