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初,叶飞奉中央之命,前往海军总部担任第一政委一职。他身上肩负重大任务,即整顿海军,纠正部队内部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种种乱象。
1979年初,叶飞奉中央之命,前往海军总部担任第一政委一职。他身上肩负重大任务,即整顿海军,纠正部队内部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种种乱象。
重任在肩,叶飞不敢有丝毫松懈。为了稳妥起见,他专门向中央索要一人,点名让此人担任自己的助手。
这个人是新四军出身,建国后不久便转业,担任政府部门的工作。一般这种经历了退伍转业的老干部,是不会轻易再度安排军职的。
可中央对于叶飞这项要求,没有丝毫为难,痛快地答应了。
此人被火速调回部队,重新穿上军装,成为了叶飞的左膀右臂。
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做过什么事,使得叶飞及中央都对其青眼有加?成为了叶飞的助手之后,他又表现得如何呢?
鲁冰
这位叶飞亲自“点将”的干部,名叫鲁冰,是新四军出身的一名老革命。他本来名叫梁仪,参加革命之后为了不连累家人,才改名为了“鲁冰”。
和大多数生在贫苦人家的我军将领一样,鲁冰也是小小年纪便当童工了。只不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鲁冰做了几年苦工,竟然成为了“半个知识分子”。
十五岁那年,他在温州老家的报社搬运印刷器材养家糊口,结果耳濡目染的,逐渐学习了不少文化。
报社的工作经历,不但使鲁冰增长了学识,还让他接受到了伟大革命理念的熏陶。
抗战打响的时候,十六岁的鲁冰,已经成长为了心怀热血报国豪情的有志青年。为了保卫家园,驱逐日寇,他加入了新四军领导下的温岭青年团。
在江浙一带,温岭青年团为抗战的敌后工作,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国民党反动派一直担心我党、我军“坐大”,使出了不少手段进行打压,温岭青年团的新四军背景,注定了它无法逃过国军折腾。
1938年,国军不顾汹汹舆情的极力反对,硬是将温岭青年团强行解散了,还派出特务四处逮捕青年团的领导干部。
鲁冰等人没了组织,干脆加入了新四军正规部队,从此正式成为了我党、我军光荣的一分子。
鲁冰在新四军部队,先是干了一阵子组织、宣传工作,后来又奉命执行“潜伏”任务。他在金华建立起了我党的地下联络站,为正面战场传递了许多关键情报。
鲁冰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隐藏在“第二次合作”背后的矛盾,开始具象化。
鲁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被迫辗转逃亡求生。
经过一番艰辛寻觅,他最终找到了浙东的新四军主力部队,从此开始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鲁冰随军一路征讨,立下了赫赫战功,也经历过不少惊险时刻。其中最为九死一生的,当属1944年的四明山阻击战了。
那一次,鲁冰所在的新四军第八中队,遭遇了敌军的重重围堵。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鲁冰一次次率队冲锋,身上连中六枚流弹,其中有一枚子弹正中胸口。
被射中要害之后,鲁冰直接倒在了前线。
幸好战友们及时发现,冒着枪林弹雨将失去意识的鲁冰抬到了担架上,否则他性命难保。
还没等军医拿出绷带为其止血,鲁冰就被轰隆隆的炮声震醒了。睁开眼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继续前进!”
经过整整三天三夜的鏖战,第八中队击溃了敌军。
战斗结束之后,鲁冰强撑着一口气,随军抵达了附近的我军医疗站点。由于伤势实在是太过严重,鲁冰不得不在老乡家里休整了一阵子才归队。
养伤期间,鲁冰曾数次因大量失血而休克,好几次半只脚踏入鬼门关。凭借着无比顽强的意志力,鲁冰挺了过来,七个月之后重新回到了作战队伍。
解放战争爆发后,鲁冰曾奉命前往东北、华北等地区随军作战,并在淮海、渡江等战役过程中表现惊艳。
他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干部之一,并在建国之后留在了这座城市,转业成为了市海运局的“二把手”。
1955年,地方政绩突出的叶飞,被调到中央任职,成为了交通部办公室的一名司长。
叶飞所负责的工作,主要是祖国南部的水路运输事宜。
在他的兢兢业业、不懈努力之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运、江运工作全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1977年,鲁冰被分配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协助叶飞将军,处理在特殊年代所产生的一系列“冤假错案”。
两人合作过程中,鲁冰的过硬能力和正派作风,给叶飞留下了极深印象,这也为他们两年之后的再度共事埋下了伏笔。
1979年,为了清除特殊时期海军的种种宿弊,中央专门派叶飞前去整顿军务。
接到任务之后,叶飞将军深感一个人独木难支,因此希望中央能够给自己安排一位助手。
而叶飞的理想助手人选,便是鲁冰。
在共同处理“冤假错案”的时候,叶飞将军便发现鲁冰严谨细密、富有耐心的工作方式,非常适合统筹政务、整顿军务这类需要“水磨功夫”的岗位。
因此,叶飞积极向中央“要人”,而中央也爽快满足了叶飞的要求。
鲁冰(前排左站立)在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50周
就这样,在退伍转业了二十多年之后,鲁冰再度穿上军装,前往海军总部任职。
对于这样的机会,鲁冰十分珍惜,工作起来格外卖力。
配合叶飞将军工作四年以来,鲁冰将海军内部的大小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好评。
一转眼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鲁冰又被安排了全新的任务:以海军领导干部的身份,进行中美军事领域的沟通、交流工作。
此前从未接触过外交工作的他,不断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将各项任务完成得相当漂亮。
美军代表团首次访华过程中,鲁冰作为中方代表,不但妥善接待了美方人士,还及时制止了对面刺探我军海上编队军情的无礼行径。
鲁冰的有礼有节,成为了我国军事外交的榜样,他由此在1981年获得了中央颁发的奖章。
1983年,鲁冰光荣离休,此后便将精力投入到了军史研究领域。
新四军出身的他,对这支传奇部队一直有着极深的情怀。
在鲁冰的组织之下,新四军研究所建立了,大型军事纪录片《铁的新四军》拍摄成功,并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了。
可以说,鲁冰的不懈努力,使得新四军的宣传工作,水平大大上了一个台阶。
他曾担任军事指挥、交通运输、外交工作等多种岗位,离休之后还能继续“发光发热”,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那么靠谱。
鲁冰(1921-2008)
2008年秋,八十七岁的鲁冰因重病不愈,在北京溘然长逝。
这位永远靠谱的老干部,和他的许多革命战友们一起,长眠在了八宝山公墓。
对于鲁冰的生平,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参考资料:
1.忠魂永留如歌的岁月 ——献给永远怀念的父亲鲁冰——时间: 2021-12-01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
[1]梁学平.鲁冰:戎马生涯写春秋[J].大江南北,2021,(04):23-26.
来源:浩舞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