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何为?美国刚强调不对华开战,英航母就带领5国战舰杀向中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3 17:00 1

摘要:中美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让我们险些忽视了中国近海的防务问题。当前,台海和南海局势急剧升温,中美关系处于擦枪走火的边缘。对中国开战,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选项。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以及国防部长都曾多次公开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开战。”然而,就在美国试图缓和军事

中美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让我们险些忽视了中国近海的防务问题。当前,台海和南海局势急剧升温,中美关系处于擦枪走火的边缘。对中国开战,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选项。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以及国防部长都曾多次公开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开战。”然而,就在美国试图缓和军事对峙的背景下,怪事却接连发生。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HMS Prince of Wales)带着四国舰队杀向中国近海,引发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并不是近期除美国之外的西方国家第一次派遣航母到中国近海游弋。2024年11月28日,法国“戴高乐”号航母(FS Charles de Gaulle)从土伦海军基地启航,执行为期5个月的“Mission Clemenceau 25”任务,首次部署至太平洋地区(自1968年以来首次),并于2025年3月结束。

法国航母刚回国,英国航母就接踵而至。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计划于2025年4月22日从朴茨茅斯启航,执行为期8个月的“Operation Highmast”任务,前往印太地区。这一次,英国舰队规模极其强大,甚至超过了标准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包括一艘航母、一艘45型驱逐舰、一艘23型护卫舰、一艘皇家舰队辅助油轮和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挪威海军提供一艘护卫舰(搭载一架皇家海军直升机)和一艘补给船,西班牙和加拿大各派出一艘护卫舰。

此外,舰队搭载4000名服务人员:2500名来自海军,900名来自英国陆军,不到600名来自英国皇家空军。

这一行动计划参与多国演习,如与19个国家合作的“Talisman Sabre”演习,以及与日本自卫队的联合训练,旨在增强与盟友的军事互作性,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支持地区和平与稳定。美国人没来,英国人却来了,难道英国又想重演“炮舰外交”,再来一场“鸦片战争”?

英国《每日电讯报》煞有介事地模拟了一场中英海军之战,试图为此次行动壮胆。文章承认,英国航母战斗群无法与中国陆基空军相提并论,但声称在远洋作战中,英国有绝对优势,甚至吹嘘中国两艘航母——辽宁号和山东号——完全不是英国航母的对手。

《每日电讯报》写道:“威尔士亲王航空联队无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庞大的陆基空中力量抗衡,但在蓝海中,她的第五代飞机将击败当前中国航母——辽宁号和山东号——可以派出的任何对手来对抗她。”

英国人认为,中国两艘航母尚未搭载第五代战机(如歼-35),因此不可能与F-35B抗衡,到时候中国肯定一败涂地。

然而,他们也承认:“几年后,当新的福建号或她的120,000吨巨型继任者准备就绪时,情况将大不相同。然而,今年对中国人来说,从陆基空中出来,在深蓝中与皇家海军作战并不是一个好年头。”

在笔者看来,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不过是英国人为自己壮胆的空话。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若真敢进入台海或南海,根本没有撒野的资本。中国海空军的综合实力完全能够应对这一挑战,无论是航母对决、水上舰艇对抗,还是水下舰艇较量,英国都难以占到任何便宜。

从航母和航空力量的维度看,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24架F-35B隐形战机,确实具备一定的空中作战能力。然而,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上可部署歼-20隐形战机,其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足以抗衡F-35B。

歼-20可携带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而F-35B的空战武器射程相对较短,难以在远距离对抗中占优。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陆基航空力量可以依托岛礁进行快速补给和轮换,而英国航母远离本土,补给线漫长,一旦发生高强度对抗,其续航能力将受到严重限制。

即使在远洋,我军的雷达卫星以及电子战机、预警机也能发现F35,到时候我军舰载歼16就能对付他们。

从水上舰艇的维度看,英国航母战斗群的护航力量包括一艘45型驱逐舰和一艘23型护卫舰,总体战斗力有限。45型驱逐舰虽然装备了“紫苑”防空导弹,但其反舰能力较弱,且多次因动力系统问题出现故障,作战可靠性存疑。23型护卫舰则更显老旧,主要用于反潜作战,反舰和防空能力不足。

