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看到这些不对劲的商品图,那么不必怀疑,你遇到AI假图了,也就是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近年来,大家网购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不时能在电商平台的商品页上
看到类似图片
乍一看,挺好看
但再一看,总觉哪不对劲
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许多商品图里的模特
虽然穿着不同衣服
却能做到从神情到姿势分毫不差。
如果看到这些不对劲的商品图,那么不必怀疑,你遇到AI假图了,也就是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图源:网络截图)
网友: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AI假图风格各异,可换脸、可换装、还可换背景,有写实风,也有动漫风,甚至奇幻风。
你能通过图片看出实物是什么样的吗?
网友纷纷在网上晒出了“货不对板”的对比图,在AI假图中,每一件聚酯纤维的衣服,看上去都如丝绸般顺滑,但收到货后却差别巨大。
(图源:网络截图)
许多AI假图由于生成合成不当
经常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效果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抱怨
“好恐怖”
“AI假图太离谱”
“这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淘宝宣布:全平台打击!
近日,淘天集团发文称,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
淘宝规定,商品图片应以商品实拍图作为核心的效果体现,修饰行为应当适度,避免失真。严禁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据了解,淘宝对AI假图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商品品质失真或款式不符,如:利用AI等技术导致材质表现失真、纹理褶皱模糊、商品款式不相符。
2.商品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展示。如:利用AI等技术过度美化导致不能展示商品真实效果,如呈现动漫感、面部磨皮过度等。
3.场景失真或不存在场景,进而导致商品展示失真,包括利用AI等技术产出畸形人体、违反物理规律的图片。
4.图片质量差,进而导致商品展示失真,包括利用AI等技术产出抠图白边、贴图感明显的图片。
AI生成合成内容须添加标识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我国广告法也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添加提示标识、传播、审核等作出具体规定。该办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届时将进一步压缩电商平台图片造假空间。
来源:广州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