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被称为“东方绞肉机”的淞沪会战,参战部队都有哪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23:57 1

摘要:1937年8月13日清晨,上海八字桥一声枪响撕破天际。卖早点的王阿婆亲眼看见,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士兵猫腰冲过她的馄饨摊,领头的年轻人操着湖南口音喊:“莫碰老百姓东西!”那是湘军先头部队——他们前脚刚进市区,后脚日本海军陆战队就开着装甲车碾碎了整条街的商铺。这场后


1937年8月13日清晨,上海八字桥一声枪响撕破天际。卖早点的王阿婆亲眼看见,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士兵猫腰冲过她的馄饨摊,领头的年轻人操着湖南口音喊:“莫碰老百姓东西!”那是湘军先头部队——他们前脚刚进市区,后脚日本海军陆战队就开着装甲车碾碎了整条街的商铺。这场后来被称为“东方绞肉机”的淞沪会战,就此拉开血色帷幕。

黄浦江面漂着日军第三舰队的三十多艘战舰,最大的“出云号”巡洋舰主炮比水桶还粗。刚从广西赶来的桂军士兵李大福缩在战壕里数子弹——每人领到30发,而对面日军兜里揣着120发。“这仗怎么打?”他问班长。班长把草鞋带子紧了紧:“用牙齿打!咱们七十万人就是七十万颗牙,咬也要咬断鬼子的喉咙!”

八方来援:车轮战里的血肉长城
按参战时间轴梳理各省战况

【8月13日-8月23日:中央军打响第一枪】

参战部队:中央军精锐第87、88、36师

兵力:3个师约4.5万人

关键战役:围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炊事兵老张记得,8月14日他们连摸到虹口游泳池附近,发现日军把机枪架在屋顶水箱上。“咱们没重炮啊!”连长急得直拍大腿。最后三个河南兵捆着手榴弹爬下水道,硬是把水箱炸了个窟窿。打到第10天,这三个师伤亡过半,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着“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用门板堵窗时发现木头上嵌着37颗子弹头。

【8月24日-9月11日:桂军铁骑千里驰援】

参战部队:桂军第7、8、48军共6个师

兵力:6万人

行军路线:从南宁乘火车到衡阳,徒步至九江再换轮船
桂军先锋廖磊的日记里写着:“9月1日抵吴淞,见江面敌舰如黑云压城。”这些戴着英式托尼钢盔的“猴子兵”,把甘蔗绑在背上当干粮。在刘行争夺战中,六个师轮番冲锋,硬是用尸体堆出两公里前进线。最惨烈时,桂军一天阵亡九个团长,白崇禧看到阵亡名单当场撕烂了自己的中将肩章。

【9月12日-10月26日:川军草鞋踏火海】

参战部队:川军第20、23、43、44军等

兵力:约5万人

特殊装备:老套筒步枪(射程200米)、麻绳手榴弹(30%哑火率)
在虹桥机场,川军26师用土法子给日军下套——他们把鞭炮塞进煤油桶里当机枪声,等日军侦察兵探头就甩大刀片。师长刘雨卿的警卫员小四川说:“师长裤腰带上别着六个手榴弹,说要是阵地丢了就拉弦。”该师战前4000人,最后只剩600余伤兵被抬下火线,阵亡名单上的血手印把册子浸成了褐色。

【10月27日-11月12日:湘军打没自家番号】

参战部队:湘军15个整编师

兵力:约18万人

战场发明:辣椒粉炸药包(刺激日军呼吸道)
大场镇争夺战成了湘军炼狱。18师伙夫老赵回忆:“朱耀华师长举着菜刀带我们冲锋,他说湘军的锅铲也要敲碎鬼子天灵盖。”这个师在日军燃烧弹攻击下坚守三天,最后30多个伤兵把炸药绑身上滚进坦克履带。战后清点,湘军参战15个师伤亡率达94%,直接导致“湘军”建制从中国军队序列消失。