相比之下,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堪称“海上多面手”,排水量达1.3万吨,装备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可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和红旗-9B防空导弹,综合作战能力远超英国舰艇。055还具备强大的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能力,能够有效压制英国舰队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在水上对抗中,英国舰艇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从水下舰艇的维度看,英国航母战斗群包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可能是“机敏”级),其静音性能和攻击能力不容小觑。然而,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同样不容忽视。中国拥有多艘先进的常规潜艇,如039A/B型“元”级潜艇,配备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静音性能极佳,适合在南海复杂水文环境中作战。

此外,中国还在加速发展核潜艇,如093B型和095型攻击核潜艇,其隐蔽性和打击能力不断提升。在水下对抗中,英国的单艘核潜艇很难突破中国潜艇的层层围堵,更何况中国还可依托岸基反潜力量(如固定翼反潜机和声呐网络)形成立体防御。

此外,中国在“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体系下,还拥有高超音速导弹(如东风-17),射程可达2500公里,速度高达10马赫,能够轻松突破英国舰队的防空系统。美军尚且对中国的A2/AD体系忌惮三分,更何况是实力远逊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英国舰队?英国难道还以为自己是纵横四海的“日不落帝国”?显然,英国自己也清楚,如今的皇家海军早已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

既然明知自己实力不济,英国为何还要带领四国舰队高调前往印太?在笔者看来,英国此行有以下几个考量。

其一,应付美国的压力。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要求盟国实现“防御自主”,并对北约盟友的防务贡献颇有微词。英国此次部署显然是做给美国看的,一方面在红海方向为美国盟友打气助威,另一方面通过印太行动展示其对盟友体系的承诺,以换取美国在北约中的持续支持。

其二,维护地缘战略利益。印太地区被视为全球经济和军事竞争的新中心,英国希望通过参与多国演习(如“Talisman Sabre”)增强与盟友的军事互作性,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支持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三,促进经济与贸易利益。2024年9月前12个月,英国与印太地区的贸易额达2860亿英镑,占英国总贸易的17%。此次部署将在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地开展贸易推广活动,旨在提升英国工业的影响力,增强经济韧性。

其四,展现军事实力。部署航母战斗群是英国展示远洋投射能力的重要机会。搭载24架F-35B战机的“威尔士亲王”号将参与北约“Neptune Strike”演习及印太地区的高强度演练,测试其作战能力,向盟友和潜在对手展示英国的军事存在。

此外,前段时间,中国055型驱逐舰曾赴澳大利亚沿海绕行,引发澳方关注。作为“五眼联盟”的老大哥,英国此行可能也有意为澳大利亚壮胆。然而,英国自己也清楚,其海军实力早已无法与中国抗衡。

有趣的是,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开拔前,英国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已于近期访问中国,这是近10年来首位同级别英国官员访华。英国人为何而来?显然是为了向中国说明情况,表明自己没有敌意,避免在敏感地区引发误判。然而,英国航母是否会前往台海、南海等敏感地带,仍是一个未知数。说实话,这一切都很难预测,笔者不敢打包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海军不敢轻易挑衅中国。回顾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行动,2025年2月,该航母在南中国海与菲律宾进行联合训练,但未穿越台湾海峡。同期,中国055型驱逐舰从澳大利亚海域返回时,险些在巽他海峡与“戴高乐”号“撞路线”。

法国人听说后,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调头去了新加坡。法国的回避态度或许预示了英国的立场: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英国很可能会选择避让。

尽管英国航母战斗群高调前往印太,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英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当前,英国工党政府正试图“重置”中英关系,近期已有多名英国高官表达访华意愿。

作为“墙头草”中的“站队达人”,英国逐渐意识到中国对美国的赶超之势,尤其是在海军领域。中国造船能力远超美国,海军实力快速提升。英国人对此看在眼里,特别是在中美关税战可能见分晓的背景下,英国更倾向于观望,而非盲目站队。

英国派遣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太,是为了应付美国;英国派遣军事长官前往中国,是希望中国不要误会。说白了,英国人还是鸡贼,还是在骑墙。

在笔者看来,我们不要求英国“背叛”美国,只希望英国不干涉中国内政,特别是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如果英国有这样的眼力见,就足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来源:陶陶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