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海内外顶尖肿瘤学专家,共探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与发展方向。
撰文:枭野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海内外顶尖肿瘤学专家,共探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与发展方向。
“医学界”特别策划【名医话名泉】访谈栏目,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做客访谈间,围绕本届CSCO年会ADC药物应用、NSCLC综合治疗、精准诊疗及2025年肿瘤领域年度关键词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医学界:宋教授,您在大会中分享了HER2-ADC药物:肺癌治疗新赛道这个话题,目前ADC药物在NSCLC中广泛应用,可否请您谈一谈目前ADC药物在肺癌中的应用前景和现状?宋勇教授:
ADC药物无疑是近年来肺癌领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它的出现,为我们攻克某些难治性肺癌亚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针对HER2等靶点的ADC药物,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例如,针对HER2突变的ADC药物,其疗效远超传统的化疗甚至部分靶向治疗,成功开辟了HER2阳性肺癌的精准治疗新赛道,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
首先,是治疗阵线的前移,从后线推向一线,甚至探索与免疫、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模式,以期实现“1+1>2”的效果。
其次,是治疗场景的拓展,我们正在积极研究ADC药物在新辅助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中的潜力,希望能为更多可手术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愈的机会和效果。
最后,是靶点的不断拓展和新型ADC技术的迭代,未来将有更多患者能从这类“生物导弹”中获益。
医学界:您长期致力于肺癌的精准诊疗研究,目前肺癌的免疫靶向是治疗热点,众多肺癌患者从中获益,但如何针对肺癌治疗方案排兵布阵仍然是治疗的重点,请您结合最新研究,谈谈这些成果如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宋勇教授: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临床问题。如今我们手中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如何“排兵布阵”实现生存获益最大化,关键肯定在于“精准”二字。
首先,全面的分子检测是基础。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常规的几个基因检测,而是需要借助二代测序等技术进行更广谱的检测,明确患者的驱动基因:比如EGFR、HER2、MET等和PD-L1表达情况,这是选择靶向、免疫或ADC治疗的先决条件。
其次,要动态评估。治疗过程中肿瘤会发生进化,产生耐药性。这时,再次活检,包括组织或液体活检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查明耐药机制,从而及时调整策略,比如靶向药耐药后换用ADC,或发现新靶点后选择对应的药物。
最后,要个体化综合考量。最新研究,比如FLAURA2,提示我们靶向+化疗的联合模式,能为部分患者带来更好的缓解和更长的生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适合联合治疗。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仅是基因分型,还包括肿瘤负荷、具体症状、患者年龄、身体状态和个人意愿,在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制定“一人一策”的个体化方案。
医学界:在今年的WCLC上FLAURA2和HARMONi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您认为未来3-5年肺癌的精准诊疗的趋势是什么?宋勇教授:
FLAURA2和HARMONi确实是今年WCLC上最引人瞩目的研究之一,它们分别回答了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治疗关键问题,共同描绘出肺癌精准诊疗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FLAURA2的研究结果证实,联合化疗组相比奥希替尼单药组,显著延长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47.5个月,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提升。当然,这也带来了新的临床挑战,我们需要权衡PFS的显著改善与联合化疗带来的毒性增加和生活质量影响。因此,与患者共同决策,个体化地评估获益-风险比变得至关重要。
HARMONi研究解决的是难治人群新突破的问题。成果显示联合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改善了OS,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结果。
这些重要研究结果揭示了几个未来趋势:
第一,治疗策略的精细化与序列化。未来的重点肯定不再是简单的一线用药选择,而是通盘考虑整个治疗过程的全程管理。我们会看到更多高效药物,如靶向药与化疗、抗血管药物、甚至ADC药物的联合,目标是在优势人群中实现疗效的最大化。
第二,耐药性产生后,相关机制的精准破解与应对。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耐药机制,并开发针对各种耐药突变的新一代药物,让患者的生存期通过“换道超车”的方式不断延长。
第三,人工智能融合进入治疗手段。AI可以辅助我们整合多组学数据,比如基因组、病理影像、临床信息等,构建更精准的预测模型,为患者推荐最佳治疗方案,让精准诊疗变得更加智慧。
医学界:转眼2025年已过大半,借此契机,可否请您预测一下今年肿瘤领域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以及请您简单分享下您预测这一关键词的原因。宋勇教授:
如果让我预测一个2025年肿瘤或者肺癌领域的年度关键词,我认为是“融合”。
我选择这个词的原因在于,当前肿瘤学的发展已经告别了单一疗法“单打独斗”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多模态、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第一,治疗手段的融合:正如我们今天谈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ADC药物、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各种手段正在以各种组合方式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治疗策略。
第二,技术与医学的融合:AI大数据、ctDNA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临床医学的融合日益紧密,正在从科研工具转化为驱动临床决策的核心生产力。
第三,学科间的融合:肿瘤的治疗更加依赖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专家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
这种“融合”的趋势,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精准”和“个体化”,为患者带来最大程度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提升。
专家简介宋勇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胸部肿瘤中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老年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南京大学呼吸病学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候任会长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责任编辑:猫猫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影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