参战部队:东北军57军第109师、第111师
兵力:约1.2万人
特殊装备:辽造十三式步枪(射程仅150米)、狗皮帽(零下5℃御寒)
关键战役:江湾镇拉锯战

这支从长城抗战退下来的队伍,10月25日接到急令时正在河北挖战壕。士兵王铁柱回忆:“咱们坐的是运煤的敞篷火车,弟兄们的脸都被煤灰糊成黑张飞。”
11月1日凌晨,109师顶着日军侦察机的扫射冲进江湾镇。日军战报记载:“戴毛皮帽子的敌军像雪原狼群,手指冻僵咬不开手榴弹盖,竟用门牙撕扯拉环。”
最惨烈时,111师3营用200具尸体堵住街口。炊事班长老崔把菜刀绑在扁担上,带着7个伙夫砍翻3个日本兵。战后清点,东北军两个师仅存4300余人,狗皮帽上的弹孔成了他们唯一的“勋章”。

参战部队:粤军第66军160师、159师
兵力:2.8万人
王牌武器:广东兵工厂仿制ZB-26轻机枪(射速550发/分钟)
经典战术:尿降温法

9月18日,160师在苏州河岸架起120挺“粤造捷克式”。机枪手陈阿炳说:“小日本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式)打两匣就卡壳,咱们的枪突突了三天三夜!”打到第5天,枪管烧得能烙饼,士兵们轮番对着枪管撒尿,蒸汽混着硝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日军第9师团战史写道:“敌军机枪火力密度超乎想象,每平方米落下7.6发子弹。”这支广东子弟兵用21万发子弹换来日军两个中队全灭,160师师长叶肇的军装被弹片撕成布条,仍攥着烧变形的怀表指挥冲锋。

参战部队:滇军第60军183师
兵力:9000人
秘密武器:云南白药(战前紧急采购3吨)
医疗创举:腹腔填药止血法

这支戴着八角帽的云南部队,11月6日刚下火车就撞上日军总攻。医务兵李秀莲的记事本写着:“11月8日,183师2营腹部中弹伤兵37人,用白药粉填塞伤口后,28人活过当晚。”
在蕰藻浜南岸,炊事班把白药掺进苞谷饭里——士兵们边咳血边冲锋。日军俘虏后来供述:“以为中国兵吃了什么神药,肠子流出来还能跑三十米。”撤退时,60军带走487名重伤员,靠每四小时喂一勺白药粉,竟有329人撑到后方医院。

当11月12日撤退号吹响时,炊事班长老马正在往锅里撒最后一把盐——整个战区找不出完好的灶台了。他看见桂军的钢盔堆成小山,川军的草鞋在泥浆里泡发了霉,湘军的断刀插满整片萝卜地。三个月前还互骂“龟儿子”的各路方言,此刻都沉默地汇入黄浦江的呜咽。

这场仗打没了中国军队28个地方番号,却打出了整编74军这样的铁血劲旅。日本军部战报哀叹:“在上海每前进一米,就要葬送一个中队。”那些穿着草鞋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身影,用胸膛焐热了冰冷的汉阳造,用门牙咬开晋造手榴弹的保险盖——正是这些带着体温的抵抗,把“三个月亡华”的狂言,永远钉死在1937年深秋的上海滩。

部队参战时间初始兵力存活人数歼敌数弹药消耗特殊装备/战术中央军8.13-11.1221个师 31.5万15万2.1万汉阳造步枪弹人均32发德式M35钢盔、四行仓库门板工事桂军8.24-9.116个师 6万2万7800甘蔗日均消耗3根/人英式托尼钢盔、甘蔗绑背急行军川军9.12-10.265万1.4万6500老套筒步枪弹人均15发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湘军10.27-11.1215个师 18万1.08万2.3万手榴弹人均5枚辣椒粉炸药包、炊事班菜刀冲锋队东北军10.28-11.52个师 1.2万43001890辽十三式步枪弹人均9发狗皮帽防寒、牙咬手榴弹拉环粤军9.15-10.212.8万1.12万3750粤造机枪弹21万发尿降温法、中山装口袋藏扳手修枪滇军11.6-11.120.9万38001230手榴弹人均2枚云南白药腹腔止血、苞谷饭掺药粉

来源:板凳解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