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动驾驶关键突破!中国争夺万亿赛道主动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7:10 1

摘要: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明确宣布:将加速推动自动驾驶在香港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达致商业营运!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再也无法被忽视的信号。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明确宣布:将加速推动自动驾驶在香港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达致商业营运!

话音未落,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早已闻风而动。

当日,百度港股(09888.HK)股价单日暴涨16%,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自年初至今,百度股价已累计飙升超过60%。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座以法治严谨、监管审慎著称的国际都市,此次在自动驾驶政策上的“破冰”,意义远超一个区域试点——它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终于拿到了驶向全球右舵车市场的“第一张船票”。

而手握这张票的,是百度。

为什么是香港?为什么是现在?

香港,从来不是一个容易“征服”的市场。

右舵左行、高密度山路、多畸形交叉口、狭窄街道、人车混流……这里的路况,被行业公认为“地狱级难度”。

但恰恰是这种难度,让香港成为检验自动驾驶技术成色的“试金石”。

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将批出三个测试区域,以自动车跨区行走和接驳其他交通工具为目标,推动业界以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右舵车市场。

换句话说,香港不仅要自己跑起来,还要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出海的“桥头堡”。

那么,百度凭什么成为最大赢家?

答案只有三个字:早、稳、快。

早在去年11月,百度萝卜快跑就拿下全港首张自动驾驶先导牌照,12月开始在香港公开道路测试。短短数个月内完成三次扩区,测试范围从最初机场周边逐步延伸至北大屿山核心区域、东涌城市生活圈,之后又深入地势较为崎岖,道路更为复杂的香港岛南区,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20000公里。

没有真本事,不可能在香港这么快站稳脚跟。

百度早在2013年就布局自动驾驶,是全球极少同时拥有“大模型+无人驾驶”双能力的公司。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全球安全测试里程已突破2亿公里,远超谷歌旗下Waymo的1.55亿公里。基于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萝卜快跑得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

这也意味着,萝卜快跑对复杂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这让萝卜快跑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会”在右舵左行的香港行驶,从容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施政报告发布前一个月,李家超会见了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人,就AI发展和自动驾驶技术在香港的应用场景、产业落地等事宜展开深入交流。

更早之前,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5月就亲自试乘萝卜快跑,公开点赞其表现“无论是让车、切线,还是驶过环岛,萝卜快跑均表现出色,与一般车辆无异”。

陈美宝的公开表态、高层会见——这一切都说明,萝卜快跑的技术实力和运营能力,已经赢得了香港的高度信任。

更重要的是,拿下香港,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全球右舵车市场的“通行证”——英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大量地区都是右舵左行,将无人驾驶的“香港方案”带向全球右舵市场,大片市场从此打开。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3月底,进军迪拜、阿布扎比,部署超1000台车;7月,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将布局亚洲和中东市场;8月,再联手Lyft进军欧洲市场……

香港,正是它走向世界的那块关键跳板。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开,就会发现:

全球自动驾驶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技术比拼,而是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政策、标准、生态竞赛。

目前,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为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逐步扫清法律障碍,美国已有4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针对自动驾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活动。得益于当地政策的开放,Waymo已规模化驶入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凤凰城等五座城市中心,布局了超过1500辆无人车。

相较而言,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在政策层面需要获得更系统、更开放的支持,有望推动更多政策创新与区域协同,进一步释放技术落地与创新应用的活力。正因如此,香港此次的“政策破冰”,才更具标志意义——它既是一个试验田,也是一座风向标。

政策一小步,行业一大步。香港开放自动驾驶,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自动驾驶不再只是“未来可期”,它正在成为眼下最确定的产业浪潮。谁卡位准、谁跑得快,谁就将吃下第一波红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