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简体版较之繁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
1、《理想的下午》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简体版较之繁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最最受欢迎的散文家。
2、《摩托日记》
◎ 内容简介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是一本旅行日记,也是一部心灵自传,记述了“浪漫冒险家”灵魂人物切·格瓦拉年轻时环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从科尔多瓦出发,骑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这次旅行历时9个月,横跨拉丁美洲大陆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们饱览了拉丁美洲大陆壮美的风光,包括安第斯山脉、阿塔卡马沙漠和亚马孙河,还见识了令人赞叹的印第安文化遗产。
本书文字通俗流畅,时而诗意盎然,时而诙谐幽默,带给读者美妙的阅读体验。书中的故事描写紧凑动人,场景刻画鲜活形象,具有电影般的画面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小插曲,读起来生动活泼,令人忍俊不禁。切·格瓦拉对拉丁美洲文化的深度探索,对拉丁美洲历史和时局的反思,又为本书增添了浓厚的思想性。
3、《重走》
◎ 内容简介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 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 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4、《夜航西飞》
◎ 内容简介
这本回忆录以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肯尼亚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其中包括她毕生钟爱的两项有趣又传奇的事业——训练赛马和驾驶飞机。柏瑞尔•马卡姆以非常动人的文字,铺陈出她在非洲度过的童年、她参与狩猎的情景、她与当地土著的情谊、她训练赛马的过程,以及她独自驾驶 单翼双座木螺旋桨飞机,在东部非洲从事职业飞行并猎队搜寻大象踪迹的往事;还详细描述了她从非洲驾机回英国沿途所遭遇到的政治与自然险阻;最后更记录了她在一九三六年九月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
5、《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
◎ 内容简介
作者库索在京都生活七年,从被一包浅煎咖啡豆打动开始,她踏入了无数载满故事的咖啡馆。为了深入了解京都的咖啡馆生态,库索专程拜访了当下京都咖啡业最具代表的16位店主,与他们进行了长谈,用文字展现了京都咖啡馆特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氛围,以及咖啡职人的生活工作状态:对于咖啡,他们是专业的。这不是一件光靠情怀和满腔热情就能实现的事情。
在这本书里,最年轻的咖啡馆只有两岁,最年老的咖啡馆已经七十岁。再过些日子,咖啡馆也会成为新的百年老店,缓慢地流淌在古都的街道上,而这些营造缓慢时光的店主,我们称他们为“咖啡职人”。
6、《家在小院里》
◎ 内容简介
《家在小院里》是知名插画师厚闲的绘画随笔集,记录闲叔与白鹤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小品。厚闲以传统的宣纸水墨画出当代都市人向往的生活,以平淡闲适的笔触书写归园田居的惬意。
全书按四季之序编排图文,一篇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搭配一幅幅清雅质朴的画作,跟着节气过生活,闲观岁月的模样。闲叔与白鹤居于一方小院,院里有山石、蕉叶、石桌、柿树等。闭门可享清欢,种菜、做饭、读书、晒秋……开门赏四时景,散步、会友、赶集、踏青……惜人间草木,万物可爱。
那些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老街小巷的人情味、回不去的旧时光,这本书里都有。
7、《星期一,喝抹茶》
◎ 内容简介
如果感到疲惫,就坐下来,翻开这本书,一起喝一杯香喷喷的抹茶吧。
只要一直回溯,就会发现无数个充当“纽带”的人。哪怕少了其中任何一条“纽带”,都得不到现在的生活。任何相遇,都是素味平生的人们,选择不断牵起相互的手的结果。
最美好的事情在于,那些在远方成为“纽带”人,并不知道自己给某个人带来了幸福。自己用心经营的关于生活的产物,无形中推动了陌生人的生活。
我们自从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拥有了无数的羁绊……
爱与命运相逢,你我,都身在其中。
8、《小鸟睡在我身旁》
◎ 内容简介
十年前,黎戈有了女儿,学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长袜子皮皮”,取了诨名皮皮。从那时起,她的生活慢慢从《心是孤独的猎手》转变至《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那个能不打招呼独自出门旅行的女人,消失了。
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一场转变,它关乎努力:用握着的一支笔撑起皮皮的吃穿;分享喜爱的作家给皮皮,穿起“精神母子装”;把用来看书写字的时间匀出大半来卷寿司、捏肉圆。
更多的是无关努力的发现:怀皮皮时喜悦胀痛内心的感觉,平庸物事被皮皮点石成金、蒙尘心灵被皮皮点滴照亮的瞬间,最亲近的皮皮也不可随意干涉、随意依赖,家人不言不语的照顾和陪伴,还有人原来也可以保持难得的“普通”,也可以爱上平淡的流年。
在书中,她写女儿皮皮,爱鸟爱自然爱画画的小女孩,灵动敏感尽显;写母亲,贤惠爱家、惜物惜人、温和长伴;写身为人母的女友,各具姿态,各自精彩。在皮皮那些只有儿童才创造得出的画与手工的映衬下,黎戈的文字似乎也不再一样。
来源:巴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