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话悟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果洛检察这样干(民族团结进步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20:09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果洛州检察院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要求两级院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结合果洛实际谋划检察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果洛贡献检察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果洛州检察院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要求两级院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结合果洛实际谋划检察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果洛贡献检察力量。各县检察院及州院各部门积极响应,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将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即日起,“果洛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学讲话悟精神】专栏,陆续发布各县检察院、州院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

检察蓝添彩团结色 法之名共筑同心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州第1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之际,果洛州人民检察院梳理近年来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工作成效,旨在进一步强化检察干警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果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凝心聚力,现将相关内容形成以下专刊。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法治力量。近年来,果洛州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精准履职发力、创新服务载体,在法治护航民族团结进步道路上深耕细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政治建设铸魂固本,团结之花根基更牢

检察机关在强化重自强的能动履职过程中,将干警过硬政治本领建设作为强化民族团结工作的必要条件,紧抓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一“牛鼻子”持续发力。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研究民族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及《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列为重要学习议题,通过集中研学、专题测试、线上答题等多种形式,深化干警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认识,推动政策要求转化为思想自觉,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谆谆教诲。结合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际,印发《果洛州人民检察院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全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任务分工细则》,对各项工作及时梳理总结,确保有安排部署、有跟进督促、有实践成效。在宣传引导方面,充分借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载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广泛提升各民族干部群众对相关理论政策的知晓率,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休戚与共,积极发出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好检察故事。同时,打造《玛罗港湾》《华旦说法》《尼玛遇上金花姐》《夏尼检察官驿站》等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普法载体,以贴近群众的形式,实现综合治理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

职能履行精准护航,团结之花绽放更艳

全州检察机关强化顾大局的能动履职,紧扣州委“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号召,将检察业务主动融入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深耕主责主业,以“国之大者”的高度和眼界,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更高水平的新果洛建设。

在维护平安祥和的民族团结氛围中做好分内事坚决打击破坏涉藏维稳、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活动,依法办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案件,打好维护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整体仗、主动仗。开展“检察官与宗教界人士的开放日之约”主题活动,邀请驻寺干部、宗教界人士走进检察院,近距离了解、监督检察工作,增进理解与信任。面向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开展“法律进寺院”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宣讲《反分裂国家法》《反有组织犯罪法》《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尊崇法律,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努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在巩固深化“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中做好分内事积极推广运用“三江源•检察蓝”联动解纷工作法,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检察信访法治化各领域环节,运用于民族地区司法实践,将诉源治理和诉前多元解纷意识融入办案日常。坚持“抓前治未”与“抓后治已”相结合,刚柔并济,推动司法办案从“治罪”向“治理”延伸。严格执行首办责任制、“领导包案”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由包案领导直接会见信访人,引导信访群众理智平和、依法依规反映诉求,促使当事人“事心双解”。积极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对接乡村振兴、关心未成年人专项司法救助工作,坚持“应救尽救”原则,三年来,共救助36件53人,发放救助金135.5万元,最大程度保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中做好分内事。以“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加强省院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的本地化应用,加强与水利、生态、自然资源、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三年来,共立案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389件,磋商结案70件,发出检察建议117件。其中办理的“督促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物种生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典型案例。

创新载体凝聚合力,团结之花活力更强

全州检察机关强化谋发展的能动履职,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赶考决心与如“滚石上山”的检察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更高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踔厉奋发,提升检察实践。

人民至上,服务保障民心所需永不止步。开展网络新业态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紧盯外卖平台、“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及监管漏洞等问题,通过检察建议、磋商等多种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共立案相关案件60件,磋商结案11件,发出检察建议17件。加强双语司法促进公平,基于全州少数民族群众占比大的特点,推行双语司法服务模式,在办案一线配备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诉讼权利。遇到不通晓汉语的少数民族当事人,就地聘请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村社干部、近邻等担任翻译,确保其正常行使诉讼权利。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团结示范岗,实行“双语”受理案件,帮助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少年的你,是我们倾心关注的重中之重。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推动“保护、教育、管束”一体落实到位。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拍摄《强制报告制度--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微电影等题材宣传片84个,开展检察开放日32次,专题讲座200余次,参与人次28000人,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持续深化“一号检察建议”“入职查询”“从业禁止”等制度,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赴宾馆、酒吧、网吧等经营性场所重点对违法接待未成年人登记入住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紧盯未成年人犯罪新趋势,就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欺凌频发问题,启动校园安全及欺凌检察监督专项活动。

“三农”工作,时刻牵动检察履职。深入牧区,重点针对农村垃圾长期违规堆放、随意倾倒污染环境等问题,通过磋商、公开听证、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积极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联合市监、公安等部门深入辖区乡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监督活动,对辖区乡镇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资质、食品原料购进渠道、食品标签、合格证、生产日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督检查。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公益诉讼磋商座谈会,着力解决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存在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加大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力度,坚持把矛盾化解工作优先,民生民利至上,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和保障平安果洛建设中,近三年来通过检察和解、诉前调解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156万余元。

益心守护,连起非遗保护传承脉搏。针对果洛地区历史文物及文化遗产丰富的特质,就文物遗址修缮、管理等方面积极同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努力寻求文物保护合力点,注重科技赋能,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通过公益诉讼办案,立案4件,磋商结案1件,发出检察建议3件,实现了对文化遗产实物原状的最小干预,兼顾了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巩固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良好生态,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一步,全州检察机关将坚持把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创新载体作为行动指南,着力打造“法律监督助力民族团结+”的品牌建设,在“规范、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看点、有重点、有亮点。

来源:果洛州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