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杨媛媛还是一名都市白领,无意间了解到家乡的乡村振兴政策,便有了想要回乡创业的冲动。“我家在盘城街道有个老宅,如今政策上有创业支持,我何不把老宅改造一下,变成能做茶艺、手作还能感受乡野美好的空间呢?”
来滁河边
享受田园慢时光
都市丽人返乡
乡村也能“潮”起来
从“卖产品”
到“体验感拉满”
除了提供空间,杨媛媛还思考着,要给顾客带来更多体验。于是,这里开始不定期举办农事体验、手作课程和星空露营,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城市青年。“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消费,他们更渴望深度参与和文化认同。”
今年新增的“村咖”项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走进咖啡区,吧台前贴着杨媛媛手写的餐单,她不仅是咖啡爱好者,还是店里的“首席咖啡师”。
从磨豆、压粉到拉花,她样样精通。“城市咖啡是用来‘续命’的,乡村咖啡才是放松的神器!周末常有人专程来打卡,一杯咖啡配滁河和葡萄园的风景,成了朋友圈的‘流量密码’。”
不久前,杨媛媛还推出了“青春四季”主题套餐,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有趣的活动。春日踏青、夏夜露营、秋日野炊、冬季围炉,四季主题矩阵把传统节庆文化和青年潮流生活方式整合得明明白白。“乡村的玩法有很多,什么时候来,都能有新鲜感。”杨媛媛说。
借社群“造血”
青春小店抱团成长
杨媛媛的创业经历并非孤例。近年来,盘城街道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成立“青春小店联盟”、推出《盘城街道鼓励农文旅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吸引了大批青年扎根创业。从餐饮、民宿到采摘、野钓,再到婚俗、农耕、研学,新潮业态扎堆冒头,乡村“内生动力”直接拉满。
乡村小店怎么引流?盘城街道有妙招!他们正在筹备“青年社群”,线上线下联动,帮小店“造血”。线上有“青春小店联盟”微信群,实时分享客群需求和互助信息;线下组织“青春探探团”探店打卡,再通过社交媒体扩散,形成传播链。
街道还把青春小店纳入“Citywalk打卡地图”,联动周边民宿、农场打造消费闭环!比如,游客在庭院体验茶艺、手作后,可以去葡萄园采摘,或者参与农耕活动,轻松玩出“半日游”到“两日游”的多种选择!这种“抱团发展”模式,把“流量”变成了“留量”,为乡村经济注入长效动力。
此外,街道还推出了“青年主理人培育成长计划”,参观网红村、沙龙教学、新媒体特训,DeepSeek智能助手教你怎么玩转小红书和短视频,直接用“AI+人文”精准引流。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