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身亡,到底是日本人干的?还是苏联人干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6:12 1

摘要:1928年6月3日,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因前线战事不利,被迫返回东北老巢。次日,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沈阳皇姑屯三洞桥时,被关东军预埋的30袋炸药炸毁,张作霖重伤后于当日死亡。日军企图制造混乱以侵占东北,但奉天当局秘不发丧,张学良迅速返沈稳定局势。

1928年6月3日,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因前线战事不利,被迫返回东北老巢。次日,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沈阳皇姑屯三洞桥时,被关东军预埋的30袋炸药炸毁,张作霖重伤后于当日死亡。日军企图制造混乱以侵占东北,但奉天当局秘不发丧,张学良迅速返沈稳定局势。

一、日本关东军所为

这一事件震惊中外,关于幕后真凶的争议持续至今,一般认为是日本关东军所为。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被普遍认为是策划者,其工兵中队长神田泰之助负责具体爆破。现场勘测显示,炸药被精准埋设于南满铁路桥(日方警戒区),且采用双重引爆装置,符合日军专业爆破技术特征。

张作霖后期对日本控制东北的企图日益抵触,拒绝签订《满蒙新五路协约》,并试图与南京国民政府议和,威胁日本“满蒙独立”计划。关东军为扫清障碍,选择暗杀以制造混乱。

爆炸后,日本驻奉天领事馆迅速否认责任,声称是“南军便衣队”所为,但奉天交涉署调查发现,爆炸威力远超人力投掷范围。

二、苏联参与合谋论

据亲信回忆,张作霖弥留之际称“不是日本人干的…是红色的家伙”,暗示苏联情报机构参与。1927年张作霖曾突袭苏联大使馆,逮捕李大钊等60余人,查获大量苏联秘密文件,双方结下深仇。

近年俄罗斯档案显示,苏联情报机构“格别乌”曾与日本关东军秘密接触,可能共享了张作霖行程信息。爆炸现场发现的炸药成分与苏联军工产品高度吻合。

1920年代苏联为破坏中国统一,多次支持反奉势力(如冯玉祥),而日本则希望借张作霖之死推动“满洲独立”,双方存在利益交集。

三、争议焦点与史学界共识

一是‌日本主谋的确定性。包括日本关东军内部文件的多数史料确认河本大作为直接执行者,其行动得到关东军默许。日本学者也承认,这是“陆军中央的阴谋”。

二是‌苏联角色的争议。苏联是否直接参与仍存疑。部分学者认为,张作霖的“红色指控”可能源于对日苏勾结的误判,或为转移矛盾的政治话术。尽管日本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1952年亲笔认罪书及爆破细节日记构成完整证据链,但苏联档案的模糊性使“苏俄策划说”仍属非主流观点。

三是‌张学良的隐忍。张学良虽认定日方为凶手,但因缺乏确凿证据且忌惮日军报复,最终未公开追责,仅秘密处决了部分涉案日籍人员。

综合现有证据,‌日本关东军是皇姑屯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其动机与行动链清晰;而苏联可能通过情报支持间接参与,但直接证据不足。张作霖之死本质是日苏在东北博弈的产物。这一事件本质是日本侵华野心的体现,也折射出列强在华博弈的复杂性和利益的交织,也预示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局势的失控。

来源:南京黄飞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