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突然听见客厅传来"哗啦"一声响。冲出去一看,七岁的女儿正蹲在地上收拾打碎的玻璃杯,丈夫站在旁边黑着脸:"跟你说过多少遍别在沙发上蹦,现在好了吧?"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突然听见客厅传来"哗啦"一声响。冲出去一看,七岁的女儿正蹲在地上收拾打碎的玻璃杯,丈夫站在旁边黑着脸:"跟你说过多少遍别在沙发上蹦,现在好了吧?"
女儿瘪着嘴要哭,我脱口而出:"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你凶什么凶?"话还没说完,丈夫已经摔门进了书房。那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起同事推荐的"梅拉宾法则",摸出手机搜索时,凌晨三点的月光正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
第二天送女儿上学,小姑娘突然拽住我的衣角:"妈妈,爸爸生气的时候眉毛会竖起来,像动画片里的大灰狼。"我愣在幼儿园门口,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跟家人说话时,可能也像个张牙舞爪的怪兽。
原来梅拉宾教授早就告诉我们:沟通效果55%来自表情动作,38%来自语气语调,真正说话的内容只占7%。这个发现像盆冷水浇醒了我——以前总以为只要讲道理就能解决问题,结果把家里变成了辩论场。
周末女儿又在饭桌上挑食,我刚要开口,想起那个55%。放下筷子蹲到她面前,看着她的眼睛说:"这个西蓝花像不像小树苗?吃下去会不会在肚子里开花呀?"小家伙眨巴着眼睛,居然主动叉起一朵放进嘴里。旁边的丈夫噗嗤笑出声,我趁机碰碰他的胳膊:"你笑起来比板着脸帅多了。"
现在每天出门前,我会对着玄关镜子检查自己的表情。发现只要嘴角上扬十五度,说出来的"路上小心"都带着暖意。丈夫有次加班到十点,进门时我本来想抱怨,想起38%的语调法则,话到嘴边变成了:"给你留了山药排骨汤,在砂锅里温着呢。"他愣了两秒,突然走过来抱了抱我。
上周女儿学校开放日,有个妈妈羡慕地问我育儿秘诀。我指着正在跟爸爸比赛做鬼脸的女儿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学会了用眼睛听孩子说话。"看着丈夫故意把纸飞机飞歪让女儿去捡,突然明白:原来家里最需要的不是谁说服谁,而是彼此能看懂那些没说出口的在意。
晾衣服时发现,丈夫把我那件总被吐槽的碎花衬衫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女儿趴在地毯上给布娃娃讲"妈妈今天没皱眉"的故事。这一刻突然懂了,所谓幸福的家庭,不过是有人愿意接住你的眼神,听懂你没说出口的那句"我爱你"。
来源:孕育一些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