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去4000公里为“疆”来,育人40余年为将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3 22:29 1

摘要:一直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好老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师德榜样。中南大官微“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专栏持续聚焦中南大优秀老师们,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老师们在教书育人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1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直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好老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师德榜样。中南大官微“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专栏持续聚焦中南大优秀老师们,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老师们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作出新贡献。

今天推出的是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

徐双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编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线上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曾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完成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课题多项,在《中国行政管理》《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国内权威报刊上发表或全文转载学术论文多篇。

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省先进宣传思想工作者、

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师德标兵、优秀女教工......

从教40余年

徐双敏获得的荣誉诸多

近日在新疆支教的她

又收获了一项荣誉——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在中南大成长

在中南大执教

退休之后

参加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来到4000公里外的新疆克拉玛依

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为“疆”而来

更为祖国的将来

坚持“三为”统一

躬耕力行站好讲台

1978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徐双敏通过高考进入了湖北财经学院(我校前身),她的身份也从一个国营副食品商店的工人,变成了一名大学生。由于年代的特殊性,徐双敏班上的同学年龄最大的是32岁,年龄最小的是16岁,虽年龄不同,但大家“卯着劲学”的态度都是相同的。

▲1982年,徐双敏毕业照。第一排右三为徐双敏

在浓厚学习氛围的感染下,徐双敏也一头扎进了书海。一部2万余字的《共产党宣言》,在老师的带领和要求下,逐字逐句地“抠”。毕业留校后,学校派她去北京大学进修“国际关系”。进修期间,她不仅旁听了北大的多门课程,还跑到各个大学听讲座,办了北京图书馆的阅览证查阅资料,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徐双敏:“在学校里培养的这种认真读原著、学原理的学习能力习惯对我后来的任教科研都非常有帮助。”

毕业留校任教 初上讲台

徐双敏会和一起留校的老师们

讨论如何把课讲好

从板书的摆布到手势和语气的运用……

身份的转变

更让她意识到“行为世范”的重要

从教40余年

徐双敏一直坚持

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也时常教诲自己带的研究生

“学习要从学做人开始”

徐双敏:“当了老师后,我会学习我的老师们身上的优点,那么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肯定也会影响我的学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提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我是深有感触的。”

徐双敏从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中得出一个认识——老师教学有两个任务:传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我现在从事的专业、教的所有课程,都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完全没有的,都是工作以后‘自学’的”。徐双敏说,她的学习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看书时问“为什么”,不明白就再找资料,直到弄明白。备课时问“是什么”,在现实中表现形式是什么……“教给学生的东西,一定要是自己真正弄懂了的”。

于是在教学中

徐双敏总会有意识地

引导学生们像自己一样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关注“中国特色”

用智力服务社会

在课堂之外,徐双敏还有着“多重身份”: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咨询专家、湖北省财政厅绩效评估专家、湖北省文旅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专家、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省委宣传部监利县“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专家组组长、湖北省编办政府职能转变咨询专家组首席专家......

承担这些工作的初心很简单,徐双敏感恩国家和社会给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想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国家发展

▲在“2013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特别直播节目”中,徐双敏作为专家嘉宾作点评

在“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之初,徐双敏就为专家组确定了“需求导向,干实事”的原则。需求导向让示范点建设的“规定动作”接地气、受欢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徐双敏第一时间到示范点新沟宣讲;当地居民提出想要提高文化素养、文学素养,当地重点龙头企业提出要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她就立马请来中南大的教授们做报告。

▲“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挂牌

在2013年至2018年

担任组长的这5年间

徐双敏自己为示范点

开设不同专题的讲座6次

还组织了20场各类专题讲座

徐双敏带领的专家组不满足于完成示范点建设“规定动作”,还积极创新不断开发“自选动作”。高考结束,她和专家组赴示范点做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宪法宣传日,她邀请学校法律事务部的专家做法律咨询;了解到示范点有优秀的贫困学子,专家组送上慰问金;她还主动做“红娘”,让学校相关学院与示范点的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请团委到示范点开展暑期文艺下乡活动。

▲为示范点新沟镇开展讲座

无论是校内的科研工作,还是校外承担的各类社会工作,开展调研都是徐双敏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示范点工作要求专家组每年都至少提供3份调研报告,他们最多年份达到6份,这样的调研被示范点称赞为“订单调研”,她带领的示范点也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示范点”。

