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豫读指数报告②丨《被讨厌的勇气》霸榜,心灵疗愈书籍为何爆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6:32 1

摘要:“打工人”的焦虑,也投射到了图书的销售榜单上。近日,河南青年时报联合河南省新华书店、云书网、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推出《豫读指数报告》第二期。通过阅读榜单可以发现,时代的命题下,阅读也是现代人给自己疗愈的方式。

“打工人”的焦虑,也投射到了图书的销售榜单上。近日,河南青年时报联合河南省新华书店、云书网、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推出《豫读指数报告》第二期。通过阅读榜单可以发现,时代的命题下,阅读也是现代人给自己疗愈的方式。

在《豫读指数报告》第二期中,可以明显看到,心理学类型的书籍进入到榜单前列,其中新华书店的《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兆熹书店、西西弗书店的《不强势的勇气:如何控制你的控制欲》《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等,均是关于人们对自己内心的关注。

在兆熹书店的书单里,《悉达多》也在其中。这本书虽然不算心理学书籍,但是因为关注到“人生的意义”,也成为畅销书。

中原图书大厦营销部主任李玉茹对此有切身体会。在她看来,《被讨厌的勇气》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长期占据着图书畅销榜前列。“首先两本书的内容以通俗易懂、代入感强的方式切中社会心理需求,能够引发深度共鸣。《被讨厌的勇气》以对话体阐释阿德勒心理学,为读者提供了‘课题分离’等极具操作性的心理工具;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则借助童话寓言的形式,轻松开启自我疗愈的旅程。它们并非晦涩的理论著作,而是读者触手可及的‘心理医生’,这种特性使其受众极为广泛。”李玉茹说。

关注到读者对此类书籍的偏好,中原图书大厦专门设立了“心灵疗愈”“自我成长”等主题展区,并在线下举办了相关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和女性读书会。

在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荐书官李晓天看来,《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类心理学书籍一直在榜单的原因,就俩字儿:“对症”。“现在大家压力都很大,内卷、焦虑、人际关系烦恼……谁还没点精神内耗呢?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心理健康议题的高度关注与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被讨厌的勇气》就像个“人间清醒”的朋友,直接告诉你:“嘿,别瞎琢磨了,烦恼都是自找的,你的课题别人管不着!”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更像一个温暖的心理医生,用童话故事帮你把那些说不清的委屈和低落,捋得明明白白。“它们火,不是因为道理多高深,而是真正戳中了咱们的痛处,给了解决方法。读起来不费劲,又实用,谁不想买来‘自救’一下呢?因而这些书也成为无数读者寻求自我成长与情绪疗愈的‘必备手册’。”李晓天说。

从书单中可以看到,在各大书店的书单中,都离不开马伯庸的名字。《桃花源没事儿》《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长安的荔枝》《大医》等图书持续热销。不仅如此,在今年公布的海外图书馆藏榜单中,马伯庸及其作品均上榜。

“马伯庸”为何持续走红?郑州购书中心建业凯旋店店长林梦认为,马伯庸这几部作品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底色,独特的历史悬疑风格也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如《食南之徒》(2024年海外馆藏榜首,被67家图书馆收藏),其魅力在于以“小人物+大历史”的叙事方式,将美食、政治等元素融入生动故事中,降低了阅读门槛。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容易引发国内外读者共鸣。而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如《风起陇西》《长安的荔枝》等,形成跨媒体联动,进一步扩大了受众。

在兆熹书店主理人闫娟看来,马伯庸擅长把“知识小说化”,用悬疑叙事包装硬核历史,擅长关注小人物,打工人可以照见“职场生存指南”。马伯庸的“走红”,除了影视剧的助推外,也与其内容价值和书店场景体验有关。

李玉茹说,在新华书店,会重点注意给读者提供“场景化”体验。比如马伯庸的新书到店,就会做主题陈列、场景化摆放和推荐导览,就像《长安的荔枝》爆火期间,书店设有“长安的荔枝”特色展区,将相关作品集中呈现,配合推荐语和读者评语,激发读者的兴趣。“许多读者反馈,在书店翻阅后,更容易被书中内容吸引从而决定购买”。

本期书单可以看到,关于科技与未来、“AI时代”也持续引起了读者关注。

新华书店的《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智人之上》,西西弗书店的《AI导航式提问法:用好DeepSeek与元宝的高效提问手册》等均在阅读榜单前列。

2025年,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让大家对智能时代有了更近的感觉,催生读者对于掌握AI,以及智能时代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的关注。

李晓天认为,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概念演变为全球性的社会议题,公众在惊叹其能力的同时,更迫切希望理解它如何重塑就业、伦理乃至人类文明本身。“它到底会不会抢我饭碗”“未来会变成啥样”都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智人之上》等书则探讨AI背后的哲学与未来,它们共同回应了大众的深层焦虑与求知欲。“说白了,就是咱们普通人对未来的一份‘求生指南’和‘好奇心’,把这些书送上了榜单。这些书不仅是知识科普,更是应对未来的‘思维地图’,帮助读者在技术狂潮中保持理性思考,因此成为书店里不可或缺的‘智慧刚需’。”李晓天说。

林梦认为,人工智能书籍的流行,深刻反映了社会对技术变革的普遍焦虑与对知识的求知欲。这类书籍通常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清晰路径,满足了读者希望系统性理解AI并应用于工作的现实需求。“出版社的快速响应机制,十余天就推出热点书籍和全媒体营销策略,进一步放大了市场声量,使其成为现象级产品”。

书单中,总有一些书始终占据着经典系列,比如《一句顶一万句》《百年孤独》和童书《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等。

李晓天说,这些经典书就像“常青树”,它们的持续生命力源于其跨越时代的“普世价值”与叙事魅力。就像《百年孤独》的家族史诗、《一句顶一万句》的乡土孤独,直击人类共通的情感核心,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则以萌趣形式降低了历史阅读门槛,实现了经典内容的“轻量化”传播。

从图书营销的角度看,李晓天认为,这些书籍的畅销,也和短视频的爆火有关。“比如抖音上的详解名著系列,让原先比较难以理解的《百年孤独》等,成为更多读者容易接受的书。短视频通过深度解读、角色剪辑、梗概动画等形式,将宏大的叙事拆解为易懂的片段,降低了《百年孤独》等作品的理解难度,激发了网友的阅读兴趣。这种模式就像是个‘超强预告片’,把经典送到了大众眼前。”李晓天说。

和以往榜单不同的是,随着今年电影《哪吒》的火爆,“哪吒”系列的书籍和文创产品也随之爆火。

让闫娟和林梦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其衍生图书《敖丙传》《哪吒·三界往事》以及后期出版的《敖丙传(贰)》等,销售情况非常火爆,且维持着良好的销售热度,《哪吒·三界往事》甚至一度出现断货情况。“由热点事件、影视IP或名人效应带动的‘爆款’现象,主要得益于高效的营销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它们都凭借极强的辨识度形成了品牌效应,从而在书店的海量作品中持续脱颖而出,成为经久不衰的‘镇店’品类。”林梦说。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李肖肖 许度寒/文 赵墨波/图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吕淑丽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