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你我同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3 20:51 1

摘要: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让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让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什么是国家安全?

2015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涉及哪些领域?

我国的国家安全领域主要包括20个领域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
每个领域都关乎国家命脉,也需要你我共同守护!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明确规定: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宪法》规定: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生活中应警惕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如发现可疑人员未经允许,以调查名义收集我科技、经济、企业等信息,应拒绝提供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对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的煽动性、造谣性内容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不传播。
发现境外人员在军事要地、涉密单位周边活动,有窃密嫌疑的,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遇境外组织或个人利用社会矛盾煽动对抗政府的行为,必须第一时间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拾获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应立即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不得私自留存或处置。
发现买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要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或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报告。
发现盗窃、抢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要立即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12339
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
维护国家秘密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案例解析

警惕外包泄密

3月28日,国家安全部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涉密单位保洁员间谍案。某重要涉密单位长期将办公楼物业管理外包给某物业服务公司,该公司保洁人员段某为满足个人私欲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后经指使借从事保洁服务之机,通过盗取、偷拍等方式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1项机密级、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及其他6项情报,造成重大失泄密,危害我国家安全。

案例启示:涉密机关、单位应夯实保密管理主体责任,明确 “发包” 部门监管责任,签署协议时应在外包协议中明确自身的保密监管权力和承包方的保密管理义务。应从严审查承包单位资质条件,特别是购买服务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把好资质关口、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同时,涉密机关、单位应会同承包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应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 “三位一体” 安全防护体系,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出国逐梦入骗局

王某轻信他人推荐,找到某境外移民中介,幻想着出国务工赚取高薪。在缴纳了10万元代办费后,移民中介为其量身打造了“移民方案”,制作了假学历、假户口本和相关出境手续。谁知赴境外后,王某竟被中介负责人介绍给了境外反华组织人员,付费参加所谓的“课程培训”。据王某称,每次参加“培训”时都要签名,在写满反动标语的教室里高喊反动口号,还要被迫留下照片等影像记录。非法中介还伪造大量文件材料,虚构当事人在境内“被迫害”故事,严重损害国家形象。不久之后,无力续缴“培训费”的王某,逐渐意识到自己蒙受欺骗,于是不再参加任何“培训”活动。移民中介见其再无压榨价值,随即“人间蒸发”。面对无依无靠、语言不通、生活艰难的困境,王某终日以泪洗面,在家人的接济下艰难返回国内。

案例启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捍卫祖国荣誉、民族尊严应当成为每一名中华儿女的自觉行动和底线要求。事实早已证明,编造谎言、颠倒黑白、炮制各种负面话题丑化抹黑中国,是境外反华势力的一贯伎俩。一切试图通过损害国家安全而获得个人利益者,只会吞下人生苦果;那些为虎做伥、坑害同胞的犯罪分子,必将受到法律和道义的严正审判。

调查问卷下的陷阱

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有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问卷式的“虚心请教”,满足民众对专业爱好的价值追求,在前期问卷调查获取人物画像后,诱惑其中的重点人员参加所谓的专业交流群组,通过布设信息交流陷阱和定向投放物质奖励,放大重点人员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数据搜集和群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群组交流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组织开展数据分享交流会,甚至会从境外免费寄送相关的硬件产品供爱好者架设,并根据分享的数据量和重要敏感程度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提升会员级别、获得高阶设备、成为地区管理员等,让用户获得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进而沉迷其中,沦为窃密“工具”。

案例启示:对于境外不明组织发送的问卷调查邮件,要慎之又慎,非必要不参与,尤其要注意不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家庭状况等,自觉保护好个人隐私数据。对于个人的专业兴趣爱好尤其是涉及核心敏感领域的相关内容,需提高判断力、辨别力,自觉遵守安全保密有关要求,不能盲目满足猎奇心理,严守底线、不踩红线。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