行政管理学是由外国引进的专业

但中国实际是个怎么回事儿

从实践中找答案

徐双敏相信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她带领学生

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的调研实践中

▲广泛开展调研

徐双敏:“我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选题基本都是来自我的调研项目。我带学生们去乡镇、跑村组,也带他们去省厅、进市局。这也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了吧。”

在徐双敏看来

国家的改革发展实践

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调研的过程

也为她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发挥银发力量

实现老有所为

作为一名有4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徐双敏深知援疆工作对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夯实“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门户功能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退休后,她便主动报名参加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为新疆高等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徐双敏援疆支教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的《午间半小时》《新闻直播间》栏目和《新华每日电讯》、《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起初只打算干一个学期的徐双敏

来到新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后

看到受援学校师资紧缺

就推掉其他工作一再延聘

如今已是徐双敏

扎根边疆讲台的第8个学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在去往新疆之前,徐双敏认为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可来到克拉玛依后她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一名“受教育者”——她在领教了克拉玛依风吹石头跑的10级大风威力的同时,也学到了“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石油人精神,更深刻领会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口号的深刻内涵。

徐双敏在克拉玛依支教8个学期

共承担了6门专业课、1门全校公选课

共计600多课时的教学工作

她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每个学期的学生网上评教

都在全院教师的前5%

她真心关爱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坚持每节课都用“一流”的标准教学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开学典礼上,徐双敏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这是1964年的克拉玛依市城市规划。当时的城市建设以‘先生产、后生活’为原则……”

“十四五规划中,克拉玛依市的建设思路是紧紧围绕全疆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打造‘五城一区’……”

徐双敏把《行政管理学》课堂搬到了克拉玛依市科技馆的“城市规划展”,把《电子政务的理论和实践》课堂搬到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让学生们不仅生动地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受到了最深刻的石油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把课堂搬到科技馆、产业园

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徐双敏不仅是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课堂外的“成长导师”。她深知卷面上的高分不能代替课外的实践锻炼,能力的提升应和知识的掌握同等重要。她指导学生参加校区辩论赛,学生拿回校区冠军后激动地和她报喜。她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校区各类创新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指导学生一次一次修改参赛文档,学生获得自治区金奖、校区一等奖,她也得到了自治区和校区的“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

学生们不仅把她当作专业课老师

更是把她当作亲人长辈

愿意主动和她分享自身感悟和情感

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徐双敏直言“很幸福”!

徐双敏:“学生们充满活力、想法多样,和他们的交流相处,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

徐双敏在中南大时便长期从事学院管理工作,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后,她又积极参加到这里的学科建设中,受聘成为学院督导组组长,她协助完善了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主持并参加学院各类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项评审等工作。徐双敏还毫无保留地“传帮带”——将自己的从教经验传给青年教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蓬勃的力量。

▲和青年教师交流,指导青年教师教学

在完成支教工作的同时,徐双敏也参与到克拉玛依的社会服务工作中。她多次参与克拉玛依政法委的调研项目,多次为新疆油田、中油测井公司、克拉玛依市委党校、克拉玛依市委社工部等单位的干部培训班授课,听课学员总计近650人。她还到社区为中学生讲雷锋精神,参与克拉玛依市人社局的事业单位应聘人员面试,多次参与培训克拉玛依新入职事业单位人员,听课学员总计700多人。

▲徐双敏为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同学们带来以“让雷锋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为题的思政课

现在徐双敏在克拉玛依的身份

不仅仅是一名援疆老师

同时也受聘克拉玛依市法学会

是法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法律人才库成员”

她发挥银发力量

把自己的所有才识

都贡献给祖国的发展

徐双敏:“去年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我深受鼓舞。他说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即使我退休了,但还能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我很开心。”

▲来到新疆支教后不久,徐双敏发现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图书不多,于是向中南大公共管理学院求助,在学院的高度重视下,2022年6月,中南大公共管理学院向克拉玛依校区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专业新书

此番援疆支教“且把夕阳做朝阳

她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让更多的学生

在青春的赛道上跑的更远

为“疆”来 也为祖国的将来

▲徐双敏在教育部银龄教师计划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1978年来到中南大求学,1982年成为中南大的一名教师,徐双敏亲历了中南大从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学校从她入校时的8个系、2个年级共800名本科生的规模,到现在19个学院、30000余名本、硕、博各层次学生的规模壮大。

徐双敏:“我深度参与和见证了学校从一个省属高校,到部属‘双一流’高校的发展过程,我为今天的中南大而自豪,也非常感谢学校对于我援疆工作各个方面的支持,中南大是我永远的坚强后盾。只要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站好讲台。”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