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位曾因反腐和民主改革形象而赢得广泛支持的领导人,如今民调骤降、政策失误、街头抗议不断,甚至传出美英“密谋换人”的消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位曾因反腐和民主改革形象而赢得广泛支持的领导人,如今民调骤降、政策失误、街头抗议不断,甚至传出美英“密谋换人”的消息。
泽连斯基真的“完了”吗?
民调数据显示,泽连斯基的公众信任度在一个月内下降了7个百分点,降至58%。
在7月中旬,乌克兰政府推出法案:对逃兵或无故缺勤者最高可判处12年监禁,即使自愿返回部队也不得赦免。
这一提案在基辅引发抗议,街头出现大量标语牌,“服兵役不是奴隶制”的口号迅速传播。
最终,政府被迫撤回该法案。
接着,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对强制兵役的不满又试图调整戒严下的出境政策,允许18至22岁的男性离开乌克兰。
军方和部分议员认为,这将导致兵源流失,对乌克兰的长期动员体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国内媒体也指出,该政策可能加剧乌克兰本已紧张的人口结构问题。
今年夏天,基辅试图以“防止俄罗斯渗透”为由,剥夺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的独立性。
大量民间机构和社会组织走上街头,批评政府此举违背了最初的改革承诺。
国防分析师德米特里指出,泽连斯基的核心团队“生活在真空中”,在信息和判断上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的把握。
到了8月,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发布民调,显示泽连斯基的信任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滑。
公众对政府连续决策失误的反应已经从情绪不满转化为政治态度的变化。
一位匿名的基辅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基层真实的声音了。”
据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消息,美国和英国在2025年7月秘密与乌克兰主要权力人物进行了会谈,讨论有关“罢免泽连斯基”和物色继任者的可能性。
虽然美英方面没有公开证实,但这则消息在乌克兰国内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外交政策领域的专家指出,这显示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当前领导层的信心可能正在动摇。
从严刑征兵,到出境政策,再到反腐机构独立性被削弱。
它们共同指向一个问题:泽连斯基政府在国家安全、民意回应和制度治理之间的失衡。
政策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正在削弱乌克兰政府的凝聚力与合法性。
泽连斯基曾因反腐和改革形象赢得国内外广泛支持,但现在,他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乌克兰的挑战是治理结构能否在压力下保持透明、稳定与回应民意。
泽连斯基如果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就还能稳住局面。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